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诗思;梁敏;李弯;边俊梅
目的 探讨基于日记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对痛风患者健康行为与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痛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采用基于日记记录的双检行为修正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促进行为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酸检测数值、体重指数、痛风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基于日记记录的双检修正护理对痛风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疾病健康促进行为依从性,获得较好的痛风控制效果.
作者:潘文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在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于该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麻醉诱导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麻醉诱导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对实施干预,对该患儿焦虑情绪的缓解与麻醉配合度的提升均有效.
作者:吴文燕;林燕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用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所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破损皮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6年8月该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例,观察组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破损皮肤创面与对照组不同外,其他处理同对照组.破损皮肤创面的处理:暴露创面,碘伏消毒后自然晾干,如有水泡,刺破水泡,将水泡内液体挤出,之后外敷湿性敷料.观察两组患儿在皮肤破损处理3d后的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在开始创面处理3d后的创面疼痛程度方面比较,观察组在6d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 d后,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敷料用于MTX所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破损皮肤的治疗,可以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感染的机会,促进创面早日愈合,从而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云;孙爱莲;王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40例为观察组(2015年12~2016年12月);选取采用常规护理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2014年11~2015年11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肩痛背痛、腹胀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官殷;赵红萍;何跃华;宗萍;张仕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腹胀持续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腹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并提高自我效能水平,降低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
作者:崔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初始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5年8月~2017年2月,入选对象共106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各53例;3个月后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胰岛素规范注射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优良率、血糖达标率、胰岛素规范注射率、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提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初始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吟;姚桂锐;凤香清;柳岚;丁薇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急诊内科收治的各类急诊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实施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此外研究组患方护理人员、医生及关系科室的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3);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儿,而研究组患方纠纷发生率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急救耗时明显少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研究组患儿生理功能、精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及情感职能等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儿,而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2).结论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儿科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急救耗时,提高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减少纠纷及投诉事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熊诗思;梁敏;李弯;边俊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收治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赛丁格置管术,而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赛丁格置管术.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种PICC置管术的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肠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用前后胃肠功能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应用后胃肠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且B超引导下赛丁格法置管的一次成功率要高于赛丁格法置管,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婕;刘丽英;马友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红外线温度计能否替代水银温度计.方法 应用红外线温度计对同一患者连续数次测定额温,进行重复性评价;280例患者累计测量800次,水银温度计测定腋温,以37℃为界值判定是否发热,同时红外线温度计测定额温,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再次对65例患者累计200次测量,同时测定腋温和额温,以各自界值判定是否发热,采用χ2检验行反向验证.结果 红外线温度计测定非发热患者与发热患者额温分别为(36.40±0.12)℃、(38.60±0.11)℃;ROC曲线下面积0.83,界值点为36.7℃,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60%、95.80%.结论 红外线温度计具有方便快捷、无污染、重复性高、敏感度高、特异度好的优点,可以替代水银温度计在临床中应用,额温判定发热的界值为36.7℃.
作者:刘宪凯;吕国庆;杨满;吴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前瞻性收集该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根据患儿是否合并哮喘,将患儿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差异,同时多因素回归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平均发作次数/年显著增高;血清铁显著降低;锌显著降低(P=0.000),Vit D显著降低,IgG显著增高,流感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锌元素降低、IgG水平升高和流感病毒感染是RRTI患儿急性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 锌元素降低、IgG水平升高和流感病毒感染是RRTI患儿急性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对于这类患儿应通过延伸护理,促进患儿积极补充微量元素、改善免疫力和防止流感病毒感染.
作者:梁秀慧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创伤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依据急救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40例)和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7.5%)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急救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属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较常规急救护理更能有效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基于护理弱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在纯母乳喂养行为促成黄金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针对性强化护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7~10月)和实施后(2016年10~12月)于该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产妇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母乳喂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护理弱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产妇干预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和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纯母乳喂养行为促成黄金期内采用基于护理薄弱点分析的针对性强化护理对产妇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和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
作者:郑杏珊;叶永青;廖翠萍;黄瑞珍;梁妮;郑丽千;骆翠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53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况问卷调查,并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获得患者SAS及SDS各条目的均分、总粗分及标准分.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家庭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药物不良反应、耐药、并发症及社会支持程度等13项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SAS实际得分的总粗分为(39.20±2.14)分,标准分为48分;肺结核患者SDS实际得分的总粗分为(38.44±4.14)分,标准分4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及有无耐药和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及有无耐药和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结核患者SAS得分的是性别、年龄、耐药、社会支持程度;影响肺结核患者的SDS得分的是性别、病程、耐药情况、并发症和社会支持程度.结论 肺结核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焦虑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耐药、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有关,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耐药、病程、并发症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应重视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及病情和药物治疗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社会对该类患者的心理支持.
作者:王琳;侯黎莉;郭影;朱毓萍;陈丹萍;胡蓥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减轻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状态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至胆囊炎围术期护理后(2016年1~6月)收治的胆囊炎手术患者62例为观察组;将2015年6~12月该院收治的同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对照分析.在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分别于术前1 d、手术麻醉前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入手术室前、术后1 d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统计术后疼痛、睡眠、口渴感、饥饿感、恶心呕吐、腹胀等粗大性症状程度;统计术后30 d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平均动脉压、心率及SAS得分接近,手术麻醉前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IL-6、CRP及ALB水平接近,术后1 d观察组IL-6、CRP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感、口渴感、饥饿感、恶心呕吐、腹胀项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0 d内出现各种并发症6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减轻胆囊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这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芹;余保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期间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康复锻炼的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一级和二级康复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出院以后对研究组患者展开家庭或社区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而参照组采取自行锻炼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和12周时的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情况,通过在术后的12周随访期间,统计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4周ODI评分组间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时评分,研究组明显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前、术后4周组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随访,总体有效率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中,可以明显的改善腰椎功能和脊髓神经功能,进而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真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后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1年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穿孔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术后病愈率高,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伤口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肠梗阻、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护理中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红;徐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前50例为对照组,后50例为观察组.以血压水平、肝阳上亢情况、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肝阳上亢情况采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进行测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控制(P<0.05),但观察组血压控制能力更强(P<0.05);干预后,对照组肝阳上亢量表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肝阳上亢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增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能力,改善肝阳上亢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海艳;刘丽媛;薛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喉癌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喉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喉癌患者应用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菊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I、CO和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PIEGEL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以医生和护士形成固定团队,建立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新型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诊疗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华流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