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丁永献;李素贞;申向荣;解放军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 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 例,对照组30 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为73.33%(22/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83,P<0.01) ;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静;周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以异丙酚和芬太尼为例对无痛人流过程中药物麻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 例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每组平均40 例.A 组受术者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B 组受术者采用异丙酚与小剂量的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结果:B 组受术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 组受术者;该组受术者麻醉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 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均未对无痛人流手术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结论:采用异丙酚与小剂量的芬太尼联合的方法对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受术者进行术前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新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 年6 月-2011 年9 月收治的168 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100 例为治疗组,根据中医理论给予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B 组68 例为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六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具有与西药相当的效果.在临床疗效改善方面A 组具有明显的优势,无一例出现因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方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临床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娇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 超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运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 超治疗,对照组仅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为7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试验组残石率较低.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手术过程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 超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术后残石率较低,该模式值得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宏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 复方制剂) 与依那普利( 单药制剂) 对降低H 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和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86 例H 型高血压患者,其中46 例作为治疗组,给予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40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药制剂依那普利(10 mg),两组用药均为1 次/d,1 片/ 次,早晨口服治疗,共治疗12 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结果:经12 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后舒张压下降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治疗前后收缩压下降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有很好的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的作用;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和依那普利单药制剂都能使H 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但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舒张压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
作者:刘兴艳;邱志刚;何创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减少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54 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葡醛内酯静滴)26例和试验组( 葡醛内酯静滴+ 茵陈蒿汤口服)28 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值予以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BIL、DBIL 均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胆红素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手术解除梗阻的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能够加速黄疸的消退,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峰;梁鹤;邢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提高慢病高危人群的主动发现,及早发现慢病病例,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干预措施,提高群众的生命质量.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县25 岁以上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调查,查体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4.63%,糖尿病为2.21%,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远远高于糖尿病的患病率.结论:吸烟、过度饮酒、肥胖、家族史和空腹血糖6.1~7.0 mmol/L 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密切相关,是重点干预项目.
作者:唐霞;唐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早期非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 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 例和对照组31 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秋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日立71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对日立71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常见各种故障进行处理,并进行常规维护与保养及质量控制.结果:日立7180 生化分析仪部分出现故障,按表述的方法处理,按常规维护与保养,对仪器的正常运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工作中应加强重视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处理以及维护与保养.
作者:余少雄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固齿散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内自身对照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50 例共300 牙,分为中药固齿散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牙经基础治疗后,将中药固齿散与牙膏混合后刷牙,对照组患牙经基础治疗后,单纯以牙膏刷牙.观察基线、用药后3、6、9 个月的临床变化,记录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MD)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 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SB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 治疗后6 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PLI) 治疗3、6 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松动度(MD) 治疗9 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在基础治疗后,以中药固齿散与牙膏混合长期刷牙辅助治疗牙周炎疗效明显,用药方便,能稳定长期疗效.
作者:孟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 观察组) 和行剖腹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快速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尤其在减少再次宫外孕方面明显优于剖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君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 术后感染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并处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 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翻修手术( 一期2 例,二期4 例) 且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7 个月,Harris 评分术前(37.5±12.3) 分,翻修术后平均(77.4±8.6) 分.结论:只要诊断明确,术中合理选择术式,THA 术后感染的翻修手术治疗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
作者:冯英强;李景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本院诊治的90 例宫外孕患者全部给予保守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于护理前、后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心理、生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治愈85 例,无效5 例,有效率为94.4%.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多排螺旋CT(MSCT) 的SPECT/CT 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静脉注射锝99- 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1110MBp,3~6 h 后行全身骨显像,由两名核医学科医师分析全身骨显像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 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 同机融合诊断前列腺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7.02%(35/36),特异性85.71%(6/7),准确性95.35(41/43),阳性预测值97.02%(35/36),阴性预测值85.71%(6/7).结论:带有MSCT 的SPECT/CT 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提供局部解剖信息,在明确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飚;张雪辉;高永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臭氧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 年7 月-2012 年1 月治疗的阴道炎患者99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 例,联合使用臭氧水和灭菌药物( 氯喹那多- 普罗雌烯阴道片);对照组44 例,仅使用灭菌药物.治疗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分泌物,统计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灭菌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效果差异.结论: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臭氧水可增加灭菌强度,强化临床效果,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汤晓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诊治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疗效.方法:对16 例因流产组织残留行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诊断及手术治疗.宫腔镜术前用米非司酮50 mg,口服,2 次/d,连用3 d,宫角部妊娠组织残留宫腔镜手术未完全去除者再次用米非司酮50 mg,口服,2 次/d,连用14 d,配伍生化汤,进行随访和总结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6 例妊娠组织残留均在宫腔镜直视下诊治、手术.其中12 例一次手术完全去除,4 例位于宫角部残留组织因宫角部宫壁较薄,术中易出血和损伤,尽量运用手术去除,如有少量残留,术后配合米非司酮50 mg口服,2 次/d,均于术后7~30 d 内残留组织排出,阴道出血停止,月经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是诊治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收治的82 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 例,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 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 周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周继发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扩容治疗机制.方法:对14 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6分的急性进展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后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 扩容治疗3 d,比较入院时、扩容治疗前及扩容治疗3 d 后NIHSS 平均评分.结果:12 例症状改善较明显,2 例无效,扩容后NIHSS 平均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闭塞血管局部存在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扩容治疗对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短期改善临床症状有效.
作者:杜怀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骨密度仪对妊娠糖尿病孕妇骨量测定的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和健康产妇各3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腰背疼痛情况、分娩情况、血钙、血磷以及骨密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振幅衰减( BUA)、骨硬度指数(STI)、腰背疼痛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骨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的疼痛出现时间、血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骨量丢失较普通孕妇高,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能对妊娠孕妇骨密度作定量测定.
作者:何国锋;古东海;谭峰;何小洁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