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的MRI表现

罗锐锋

关键词:MRI, 海洛因, 海绵状脑白质病
摘要:目的 观察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的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3 例吸食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的患者用0.2T 永磁型MR 仪进行MRI 检查,检查序列为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 及反转恢复FIR,观察患者MRI表现特征.结果 13 例患者均可见脑内白质双侧对称性异常病变,累及部位包括小脑半球、大脑半球脑白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膝部;MRI 检查T1WI 均呈低信号,T2WI 与FIR 序列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受累部位以小脑半球白质为严重,而灰质核团则未见受累.结论 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在MRI 检查中具有典型特征表现,结合临床病史,MRI 对此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璋;赵瑞;王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1~5 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 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 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 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稍高于B 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作者:谭健;朱红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降酶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降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36 例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逍遥散加五味子治疗,疗程为1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ALT 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差值为(23.36±7.30),经配对t 检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逍遥散加五味子对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作者:蔡新吉;陈大为;毕京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胆囊结石7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2011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8 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手术的78 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PSOI 评分、WHOQOL-BREF 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PSOI 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胆囊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术后患者生存状态较佳.

    作者:刘登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诊断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 表现,以期早期诊断.方法 对20 例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患者的MR 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脾增大者8 例;3 例表现为肝脏多发再生结节,体积萎缩,肝裂增宽;6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肝脏体积萎缩,肝裂增宽,同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3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脾大同时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冠状静脉曲张.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MR 检出率为100%,其MR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早期诊断无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证据.

    作者:杨清华;王穗春;刘爱群;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1例胸椎间盘突出致双下肢截瘫病例报道

    胸椎管狭窄症是指因胸椎退行性病变和( 或) 发育因素导制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从而引起相应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一组疾病.致压因素主要包括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 和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其中大约50% OPLL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1] .本文就TDH 致双下肢截瘫病例的治疗进行报道.

    作者:曾义高;李锋;余勤武;陈先洲;刘继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慢性原发性头痛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症两者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伴发时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76 例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定,对慢性原发性头痛诊断类型、病程、发作频率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6 例患者中抑郁诊断标准者89 例(32.2%),抑郁的发生与头痛的诊断类型、病程无关,但与头痛的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作者: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王有奎;杨培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降阶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降阶梯方案治疗在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 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2 例,随机分为降阶梯治疗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对两组抗感染效果和控制所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7.5±2.1)d;对照组为(12.1±3.8)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阶梯治疗在ICU 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好,且感染控制时间较短.

    作者:吴治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98例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9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 例,分别给予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记录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血小板聚集率(PAG) 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A) 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胃黏膜出血率.结果 接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均显著延长(P<0.01),且实验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胃黏膜出血率为4.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P<0.01).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佩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5月1日-2011年5月1日的62 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康复进展加快,与实施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心理,做好及时、科学、合理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展.

    作者:安向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2009 年9月-2011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86 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CEA、SCC 水平及ROS、SOD、MDA、GSH-Px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OD 及GSH-Px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的分期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彦;熊辉;宋俊;潘春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5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1 月-2011 年11 月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52 例复杂胆囊结石患者( 观察组) 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行传统开腹胆囊部分切除术的5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指标,综合评价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用于复杂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方面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方面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操作者对胆囊结构位置的及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掌握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林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0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加自愿的原则分成观察组(42 例) 和对照组(38 例),对照组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结果 治疗14 d 后,观察组显效率为45.24%,总有效率为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5%、78.95%(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东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毅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颈内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颈内静脉插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期间护理干预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49 例血液透析期间行颈内静脉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期间护理干预的要点.结果 49 例患者颈内静脉插管均一次成功,患者治疗期间2 例发生并发症,1 例感染,1 例凝血.结论 颈内静脉插管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需要护士有较高的临床操作技术,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26 例,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都能使溃疡完全愈合,达到临床治愈,未出现近、远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溃疡缝合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两种术式疗效均较明显,酌情、合理地选择术式,明确病灶部位及病变程度,方法简单安全,利于患者康复,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姜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产科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院前急救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0 月-2011年10 月期间院外接诊的706 例孕产妇采取有效的救治,实施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分析效果与意义.结果 706 例病例均在院外救护成功.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在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产妇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颂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 例,进行常规治疗;参芎组72 例,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流变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等指标.结果 参芎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流变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江平;罗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费用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月-2010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126 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介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与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下降超过50% 的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 介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取得与开腹引流同样的显著疗效,还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时间与费用,应当掌握好治疗指征广泛推广.

    作者:苟中华;何明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探讨夜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多,其中护理风险是临床风险中的重要分支,而夜间护理行为则决定着夜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因此正确评估和有效规避夜间护理风险就成为提高护理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张应芳;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 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 定期随访后,18 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 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元萍;杨喜惠;张斌年;胡峻岭;李玲;黄谨谦;田洪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