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6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都鹏飞;范晓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左心室, 收缩功能, 舒张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选择反映左心室功能的部分指标进行无创性检测.结果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可能受损,收缩功能降低甚于舒张功能,其测定值的高低与心功能不全、心脏大小等有关,而与心率快慢、心律失常关系不大.结论诊治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合并心力衰竭时应兼顾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1 440名12月龄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调查

    卡介苗接种质量和抗体水平状况是以结核菌素试验来判定的.为了解我区卡介苗接种的免疫效果及城镇与乡村接种情况,我们对本辖区内12月龄儿童卡介苗初免后效果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要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识别与防治

    目的提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早期诊断率并探讨早期防治措施及意义.方法对9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从病程、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疾病转归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及临床表现繁杂,初诊误诊率高.结论应重视本病特殊临床表现及早检查甲状腺功能,并予以合理替代治疗,是早期防治的关键.

    作者:丁晓颖;杨明功;陈明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CR与快速免疫法用于沙眼衣原体检测的比较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在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病人分为症状组(73例)和无症状组(30例)应用PCR和快速免疫法对其进行CT检测.结果症状组2种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无症状组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快速免疫法(P<0.05).结论 PCR可用于无症状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检测.

    作者:李诚让;崔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和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北方乡村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的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例生育神经管畸形患儿(NTDs)的妇女及76例农村和73例城市正常出生儿母亲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呈多态性,可分为三种类型:C/C、C/T、T/T.病例组三种基因突变频率:C/C,5%;C/T,50%;T/T,45%.城市对照组分别为:C/C,28.8%;C/T,54.8%;T/T,16.4%.乡村对照组分别为:C/C,34.2%;C/T,46.1%;T/T,19.7%.病例组T/T基因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城乡正常妇女T/T基因突变频率基本一致.结论提示母亲MTHFR基因突变与生育NTDs患儿有相关性.

    作者:郭晓霞;高原原;詹思延;郭艳梅;王砚英;李立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66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选择反映左心室功能的部分指标进行无创性检测.结果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可能受损,收缩功能降低甚于舒张功能,其测定值的高低与心功能不全、心脏大小等有关,而与心率快慢、心律失常关系不大.结论诊治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合并心力衰竭时应兼顾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作者:都鹏飞;范晓晨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门诊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躯体疾病治疗的影响

    在门诊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患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是因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反复到门诊看躯体疾患.本文主要讨论门诊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伴有心理障碍的门诊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看其对躯体疾患治疗的积极意义.

    作者:陈东明;朱玉芳;刘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宿州市1990~1998年麻疹疫情分析及对策

    本文拟对我市90年代的疫苗资料,免疫监测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防治对策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于我站疫情室,监测

    作者:童志才;刘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

    为了解乳酸左氧氟沙星对老年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兵;陈法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生长时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的因子,在肿瘤形成早期即释放入血并达到一定浓度.因此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我们测定38例肠癌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心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东莨菪碱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58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一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病因多,抢救困难,成功率低.现就我科在1994~1998年期间运用东莨菪碱抢救58例新生儿呼衰报告如下.

    作者:骆小平;孙礼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城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城市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其中流动儿童人口也逐年增加.因此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成为整个预防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于80年代末对流动儿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作者:项顺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31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6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现状

    目的为了了解天津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6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对317例肝炎住院病人,进行了6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结果发现单一感染者219例(69.1%),其中以乙型肝炎所占比重大(76.26%).有98例(30.9%)感染了2种或2种以上的肝炎病毒.2种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者共84例,其中以HBV/HEV和HAV/HBV所占比重大,分别为25例(25.5%)和21例(21.4%),有13例(13.3%)为3种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有1例(1.0%)为4种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混合感染者所占比重较高,使肝病患者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值得临床诊治高度重视.

    作者:秘学文;盛利巧;孙希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法复苏用于新生儿羊水Ⅲ°污染的效果观察

    羊水Ⅲ°污染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新生儿复苏治疗新生儿羊水Ⅲ°污染,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性白内障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方法 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果表明:白内障家族史、糖尿病、近视、散光和其它眼病等疾病史、肉类摄入量低及同事中有糖尿病以及血糖高和血清HDL-胆固醇高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齐秀英;武光林;李连荣;徐延山;孙慧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南京市育龄女性潜在减寿死因分析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减寿和死亡原因,提出疾病防治的重点.方法通过PYLL和LLR等指标分析1997年南京市1 013例15~49岁女性潜在减寿死因.结果影响育龄女性减寿的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意外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结论上述3种主要死因造成潜在减寿30 862.5人年,减寿率为20.82‰.

    作者:赵美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女性假性湿疣的现况研究

    目的描述人群中假性湿疣的分布,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47名健康体检妇女和182名卖淫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529名妇女中,16.8%患有假性湿疣.城市妇女(26.3%)高于农村妇女(9.2%).不同年龄妇女假性湿疣阳性率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职业、文化的妇女假性湿疣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妇科体检妇女的阳性率(20.5%)高于卖淫妇女(9.9%,P<0.01),假性湿疣阳性率与性交频率无关;与白带量、颜色或气味、外阴是否瘙痒及阴道感染也无关.结论假性湿疣是妇女人群中较常见的阴部疣样丘疹,与阴部感染及性传播疾病无关.

    作者:张开金;周玲;潘涛;包国祥;朱广梅;梁国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交通污染对公交汽车司售人员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交通污染对司售人员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合肥市公交公司46名男性司机和24名男性售票员为研究对象,选择某校在校生52名为对照组,采用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神经行为功能进行调查.结果司售人员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行为功能测试中,司售人员的平均反应时、目标追踪、数字译码、视觉记忆、数字跨度测试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情感调查中,司机组的疲劳惰性和售票员的紧张焦虑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交通污染严重影响司售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童宁;张海燕;陈文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磷脂酶A2活性对高糖或(和)高胰岛素环境下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活性变化对高糖或(和)高胰岛素(Ins)环境下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含22 mmol.L-1 Glu或(和)100 Mu.L-1Ins的DMEM培养液中加入2~20 μmol.L-1(终浓度)的PLA2抑制剂AACOCF3与VSMC共同孵育72 h后,用[3H]-油酸标记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PLA2活性,用细胞计数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观察VMSC增殖、DNA合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VSMC的细胞周期.结果 AACOCF3浓度为10~20 μmol.L-1时,VSMC的增殖和DNA合成,S期与G0+M期细胞百分比,抑制剂组均显著低于高糖或(和)高Ins组(P<0.05),AACOCF3浓度为2 μmol.L-1时,抑制剂组上述指标较高糖或(和)高Ins组下降,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降低PLA2活性可抑制高糖或(和)高Ins介导的VSMC增殖.

    作者:廖璞;廖雪松;王淑琴;唐唯;康格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伴发房颤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期间,房颤(Af)发作时间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210例AMI患者中,窦律组162例,Af组48例.按Af发作时间不同,再将Af组分成3个亚组.比较各组间心肌醇谱(CPK)峰值、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住院期死亡.结果 Af组CPK峰值、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住院期死亡发生率均较窦律组显著增高. 结论 AMI伴发Af者,其临床预后比AMI不伴Af者要差;患AMI后Af发生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差.

    作者:任萍;安春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型糖尿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type 1 DM)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病因未明.但1型DM的主效易感基因位于HLA上现已成公认的事实,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该疾病与不同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与DR3和DR4,以及DQ分子,尤其DQβ链57位非天门冬氨酸和DQα链的52位精氨酸的作用.通过跨种族的人群研究已证实了易感基因与发病率的一致性关系,然而一致性的程度在各种族中的不同则说明了其它次效基因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1型DM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必将为其病因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张慧颖;王滨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