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多方位快速牵引与腰椎纵向牵引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雷鸣;王敏;张催

关键词:多方位快速牵引, 纵向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腰椎多方位快速牵引与腰椎纵向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腰椎纵向牵引治疗和腰椎多方位快速牵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9%,实验组为88.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腰椎多方位快速牵引与常规腰椎纵向牵引相比,具有治疗时间短和临床效果显著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白介素-17水平研究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白介素-17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观察组),将50例患者按照DSA28的评分大小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并另选取同一时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所有患者的TREM-1和IL-17进行检验,并同时检测观察组患者的RHF、CRP、CCP以及C3水平。结果:观察组的TREM-1和IL-17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的TREM-1水平明显大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和非活动组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RA患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各项血清指标的比较:CCP和RHF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C3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EM-1指标在RA患者中呈高表达,TREM-1可以作为反映RA患者病情活动的重要指标,且IL-17和TREM-1之间可协同作用。

    作者:郭迪斌;谷晓晶;居艳娟;甘风英;李荣平;王飙;陈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肾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肾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分析其对急性、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慢性肾衰竭患者各45例分别设为A组和B组,45例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铁蛋白(SF)、甲状旁腺素激素(PTH)、尿酸(UA)、肌酐(Cr)、血清铁(SI)以及血清尿素(Urea)的水平。结果:A组SF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和对照组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PTH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和对照组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的变化与急性肾衰竭相关,PTH的变化与慢性肾衰竭相关。

    作者:罗妙玲;何卓雄;支小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120例手术中使用胆道镜和对照组80例手术中未使用胆道镜,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残石率。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及残石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办法,手术中胆道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减少残石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邹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克氏针、解剖型接骨板和锁定加压钢板(LCP)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11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选择分成三组治疗,其中克氏针组33例,解剖型接骨板组41例,LCP组38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无气胸发生,所采用三种内固定方法中,LCP组优良率高,并发症较低,但与解剖型接骨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优良率低于解剖型接骨板组和LCP组,但并发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接骨板与锁定加压板(LCP)对于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具体使用应灵活选择。

    作者:邱匀峰;肖定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85例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血浆Hcy水平,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慢性重度心衰患者平均血浆Hcy水平为(17.6±4.9)μmol/L,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死亡组慢性重度心衰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存活组,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罹患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血浆Hcy水平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冯玉萍;冯玉亭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活动义齿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修复前后两组患者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并对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修复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修复后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41,P<0.001)。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8039, P<0.01)。结论: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世雄;陈婉红;孙玉环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炎症性肠病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效果的观察,总结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8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对试验组患者在必要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单纯地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手段,试验组患者治愈率达到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4%,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有针对性的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莲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HE4检测在妇科卵巢癌诊治中的应用

    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简称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死亡率却是第一位。由于卵巢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大多已至晚期,因而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是新近发现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由于它在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低不同,因而对HE4的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监测、疗效观察及风险评估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近年来HE4在妇科卵巢癌的诊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现就HE4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卵巢癌诊治中的相关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作者:余大海;徐鹏;刘晓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乳腺健康体检常规检查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60岁女性,采取外科触诊与彩超诊断的方法进行乳腺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诊断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检出率优于外科触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60岁年龄组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检出率优于外科触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健康体检对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检出率优于外科触诊,特别是在41~60岁年龄组,建议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常规乳腺体检项目。

    作者:陈光艳;曹霞;梁小红;朱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增强其依从性和遵医嘱用药行为的有效性。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重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发放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遵医嘱用药行为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与遵医嘱行为、精神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依从性和遵医嘱行为,加速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修红;国红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艾灸百会、足三里和绝骨的卒中二级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和绝骨对卒中大鼠的二级预防作用,探讨艾灸上述穴位的卒中二级预防机制。方法:将40只卒中易感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卒中大鼠病情稳定后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和绝骨。两组均以10周为观察周期。比较两组大鼠卒中再发情况和血压、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组大鼠卒中再发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2)治疗组大鼠血压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3)高脂饮食下,治疗组大鼠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P=0.020),高密度脂蛋白没有明显下降(P=0.018)。结论:艾灸百会和左右足三里、绝骨能显著降低卒中大鼠再发比例,降低血压、血脂而达到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

    作者:公维军;张通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处理策略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临床处理足月胎膜早破时间过程中的有效处理策略,从而为临床的相关实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分娩的156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1)两组产妇母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和产褥病发生率组间比较,期待治疗组产妇均显著高于引产组产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围产儿患病率组间比较,期待治疗组新生儿显著高于引产组新生儿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在针对足月胎膜早破实施处理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尽快引产的主动处理方式与采用等待自然分娩的被动处理方式相比较,其临床效果显著,实施主动处理策略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处理足月胎膜早破的可靠选择。

    作者:段碧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卵巢早衰相关因素及对女性健康影响的研究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多数患者的病因不能够明确。引起女性卵巢早衰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遗传、免疫、代谢、医源性、感染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卵巢早衰对女性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可导致患者出现闭经、不孕、泌尿生殖道疾病、心血管病变等。因此,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及对女性健康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卢素娟;蒋军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蔗糖铁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度贫血患者52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及两种药物的临床副作用。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素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

    作者:潘金林;石春晖;岳菊三;吴耀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而试验组采用自控镇痛联合局部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试验组在麻醉操作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AS评分上对照组和试验组与观察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则是试验组较其余两组具有一定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镇痛联合局部麻醉具有麻醉操作时间短、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优点,值得作为临床治疗复杂性肛瘘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作者:柳金强;田松;魏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300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今后治疗耐药肺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2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痰标本进行10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300例患者的初始耐药率达39.00%,13.67%为单耐药率,13.00%多耐药率,6.33%为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为1.67%,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耐药率4.33%;单耐药率和多耐药率较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结论:肺结核患者的单耐药率和多耐药率相对较高,因此要想有效控制耐药肺结核传染源,必须加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

    作者:迪丽拜尔·达吾提;米热尼沙·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 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作者:王映飞;林剑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绩效考核在示范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示范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方法,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将护士薪酬和工作质量相结合,对示范病房应用绩效管理前后2年间的护理质量、医护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前后,该示范病房护理质量、医护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考核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示范病房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大化地推动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

    作者:洪光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7月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组织中PC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与Ⅲ期患者PCN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PCNA阴性患者(P<0.05)。结论:PCNA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其异常表达和肺癌发病、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向阳;钱如林;刘凤娟;张会民;崔东;王珂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联组和三联组各62例,四联组给予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1.0 g/次,2次/d,胶体果胶铋150 mg/次,3次/d。治疗1周后继续口服泮托拉唑40 mg/次,1次/d,连用3周。三联组除不使用胶体果胶铋以外,其余疗法同四联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率。结果:四联组溃疡愈合情况优于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173, P<0.05)。四联组Hp根除率为93.55%,高于三联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21,P<0.05)。结论: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果胶铋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Hp根除率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欧玉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