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董惠玲

关键词:预见性舒适护理, 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 并发症, 生存质量,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社会及家庭情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依从性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针对性护理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中针对性护理.以术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与感染率、下肢肿胀率、疼痛、生活质量为评价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术中、术后10 d对患者双下肢进行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以确认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疼痛使用VAS量表进行测评,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当(12.0% vs 8.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2.0% vs 8.0% ),感染率(24.0% vs 4.0% )、下肢肿胀发生率(16.0% vs 0.0% ),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5.10 ± 0.738vs 2.80±0.919)、生活质量(63.60±3.098 vs 74.30±4.832)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4.70±1.059vs 1.80± 0.789)、生活质量(61.90±2.767 vs 82.30±3.802)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疼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中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感染率、下肢肿胀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华;李卓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视纵隔镜下食管癌手术围术期呼吸道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下食管癌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及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电视纵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或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患者45例,予以专科特色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4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1例,肺部感染伴喉返神经损伤1例,积极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余未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对电视纵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和呼吸功能训练,能减少食管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加快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治愈,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康复出院.

    作者:蒋妍如;虞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同伴支持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8月在该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SSPI) 、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SSPI 、SANS、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SSPI SANS、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同伴支持训练模式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作者:郗小玲;刘亚芳;齐桂花;李正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缓解肝癌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

    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162例肝癌手术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在入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组间知信行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显著缓解了肝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及抑郁,应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哮喘、心理状况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分析

    目的 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哮喘、心理状况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接诊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情况、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EV1、FVC、PEF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FEV1、FVC、PEF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和活动受限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12 h、24 h、36 h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院外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哮喘发作情况和肺功能情况,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功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2016年4月100例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分组,对照组和阶段式教育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阶段式教育组则选择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满意度;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知识的认知、治疗前准备认知、治疗过程配合认知、治疗后注意事项认知;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阶段式教育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阶段式教育组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知识的认知、治疗前准备认知、治疗过程配合认知、治疗后注意事项认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阶段式教育组疾病不确定度、治疗不确定度低于对照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阶段式教育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知识的认知和治疗全程注意要点认知,减轻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娴;洪玉珍;王丹萍;彭熠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封包熥络疗法联合穴位注射在高血压脑出血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熥络疗法联合穴位注射在高血压脑出血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便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护理,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熥络治疗,观察3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熥络疗法、穴位注射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2组与观察1组的疗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疗效率均高于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治疗后7 d症状积分均低于观察2组、观察1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2组、观察1组治疗后7 d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观察2组、观察1组及对照组连续护理7 d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便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熥络疗法、穴位注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COPD疾病控制水平与健康信念及健康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疾病控制水平与健康信念及健康管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2016 年12 月 ~2017 年6 月选取84 例老年 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 COPD 评估测试问卷(CAT)、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及健康行为量表(HPL)对COPD患者进行评价,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老年COPD患者疾病控制水平与患者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量表的关系.结果 84 例老年 COPD 患者病情控制率71.43% (60/84),其中完全控制组22例,部分控制组38例及未控制组24例.不同病情控制情况的老年COPD患者其健康信念及健康管理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老年COPD患者除严重性认知及易感性因子外,患者疾病控制效果与健康信念其余维度及健康行为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老年COPD患者疾病控制水平与患者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应积极提高老年COPD患者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方燕龄;郭月;宾灶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其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感染率为21.43% ,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7.34±8.42) 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9.93±7.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使用率为4.76%,而对照组患者使用率达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率,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出院、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仇艳艳;陈晓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及护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法 分为综合护理组40例和基础护理组40例,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治愈率〔77.5% (31/4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65.0% (26/40)〕(P<0.05),无变化率〔7.5% (3/40)〕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15.0% (6/40)〕(P<0.05),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P<0.0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0.0% (36/4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20.0% (28/40)〕(P<0.05) .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早期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效果好.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四步标式抢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四步标式抢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步标式抢救护理应用前(2016年1~6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该护理模式应用后(2016年7~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45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 mmHg以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抢救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四步标式护理实施后医护患三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四步标式抢救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干预,可获得积极的抢救效果,并提高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水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中重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妊娠合并中重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该院就诊治疗的妊娠合并中重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统计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方式等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所有患者入院时、分娩时及护理后3周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心功能为Ⅲ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2.79%和52.00% ,中度组患者Ⅰ级和Ⅳ级比例均为4.65% ,重度组患者Ⅰ级比例均为8.00% ,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均有2例患者足月分娩,而医源性流产患者比例在中度组及重度组中均高,分别为55.81%和60.00% .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86.62%和82.38%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合理的护理策略可以缓解妊娠合并中重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保证患者在治疗及分娩的过程中得到恰当的护理.

    作者:韦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实践

    目的 探讨以临床症状为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5 年11月~2016年5月外周静脉输液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将导管留置时间≤96 h和>96 h分别设为常规组686例和实验组41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导管更换原因、穿刺者及留置导管费用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堵管、渗漏、红肿或疼痛及出院拔管人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患者留置导管费用、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不同穿刺者中除工作3~5年护士外其余年资护士输液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年以下护士及实习护生输液留置时间短, 5年以上护士输液留置时间长.结论 在规范操作提高技术水平,做好评估的同时,依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可节约患者费用,减轻穿刺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护士人力成本,达到常规更换留置导管的较好效果.

    作者:朱清文;刘容;杨源;廖芹;罗雨婷;张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SAS、SDS)评分、生存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状况、心理状况)、护理后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疼痛状况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药物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适,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罗伟燕;张志兰;陈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护理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率的提升及以显微外科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发音功能、吞咽功能、气道功能、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等.对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信心,使其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作者:郭文俊;孙利兵;王斌全;于文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舒适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社会及家庭情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依从性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预见性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惠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构建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102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对照组;98例患儿接受风险管理流程体系护理管理模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风险意识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风险管理意识、风险因素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意向、处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熟练程度、操作规范性、服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风险管理流程体系可显著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服务态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玉;李枝国;袁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知信行模式在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支气管扩张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知信行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6 min步行距离(6MWT)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责任感及总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呼吸症状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6MWT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应用知信行模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增强患者运动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HIV阳性孕产妇负性情绪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HIV阳性孕产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HIV阳性孕产妇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两组孕妇均于妊娠14周时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直至妊娠3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 SF-36)对两组孕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两组孕妇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HIV阳性孕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邓杏燕;吴燕荣;李义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对初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对初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检常规接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孕28周开始训练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采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和分娩控制量表,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疼痛、分娩控制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焦虑、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五行音乐配合拉玛泽呼吸用于初产妇可减轻其焦虑程度、疼痛水平,提高分娩控制感,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