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平;罗方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神经内科的90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介入,分阶段进行规范化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 和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对比,治疗前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提高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宪军;慕会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 表现,以期早期诊断.方法 对20 例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患者的MR 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脾增大者8 例;3 例表现为肝脏多发再生结节,体积萎缩,肝裂增宽;6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肝脏体积萎缩,肝裂增宽,同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3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脾大同时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冠状静脉曲张.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MR 检出率为100%,其MR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早期诊断无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证据.
作者:杨清华;王穗春;刘爱群;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璋;赵瑞;王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2 月-2011 年9 月期间收治的30 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0 例无真菌感染但患有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呼吸道分离出的真菌中,25 例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 例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抗生素应用天数是支气管扩张并发真菌感染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是支气管扩张并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程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 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β-hCG 转阴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以及超声包块缩小50% 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显著,还能减少单用甲氨喋呤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岩;赵丽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对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9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 例,分别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记录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血小板聚集率(PAG) 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 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胃黏膜出血率.结果 接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均显著延长(P<0.01),且实验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胃黏膜出血率为4.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P<0.01).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佩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 在冠心病(CHD) 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空腹真空采集静脉血,用全生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 的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TBA、ApoA1、ApoB 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A、ApoA1、ApoB 的浓度与冠心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朱云波;李荣龙;夏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 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 定期随访后,18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 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元萍;杨喜惠;张斌年;胡峻岭;李玲;黄谨谦;田洪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52 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严重广泛脑挫裂伤等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减轻脑组织的损害,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金文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滑脱钉棒系统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2002 年8月-2011年7月采用滑脱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3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 例随访6~24 月,平均12.5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 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2 例(68.75%),10 例肌萎缩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6 例感觉障碍术后均有恢复,6 例完全恢复,10 例部分恢复.结论 在腰椎滑脱患者中,滑脱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术对腰椎滑脱的患者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或部分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或变性的组织向椎管内脱出.
作者:潘杰;王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降阶梯方案治疗在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 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2 例,随机分为降阶梯治疗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对两组抗感染效果和控制所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7.5±2.1)d;对照组为(12.1±3.8)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阶梯治疗在ICU 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好,且感染控制时间较短.
作者:吴治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重要、常见的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但由于化疗药物的药理特性,可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可损害免疫器官,导致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肛周及全身各部位感染和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金鑫;屈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症两者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伴发时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76 例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定,对慢性原发性头痛诊断类型、病程、发作频率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6 例患者中抑郁诊断标准者89 例(32.2%),抑郁的发生与头痛的诊断类型、病程无关,但与头痛的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作者: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王有奎;杨培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的报警信息与人工镜检复查结果,探讨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Sysmex XS-800i 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评价各类150 例,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液中的具体细胞.结果 150 例中,仪器分别在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方面给出了警示,将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镜检真阳性率都比较高.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分类,当仪器提示有异常形态细胞时必须作显微镜复检,以防止误诊、漏诊病例的发生.
作者:肖淑兰;丁莉;王彩云;袁少伟;朱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咽喉科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对155 例声带息肉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资料.结果 155 例患者顺利出院.术后随访声嘶症状均缓解,无一例复发.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准备,做好手术后的护理和观察、出院指导,对保证手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及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 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和( 或)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例有效止血,5 例失败:其中3 例行B-Lynch 子宫缝扎术,其中1 例仍无效而行子宫切除术,另有2 例直接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可保留子宫等特点,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而在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果断地实行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
作者:郭雪箐;郭跃文;蒋丽江;莫慧芬;周琼;侯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0 月-2011 年10 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胃溃疡穿孔8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86 例老年胃溃疡穿孔行开放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综合评价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均较开放手术组患者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免疫力降低、耐受手术能力差,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大限度减轻手术对老年患者机体的损害,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老年胃溃疡穿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2009 年9月-2011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86 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CEA、SCC 水平及ROS、SOD、MDA、GSH-Px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OD 及GSH-Px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的分期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彦;熊辉;宋俊;潘春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雅斌;彭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 年3 月-2010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8 例,其中30 例采取外支架固定治疗,为观察组;28 例采用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随访8个月~2 年,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8 个月~2 年随访,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优11 例,良12 例,差7 例,优良率76.67%;对照组优4 例,良5 例,差19 例,优良率32.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术,能有效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