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秦朝霞;沈桂琴;高珍珍;刘重斌;王瑞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TURP术后, 尿失禁, 生活质量, 院外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该院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出院1个月后采用压力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BPHQLS)等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尿失禁严重程度、BPHQL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可显著减轻BPH术后患者院外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双方对ICU探视信念与态度的差异比较

    目的 探讨护患双方对ICU探视信念与态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员220例及在调研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家属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患双方ICU探视信念与态度的差异.结果 护患双方ICU探视信念量表总分均值分别为(2.63±0.32)分和(2.99±0.30)分;态度量表总分均值分别为(4.56±1.36)分和(5.90±1.41)分.两者在ICU探视信念得分与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患者家属较护理人员对ICU探视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改革ICU探视制度时应考虑护患双方的诉求差异,以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探视需求.

    作者:李菁子;张小梦;张前梅;吕亚星;杨立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在神经外科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在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自创新型床头抬高角度指示装置运用于临床,通过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来评定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使用组床头抬高正确率、护士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床头抬高角度装置的应用优势明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临床体位护理的质量明显提高,质量控制时标准统一,得到一线护士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陆仲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对桡骨下段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桡骨下段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的桡骨下段骨折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QOL-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10% )显著低于对照组(14.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QOL-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下段骨折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素娟;王保同;张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系列教育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列教育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9月~2016年3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合并排尿功能障碍患者4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按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流程指导患者或家属;实验组通过对14名护士及患者和家属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发放宣传画册、张贴展板等措施来提高患者正确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结果 清洁间歇导尿正确率对照组为47.37% ,实验组为93.4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与实验组第1、2、3、4周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个案管理中实施规范化培训及丰富的宣教,提高了清洁间歇导尿正确率,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陶冶;汪澄;庞海云;李珍;孙礼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癌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案,对比癌痛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癌痛缓解程度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Ⅱ级、Ⅲ级疼痛比例明显小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患者0级、Ⅰ级疼痛比例明显大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提示经过护理干预后,中、重度癌痛患者明显减少,转为无痛或轻度疼痛.干预后的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提示经过护理干预后,癌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结论 在临床癌痛的护理工作中,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病痛,提高自我效能感,引导患者积极地面对问题,使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作者:张春艳;鞠秀波;徐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该院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出院1个月后采用压力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BPHQLS)等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尿失禁严重程度、BPHQL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家庭自我管理提醒表可显著减轻BPH术后患者院外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作者:秦朝霞;沈桂琴;高珍珍;刘重斌;王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术中针对性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中针对性护理.以术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与感染率、下肢肿胀率、疼痛、生活质量为评价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术中、术后10 d对患者双下肢进行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以确认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疼痛使用VAS量表进行测评,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当(12.0% vs 8.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2.0% vs 8.0% ),感染率(24.0% vs 4.0% )、下肢肿胀发生率(16.0% vs 0.0% ),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5.10 ± 0.738vs 2.80±0.919)、生活质量(63.60±3.098 vs 74.30±4.832)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4.70±1.059vs 1.80± 0.789)、生活质量(61.90±2.767 vs 82.30±3.802)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中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感染率、下肢肿胀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华;李卓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该院肝胆外科实习的10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护理实习生采用常规护理传统带教方法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的方法 进行教学.观察两组的出科成绩、带教老师评价、自身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案例分析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带教老师对观察组在服务意识、动手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储备、沟通能力五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实习情况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为患者答疑等4个项目的满意度评分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肝胆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采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梯式考核法能够提高实习生在学习、操作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患者对实习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及实习质量.

    作者:刘志芳;支晶晶;李翠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对初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对初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检常规接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孕28周开始训练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采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和分娩控制量表,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焦虑、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用于初产妇可减轻其焦虑程度、疼痛水平,提高分娩控制感,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CCU延续性护理路径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CCU延续性护理路径在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AMI)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7~12月收治的90例STAMI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CCU延续性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CCU住院时间及重返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HR低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C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CCU重返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心血管不良事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CU延续性护理路径能够改善ST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CCU重返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玉娇;卢回芬;周焕芳;朱丽萍;钱茜;朱锋;严静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咨询门诊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咨询门诊在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6例)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与用药正确坚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缓解率98.15% )与用药情况(用药良好率100.00% )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接受健康教育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患者情况明显改善,对哮喘的控制水平有了令人满意的提升,护理咨询门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萍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SAS、SDS)评分、生存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状况、心理状况)、护理后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疼痛状况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药物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适,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罗伟燕;张志兰;陈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社会及家庭情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依从性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惠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缓解肝癌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

    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162例肝癌手术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在入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组间知信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显著缓解了肝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及抑郁,应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感受式音乐疗法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感受式音乐疗法在甲状腺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4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218例和对照组22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感受式音乐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应激指标、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和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甲状腺根治手术围术期应用感受式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疗效显著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借鉴与应用的配合治疗方法 .

    作者:李红梅;闫凯凯;张利;付秀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及护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法 分为综合护理组40例和基础护理组40例,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治愈率〔77.5% (31/4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65.0% (26/40)〕(P<0.05),无变化率〔7.5% (3/40)〕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15.0% (6/40)〕(P<0.05),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P<0.0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0.0% (36/4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20.0% (28/40)〕(P<0.05) .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效果好.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56例.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评价两组患儿术后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VAS)评价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应激反应状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VAS评分均呈现显著的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及组间比较两组患儿DAP、SAP、HR等应激反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术后整体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 ,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 ,同时观察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并能有效缓解术中患儿疼痛感,提高术后舒适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玲;朱颖;纪万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Mic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 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护理方面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26.00% );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护理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率的提升及以显微外科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发音功能、吞咽功能、气道功能、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等.对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信心,使其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作者:郭文俊;孙利兵;王斌全;于文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实践

    目的 探讨以临床症状为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5 年11月~2016年5月外周静脉输液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将导管留置时间≤96 h和>96 h分别设为常规组686例和实验组41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导管更换原因、穿刺者及留置导管费用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堵管、渗漏、红肿或疼痛及出院拔管人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患者留置导管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不同穿刺者中除工作3~5年护士外其余年资护士输液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年以下护士及实习护生输液留置时间短, 5年以上护士输液留置时间长.结论 在规范操作提高技术水平,做好评估的同时,依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可节约患者费用,减轻穿刺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护士人力成本,达到常规更换留置导管的较好效果.

    作者:朱清文;刘容;杨源;廖芹;罗雨婷;张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