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脉象仪加压检测方法的研究初探

樊改荣;刘聪颖;汤伟昌

关键词:脉象仪, 脉象传感器, 脉象检测, 加压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式脉象传感器正向加压法和反向加压法两种脉象检测方法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ZM- Ⅲ c 型脉象仪对于同一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反向加压与正向加压两种方法进行操作测试,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下所加压力漂移值大小的对比,以及佳取脉压力下各脉图参数的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正向加压法和反向加压法所产生的压力漂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佳取脉压力下,各幅值参数除去h1 外,其余P 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脉象主峰波h1 测量结果有影响(P<0.05);两种测量方法下脉搏波时间参数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向加压测试方法更稳定,有利于脉象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42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42 例确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认真稳妥地配合手术操作;术后积极开展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感染,实施介入术后指导等护理措施,以确保介入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结果 42 例患者中,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治愈38 例( 占90.5%),失败4 例( 占9.5%),介入治疗失败者转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具有见效快,无明显并发症,避免手术损伤,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张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髌骨环治疗35 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术后髌骨关节面恢复良好,无骨折断端错位、内固定物切出、松动、脱落.1 例患者术后2 个月因再次摔伤患膝,导致内固定之髌骨环松动、脱落,骨折断端再次分离、移位.通过再次住医院重新手术,切开复位骨折断端、髌骨环内固定骨折于4 个月后愈合.按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评定:优34 例,良1 例,患者没有膝关节疼痛,无肌肉萎缩,无屈伸受限,无跛行,上下楼及下蹲不便.本组优良率100%.结论 髌骨环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内固定可靠.患者术后膝关节可以早期下地负重功能锻炼,预防膝关节术后僵硬、强直.髌骨环系统在治疗髌骨骨折,尤其是髌骨粉碎性骨折方面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新方法.

    作者:邵明;凌坤;贾德卫;余利民;贾涛;席天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生活质量,探讨职业紧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某市三级医院3 所,从中随机抽取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1100 例,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1998) 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 对其职业紧张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30 ~ 40 岁年龄组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差,学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较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差(P<0.01).随着职业紧张水平的升高,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分是下降的(P<0.01),应对资源得分越高,其生活质量得分也越高(P<0.01).躯体紧张反应、任务过重、业务紧张反应和任务冲突是医护人员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任务过重是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学历的增高生活质量具有下降趋势,职业紧张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增加应对资源能够降低职业紧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高茹茹;柳晓琳;张冬梅;薛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 年1 月-2011 年6 月所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470 例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率与知晓率,能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生,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 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解脲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804 例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观察,并对其中300 例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使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三类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04 例解脲支原体标本培养中,阳性率37.3%(300/804).其中为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结论 解脲支原体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因此,在治疗生殖道支原体疾病的时候,建议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参考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性高、足量的抗生素,才能尽可能控制支原体耐药趋势的增长.建议在治疗前做支原体药敏试验.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MRI 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 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多发于腰椎,以L4 发病率高,骨破坏灶小而多发,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椎间盘破坏轻,关节面增生硬化.结论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具有特征性MRI 表现,鉴别诊断包括腰椎结核、化脓性脊椎炎及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杜玉峰;李冬梅;任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双骨汤治验肾脾两虚型经漏2例

    经漏是指除外器质性因素,而由于丘脑下部- 垂体- 卵巢轴的调节反馈功能失调而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以青春期、更年期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去正常有规律的周期,代之以经量过多、经期过长的子宫出血.

    作者:温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沙格雷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2A 型受体阻滞剂盐酸沙格雷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沙格雷酯(100 mg,3 次/d) 联合黄芪注射液(40 ml,1 次/d) 治疗.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由162.06 μg/min 降低到83.25 μg/min,血清肌酐由106.51 μmol/L 降低到79.98 μmol/L,血尿素氮由7.81 mmol/L 降低至5.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沙格雷酯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疗效显著,能更有效降低患者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毅;金文波;王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对556 例肺炎患儿在常规肺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体温护理、口腔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556 例肺炎患儿经过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的对症护理后,治愈469 例,好转86 例,要求转院1 例.结论 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缓解肺炎患儿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近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因.脑血管病为神经病学中常见疾病之一,神经病学的临床见习、实习已成为医疗系、麻醉系、护理系的必修课.神经病学具有特殊的定位定性诊断,神经网络交错复杂,需掌握的内容较多,且多抽象难理解,而大多数院校的神经病学教学时间安排较短,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需调整课时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作者:颜津津;简希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满意,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董鑫;刘新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0例临床观察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220 例胆囊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正确掌握规范化操作技巧,重视手术前后每一环节,才能把手术并发症降到低程度.

    作者:祝望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 年1 月-2011 年1 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 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 规范应用电刀、多源频谱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丁桂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消白酊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白酊联合窄波UVB 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探讨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机理.方法 采用消白酊联合UVB 照射与单用UVB照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6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结论 消白酊联合窄波UVB 治疗白癜风不仅明显提高了疗效,缩短了起效时间,而且减少了治疗的次数,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渐云;梁裕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炙甘草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减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 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 例和对照组39 例,对照组予西药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李兆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痫前期患者脉压与蛋白尿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脉压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按脉压高低将子痫前期患者分为脉压≤ 40 mm Hg、41~ 80 mm Hg、>80 mm Hg 三组,比较各组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间的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发生率,24 h 尿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平均动脉压和脉压与24 h 尿蛋白量的β值分别为0.425、0.331、0.357 和0.486(P<0.05).结论 脉压对尿蛋白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临床上在治疗子痫前期患者时,不但要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还要降低脉压,只有这样才能使肾脏的损伤程度减轻.

    作者:李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微波扁桃体部分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目的 探讨微波扁桃体部分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可行性并观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 例OSAHS 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无反复咽痛及扁桃体炎表现,主要阻塞病变为扁桃体,应用微波行部分切除扁桃体治疗.结果 术中出血约0.5 ml,无原发及继发出血,术后疼痛轻微,随访1 年,所有患儿睡眠打鼾及张口呼吸均消失,无扁桃体再生及发炎.结论 微波部分切除扁桃体治疗儿童OSAHS 微创、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儿童OSAHS 治疗方法.

    作者:操启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2 月-2011 年7 月收治58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39 例(67.2%) 痊愈,15 例(25.9%) 有效,4 例(6.9%) 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结论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其静点及口服两种方式治疗可提高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倪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廉洁文化的建设

    加强医院廉洁文化建设是新医改的内在要求和既定任务,只有使廉洁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迷失方向.文章阐述了医院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医院廉洁文化建设的误区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加强医院廉洁文化建设的对策.

    作者:胡林;谭正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连续腰麻用于上腹部手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上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连续腰麻与单纯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160 例ASA Ⅰ~Ⅱ级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连续腰麻组( 观察组),全麻组( 对照组).记录在围麻醉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但手术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连续腰麻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是用于上腹部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而且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义途;冯德良;陈锐;万光珍;田洪超;王德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