韩福海;黎淑华;李艮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患儿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13年1-6月在本院急诊输液患儿直接监护人200人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0~3岁占83例(41.5%),3~7岁为62例(31.0%),7岁以上55例(27.5%)。结果:患儿年龄分组对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和护理满意度总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46和0.026。进一步组间比较得出,0~3岁组和7岁以上组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和护理满意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任两组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认为不同年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业务水平和健康教育方面,年龄越小护理满意度越低。
作者:张玉姝;刘吉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P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评价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2例,均采用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均未发生肛瘘、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和肛门内肿物脱出等不良反应,术后出血4例,在麻醉下缝扎止血后痊愈出院;术后疼痛3例,通过适当镇痛治疗后缓解;术后尿潴留3例,通过局部热敷和按摩小腹后治愈;术后肛门部灼热不适2例,3 d内自行缓解;下腹坠胀2例,经适当休息后缓解。结论:P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是较为理想和完美的重度混合痔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廖伟民;林枫;李林立;张春;占文锋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8例腰行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B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和第一次平卧翻身、下地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后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和第一次平卧翻身、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利于术后康复锻炼。
作者:宋进良;黄明辉;赵爱玲;李福;卢健;蔡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水平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全麻下择期行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D组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P组单纯靶控输注异丙酚。手术结束后,分别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清醒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苏醒期T1、T2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D组低于P组(P<0.05);D组术后躁动例数低于P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轻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提供满意的镇静水平和苏醒质量。
作者:徐刚;高勐;冯艳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6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措施对减轻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并为临床上创伤性骨科患者实施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0 d的疼痛评分及治疗后50 d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79,P=0.036)。结论: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潘杏玲;冯周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东西部两所三甲医院(以下为两所医院)护士的现状满意度,以发现问题和寻找提高满意度的对策。方法:通过对两所医院328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自主发表意见形式,获得两所医院护士现状满意度和工作态度的资料。结果:在两所医院中,对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分别为20.3%和34.6%,对工作环境与职业安全的满意度为45.9%和79.5%,对社会地位的满意度为35.5%和60.9%,对工作和精神压力满意度为4.1%和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学习提高机会的满意度为43.2%和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所医院60.0%以上的护士工作态度好和护理质量高,与患者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强。结论:两所医院护士对工作和精神压力、工资和福利待遇以及获得学习提高机会的满意度低。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增加护理人员和提高福利待遇,以及增加学习提高的机会等措施,提高护士对现状的满意度。
作者:冯灵;阳建莹;王慧红;陈丽;么丽芬;吴显和;顾琼;李文良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如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脑保护、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的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28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袁俊;陈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评价全面健康指导对提高CA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CAPD患者进行多元化形式的健康指导,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和患者门诊复检时再次评估再次指导。结果:80例CAPD患者掌握其相关疾病知识及腹膜透析技术正确操作、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CA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英;吴雪华;柴桂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2013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为期7 d的国家卫计委组织的海峡两岸护理交流项目,本次组团共20人。在台湾主要参观访问了台北公立万芳医院、北大附设医院、台南嘉义市基督教圣马尔定3家医院。笔者认为台湾在护理理念、护理管理以及富有人文内涵的优质服务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张正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过伸牵引合按压复位法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嘱绝对卧床休息,在基本治疗及腰背肌功能锻练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使用过伸牵引合按压复位法,对照组40例予腰背部垫软枕卧床休息;6个月后通过对两组优良率的比较分析,来研究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5%,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牵引合按压复位法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本院男科门诊就诊的96例糖尿病E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小剂量他达拉非5 mg,每晚睡前1 h口服,连续使用3个月;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8粒,3次/d,连续服用3个月。控制血糖的措施照常进行,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心电图,进行IIEF-5评分,指导患者记录性生活日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阴茎插入成功率及维持勃起完成性交成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以上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E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皮;杨应国;徐和平;黄之前;熊国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同型号仪器不同地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四个地区男女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低切、中切、高切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相互比较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粤西地区与广西地区的中切黏度、绍兴地区与广西地区的中切黏度、广西地区与深圳市低切黏度、高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粤西地区与绍兴地区的中切黏度、粤西地与广西地区的血浆黏度、粤西地区与深圳市的中切黏度、绍兴地区与广西地区的血浆黏度、绍兴地区与深圳市的中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液流变学指标86.66%有差异,女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83.33%有差异。结论:同型号仪器不同地区不能使用厂家或其他实验室的参考值,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参考值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符合血液流变学检测规律和规范。
作者:陈飞;庄恒成;贾妙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金霉素眼膏鼻腔局部用药对胃肠减压患者鼻咽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本科留置胃肠减压管的1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0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按常规要求进行口腔护理、漱口液漱口、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金霉素眼膏在插胃管侧鼻腔局部用药。比较两组患者鼻咽部舒适度及患者对胃管的接受程度。结果:干预组的鼻咽部不适发生率67.40%(6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67%(87/90),对胃管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减压患者采用金霉素眼膏鼻腔局部用药可减轻鼻咽部不适,增加患者对胃管的接受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锦莲;张柳华;杨璐晖;曾芝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评价益肾清化汤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化汤,每日1剂;对照组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降低尿蛋白、减少尿红细胞、改善肾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的作用(P<0.01,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清化汤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莉;丁永伟;张振中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比分析髓内固定与钉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钉板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钉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淑强;林培光;钟建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压晨峰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压晨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53.4%明显高于<60岁组的41.9%,血压晨峰值(33.1±18.1)mm Hg明显高于<60岁组的(27.1±15.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症护理和基础护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20/40),且重症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路径这一较为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2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ER、PR、C-erbB2等免疫指标的检测和影像学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给予DTC化疗方案治疗3~4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23例乳腺癌患者经过规律的化学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53例(43.09%)、部分缓解49例(39.84%)、疾病稳定18例(14.63%),疾病进展3例(2.44%),治疗有效率为97.56%;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疗效,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元国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通过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长效长方案和短效长方案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应用的效果,探讨长效GnRH-a长方案在年轻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GnRH-a长效长方案(1045个周期)和GnRH-a短效长方案(555个周期)在年轻患者COH中应用的资料,按长方案降调节中使用长效或短效GnRH-a分为两组,观察比较两组超排卵效果及助孕结局。结果:在年轻患者中长效长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减少、超排时间延长、周期取消率升高,hCG日LH水平明显低于短效长方案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明显多于短效长方案组,冷冻率明显高于短效长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年轻、卵巢储备正常的患者人群,长效长方案不失为控制性超排卵方案的一种好选择。
作者:吴重聪;杨桂艳;阮永铭;李利映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