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急诊科护患沟通的障碍及技巧

李强;丁永献;李素贞;申向荣;解放军

关键词:急诊科, 护患沟通, 沟通技巧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突出,护患关系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每天患者的流动性大,担负着急、危、重患者的诊疗与急救任务,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心理压力大,逗留时间短,交流机会少,常常使护患之间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沟通.沟通可消除误解和冲突,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在急诊工作中十分重要,现将体会综述如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1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可靠.

    作者:刘一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红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54 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葡醛内酯静滴)26例和试验组( 葡醛内酯静滴+ 茵陈蒿汤口服)28 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值予以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BIL、DBIL 均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胆红素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手术解除梗阻的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能够加速黄疸的消退,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峰;梁鹤;邢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10 月-2011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 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4 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5 例,有效20 例,总有效率为94.6% ;对照组显效10 例,有效17 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东辉;陈武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进展性基底节区脑梗死扩容治疗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扩容治疗机制.方法:对14 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6分的急性进展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后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 扩容治疗3 d,比较入院时、扩容治疗前及扩容治疗3 d 后NIHSS 平均评分.结果:12 例症状改善较明显,2 例无效,扩容后NIHSS 平均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闭塞血管局部存在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扩容治疗对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短期改善临床症状有效.

    作者:杜怀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7月-2 011 年12 月儿科住院患儿痰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0 份痰标本共分离出375 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5.5%,以革兰阴性杆菌常见,共326 株,占86.93%,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多见,药敏以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阳性球菌44 株(11.73%),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真菌5 株(1.33%).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小儿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较严重,故重症肺炎的治疗首选加酶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必要时给予碳青霉烯类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对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2011 年收治的243 例宫颈分泌物检测支原体阳性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5 例,治疗方法为单独口服阿奇霉素;观察组118 例,采取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疾病预后、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87 例),观察组为88.1%(104 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疾病治愈情况、支原体转阴率等优于对照组.停药2 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1.5%(10 例),观察组复发率为2.9%(3 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宫颈炎时,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疗程短,是临床治疗首选方法.

    作者:覃健;陈道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6 月-2012 年2 月200 例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全组200 例.一期左半切除吻合80 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70 例,一期近端结肠造口40 例,单纯结肠造口10 例.结果:切口感染11 例,造瘘口周围炎8 例,并发肺部感染3 例,178 例(89.0%) 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注意手术期间的处理,根据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作者:李尚东;席量;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86例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 年3 月-2011 年11 月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86 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时间(120±25)min,术中出血量(l50±25)ml,住院时间(7±2)d.手术成功率为98.84%,失败率为1.16%.结论:对于子宫大小中等、活动度好、阴道松弛、排除恶性病变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率与术者的技术、经验、手术指针的把握有关,该术式创伤小,更经济,适宜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庆;沈明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纤维胆道镜联合B超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 超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运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 超治疗,对照组仅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为7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试验组残石率较低.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手术过程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联合B 超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术后残石率较低,该模式值得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宏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46例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 复方制剂) 与依那普利( 单药制剂) 对降低H 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和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86 例H 型高血压患者,其中46 例作为治疗组,给予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40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药制剂依那普利(10 mg),两组用药均为1 次/d,1 片/ 次,早晨口服治疗,共治疗12 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结果:经12 周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后舒张压下降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治疗前后收缩压下降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有很好的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的作用;复方制剂依那普利(10 mg) 叶酸(0.8 mg) 片和依那普利单药制剂都能使H 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但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舒张压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

    作者:刘兴艳;邱志刚;何创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压氧与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高压氧与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80.00% ;对照组治愈率为18.37%,总有效率为59.18%,观察组总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治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昏迷患者158例急诊急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昏迷的病因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7 年1 月-2012 年2 月急诊科收治的158 例急性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58 例患者中脑血管疾病64 例,占40.51%,死亡14 例,死亡率为21.88%(14/64) ;中毒50 例,占31.65%,死亡11 例,死亡率为22%(11/50);糖尿病昏迷20 例,占12.67%,死亡5 例,死亡率为20%(5/20);器官疾病晚期14 例,占8.86%,死亡7 例,死亡率为50%(7/14) ;感染性疾病5 例,占3.16%,死亡1 例,死亡率20%(1/5) ;病因不明5 例,占3.16%,无死亡发生.结论:急性昏迷患者病因各不相同,要准确及时判断分析,提高临床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手术室腔镜组护士专科培训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组,以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手术室护理学>为指南,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应用多媒体讲座、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的方法,对腔镜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每月考核理论和操作技能一次.结果:专科培训后腔镜组护士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测评成绩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专科培训前(P<0.05).结论: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

    作者:谭玉聪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3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佳处理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32 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根据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及数量等情况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在术后进行病理分析及对产妇进行随访.结果:全部产妇在术后伤口为甲级愈合,未出现产后感染,术后6~11 d 出院;子宫肌瘤病理标本均为子宫平滑肌瘤,其中47 例为红色变性,15 例玻璃样变性,4 例平滑肌细胞生长较活跃;全部产妇42 d 之后进行复查,术后子宫收缩良好,恶露少.结论:针对产妇子宫肌瘤大小、位置综合判断,在剖宫产术中有选择性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安全性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安全性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09-2011 年住院患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加强了心理护理及心理咨询.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情绪稳定,保持了佳的心理状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普外科手术安全性和术后康复能力.结论: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殷健;董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与君尔清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君尔清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且幽门螺旋杆菌(Hp) 阳性的患者80 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 例,采用奥美拉唑与君尔清和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40 例,采用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Hp 清除率、腹痛缓解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Hp 清除率、腹痛缓解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君尔清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与君尔清二联治疗.

    作者:何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两种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患者的影响,为选择佳手术体位提供参考.方法:将160 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侧卧位80 例,俯卧位80 例.比较两组不同体位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变化和舒适度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需长时间手术患者侧卧位比俯卧位血压、心率变化幅度小,舒适度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长时间手术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侧卧位比传统的俯卧位更有利于麻醉监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因改变体位引发的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增加.

    作者:翟超;黄海文;陈平娟;唐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0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102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2 例患者全部痊愈,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评价在8 分以上的患者达到91.8%.结论:手术是急性阑尾炎常用的护理手段,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万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84例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的84 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 例(79.8%),好转13 例(15.5%),无效4 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体会

    为完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工作,总结分析46 例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鼻面罩的选择、呼吸机管理及参数的调整、气道管理、并发症的护理、营养支持、活动指导等.45 例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血氧饱和度均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均得到纠正,1 例患者因痰多无力排出,改为有创通气治疗,仅1 例患者面部表皮擦伤,脱机后自行愈合.

    作者:孙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