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祥;杨玉林;李朝蓉;王云;吴登友;陈金波;支成斌;吴世木
目的:分析胎儿下消化道梗阻的超声影像特点,总结超声诊断思路。方法:选择本院产前超声检查2260例中胎儿下消化道扩张者91例,孕23~25周30例,30~32周30例,38~40周31例三组,并密切追踪梗阻发生和发展。结果:胎儿下消化道梗阻的超声主要表现为肠管道扩张及合并畸形,其表现有羊水增多,肠内容物及是否伴有胎儿腹水,终证实为下消化道畸形者8例(8.7%),83例(91.2%)肠管扩张为一过性,无不良围产结果。结论:客观分析胎儿下消化道梗阻的动态变化对指导临床产科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文娟;石慧莹;刘琳;靳光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经胸骨切口手术治疗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并气胸的疗效。方法: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切除双侧肺尖部大泡,术后经8~1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30例病例临床症状消失,胸部透视及胸部CT扫描无气胸及肺大泡征象,复查肺功能正常。结论:通过对国内外双侧肺尖部大泡破裂所致双侧气胸的治疗研究表明,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切小切口、VATS同期开胸对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方法简单,不影响呼吸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愈合好,痛苦小,在基层医院无胸腔镜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波;魏兴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的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重症骨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重症骨外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在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加快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的恢复,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新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泌尿外科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500例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单侧或双侧)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血尿、发热或膀胱刺激征及双“J”管位置改变异常情况,观察组患者不仅采用术后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且术前、术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按常规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算Uc=5.13,P<0.01;观察组血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46,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或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23,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双“J”管位置改变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4.52,P>0.05)。结论:正确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黄月莲;管莉倩;林红;刘敏;陈翔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析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转归。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3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7例,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8例、出现肺部症状6例,其中呼吸音增粗2例、干湿啰音3例、心脏杂音1例;肝区叩击痛6例、腹部压痛5例,肢体疼痛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激素、免疫调节剂、抗生素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等疗法;35例患者中,有效17例,显效7例,好转9例,无效2例。住院平均时间2~4个月。结论:苯中毒可严重侵害人体的血液系统,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临床应加强防护,减少苯接触造成的中毒损害。
作者:钟文晖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分析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途转为开腹手术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疗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康鹏;刘新明;李朝军;谌彪;史新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时间前后分为两组,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50例患者为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应用李克特问卷调查表和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住院需求,提高其对医疗护理的认可和信任,按时正确服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状况稳定和提升。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共80例,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类型、脑电图及脑CT结果、精神障碍分型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结果:单纯部分性发作47例(58.75%),脑电图异常者71例(88.75%),CT扫描结果异常者55例(68.75%),癫痫性精神病47例(58.75%)。按疗程治疗结束后,出院结果评定痊愈者43例(53.75%),好转者17例(21.25%),进步者16例(20%),无效者4例(5%)。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可通过病程、家族史、脑电图及脑CT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并给予合理用药,可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许振强 刊期: 2013年第30期
20世纪90年代,丹麦外科医师Kehlet提出了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概念,即术前、术中及术后运用各种已经证实的有效方法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的患者中积极探索及实践,其临床可行性及优势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FTS实施的目标不仅可以减少手术造成的应激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而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许多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施姬;李雷雪;林巧;黄桂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硅胶F16脑室引流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经电切镜鞘置入硅胶F16脑室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选取同期收治的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硅胶F16脑室引流管经膀胱穿刺鞘行膀胱造瘘术,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23.08%(12/52),观察组为7.69%(4/52),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URP术中采用经电切镜鞘置入硅胶F16脑室引流管进行术后引流具有安全、简捷、有效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贵军;宋爱平;常爱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患者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80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共96膝。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形成缝合术、次全切除术、盘状半月板全切除术,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恢复训练和关节活动。结果:术后患者3~4周可正常活动,80例患者均成功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0.8)个月。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临床效果较好,损伤低,精确度高,可对破裂的半月板组织进行大限度的保留和修复,术后可进行早期复健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马国涛;孙晓茹;刘东海;周卫;赵世阳;贾科江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综合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3例和观察组(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组)4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PHQLS评分、IPSS评分、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BPHQLS评分、IPSS评分、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好于本组手术前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的综合状态也相对较佳。
作者:傅荣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以本院自2005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后并发胸胃穿孔可能原因,并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诊断和治疗做进一步研究。结果:3例患者中1例因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痊愈,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积极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和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娄永富;练火军;占冬仔;黄奕;娄文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中风危险因素的影像学检测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例,为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且有症状的患者,对照组20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CTA评价狭窄处粥样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CT灌注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观察组CT平扫检查12例患者有脑梗死16处,分别为单侧腔梗/脑梗死7例,双侧基底节腔梗2例,双侧斑片状脑梗死3例。均病灶显示8例。颈动脉40支,颈内动脉中度狭窄5支,重度狭窄12支,完全闭塞11支。颈动脉病变单反为5例,其他均为多血管多部位病变。分析粥样斑块在颈动脉狭窄处的特点,分为混合性斑块、软斑块及钙化斑块,软斑块CT值有较大变化范围,为-8~80 HU。对照组脑CT灌注左右侧显示均为对称,观察组大脑左右半球灌注显示不对称14例。结论:导致中风危险性增高的因素众多,采用多CTA技术和多层螺旋CT灌注联合应用可行全面分析,包括主动脉弓、颈动脉、颅内血管等病变评价,使中风危险性的预测效果显著提高,对伴有脑血液动力学损害的患者可提高确诊水平,为临床救治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振强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27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为保妇康凝胶联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组,用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 B组为保妇康凝胶组,单一应用保妇康凝胶治疗。用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药物副作用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有效率89.92%,B组为76.22%,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A组5%,B组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妇康凝胶联合乳酸菌素阴道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田慧敏;黄彦霞;宋志红;苏淑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加减定经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110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加减定经汤或达英-35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LH、LH/FSH和T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FSH和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定经汤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丽婷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贵州省兴义市2012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以便于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掌握其抢救和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012年3-8月该院收治的12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109例、重症2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及临床特点。结果:农村(102例)多于城市(27);发病高峰为5~6月份(101例,占78.29%);男(83例)多于女(46例),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占89.15%(115/129);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88例(68.22%),人柯萨奇病毒(CoxA16)感染37例(28.68%),肠道病毒通用型感染31例(24.03%);重症病例95%(19/20)可见EV71感染,易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肺出血和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或肺炎,死亡5例(25.00%)。结论:贵州省兴义市2012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特点:(1)农村病例多于城市;(2)男多于女;(3)好发于3岁以下小儿;(4)以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5)多由EV71感染引起;(6)重症病例易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肺出血、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或肺炎,病死率较高。
作者:周有祥;杨玉林;李朝蓉;王云;吴登友;陈金波;支成斌;吴世木 刊期: 2013年第30期
超声造影技术因其能动态查看组织的实时灌注状态,成为目前超声医学领域发展快的技术之一,也是当前超声界的热门研究课题[1-2],超声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其直径小于红细胞,使超声对组织器官研究模式有所拓宽,有效地提高了超声对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目前,超声造影对肝脏内微小病变的检出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应用已经较成熟[3-4]。近年来,超声造影对肿瘤内部血管灌注的特征在肝脏和乳腺等局灶性病变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方面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兴趣点。本文就国内外目前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疾病上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卢李华;杨丽春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人体内的分散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讨论它和感染临床表型是否有关系。方法:对PCR进行测序,测序之前先对其进行扩增,然后分析3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对HBV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用t检验法和字2检验法分析。结果:在300例的病毒感染者中,含有B基因型的患者180例,占60%,含有C基因型的患者120例,占40%。B基因型患者年龄(29.5±9.8)岁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35.2±11.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些男女受访患者中,HBV的基因型分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是31.2%,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比例为30.2%,明显低于肝癌患者的58.6%和肝硬化患者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HBeAg阳性率55.6%明显低于C基因型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5.62±0.92)log值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的(5.98±0.76)lo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患者的身体状况和HBV的基因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患者的年纪、HBeAg阳性比例和病毒水平来看,C基因型患者明显比B基因型多,因此C基因型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进一步转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作者:张菁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1日-2013年1月1日共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合并症诊断和治疗,在充分评估手术耐受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结果:本组102例患者经过治疗,7~14 d内均恢复了自主排尿功能。本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由手术前的(33.6±1.2)分下降为(9.1±1.3)分;大尿流率由手术前的(6.5±1.7)mL上升为(21.4±4.9)mL;生活质量评分由手术前的(4.6±0.3)分上升为(6.9±0.4)分;残余尿量由手术前的(352.1±0.5)mL下降为(27.3±0.1)mL,上述各项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胡敏;宋乐明;钟久庆;刘泰荣;彭作锋;秦文;杜传策;朱伦锋;黎衍敏;黄建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