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潘永胜;石基勇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诊治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疗效.方法:对16 例因流产组织残留行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诊断及手术治疗.宫腔镜术前用米非司酮50 mg,口服,2 次/d,连用3 d,宫角部妊娠组织残留宫腔镜手术未完全去除者再次用米非司酮50 mg,口服,2 次/d,连用14 d,配伍生化汤,进行随访和总结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6 例妊娠组织残留均在宫腔镜直视下诊治、手术.其中12 例一次手术完全去除,4 例位于宫角部残留组织因宫角部宫壁较薄,术中易出血和损伤,尽量运用手术去除,如有少量残留,术后配合米非司酮50 mg口服,2 次/d,均于术后7~30 d 内残留组织排出,阴道出血停止,月经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是诊治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的84 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 例(79.8%),好转13 例(15.5%),无效4 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6 月-2012 年2 月200 例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全组200 例.一期左半切除吻合80 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70 例,一期近端结肠造口40 例,单纯结肠造口10 例.结果:切口感染11 例,造瘘口周围炎8 例,并发肺部感染3 例,178 例(89.0%) 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注意手术期间的处理,根据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作者:李尚东;席量;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 术后感染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并处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 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翻修手术( 一期2 例,二期4 例) 且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7 个月,Harris 评分术前(37.5±12.3) 分,翻修术后平均(77.4±8.6) 分.结论:只要诊断明确,术中合理选择术式,THA 术后感染的翻修手术治疗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
作者:冯英强;李景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总结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8 例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获得良好或大限度功能恢复.结论: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程度、大限度恢复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育珊;詹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以异丙酚和芬太尼为例对无痛人流过程中药物麻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 例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每组平均40 例.A 组受术者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B 组受术者采用异丙酚与小剂量的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结果:B 组受术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 组受术者;该组受术者麻醉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 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均未对无痛人流手术造成任何的不利影响.结论:采用异丙酚与小剂量的芬太尼联合的方法对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受术者进行术前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新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了解0.005% 大隆的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应急状况下控制鼠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雷州市雷城镇相邻的地理景观、生态环境等因素基本一致4 个自然村居民区作为现场实验区.其中3 个为大隆毒饵实验区,另一个为敌鼠钠盐毒谷对照区.采用食饵消耗法,分别计算不同的投药天数食饵的消耗率及其灭鼠效果.结果:在大隆实验A、B、C 区的灭鼠率分别为77.5%、89.8%、90.4%,敌鼠钠盐对照D 区的灭鼠率为78.8%.结论:大隆一次性投药灭效与敌鼠钠盐连续3 次投药灭鼠效果基本一致.大隆连续2 次投药灭鼠效果明显大于敌鼠钠盐连续3 个投药的灭鼠效果.大隆连续3 次投药灭鼠效果可达90% 以上.在应急状态下实施灭鼠,可选择大隆.
作者:林华胜;张薇;陈伟;沈华连;林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注入骨水泥前、注入时以及注入后HR、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入时SBP、DBP 与注入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入前和注入后SBP、D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96.25%.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10 ml,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结论: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能为患者带来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谭传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50 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 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抗结核治疗和呼吸衰竭的相关治疗.结果:50 例患者中,42 例呼吸衰竭有好转,8 例死亡.死亡的患者中,3 例死于呼吸衰竭,2 例死于循环衰竭,3 例死于肝衰竭.血气分析表明,患者治疗前后PaCO2 和PaO2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正确治疗,减少死亡例数,因此肺结核控制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李雄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为目标,集旅游、度假、休憩、养生、保健、疗养、科考、科普、文化文娱、购物为一体的新旅游产品.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的结果,也是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药、养生保健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振兴中医药学的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势以及现状,提出开发发展的对策,全力探索和推动中医药文化旅游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60 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本组患者入院后,积极改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了解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11 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其余49 例患者行择期手术.其中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39 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11 例,胆囊造瘘术5 例,胆囊切口取石术5 例.结果:本组患者在积极处理合并疾病等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 例患者死亡,58 例患者治愈出院.1 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 例死于严重肺病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积极处理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合并的慢性疾病,掌握手术时机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提高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朴日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LAVH)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7 年2 月-2010 年10 月间78 例需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组(LAVH 组,40 例) 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组(TVH,38 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与TVH 组比较,LAVH 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 是较为理想的子宫切除术方式,较单纯经阴道子宫切除具有易掌握、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既往有盆腔手术史、暴露困难的患者和阴式手术经验相对少的医师.
作者:王小婕;杨尚武;黄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136 例,高血压脑病患者92 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降压、利尿、镇静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救和护理后血压控制良好,48 h 内血压控制在l60/100 mm Hg,逐渐到正常,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均痊愈出院.结论:迅速采取降压、利尿、镇静急救以及有效的护理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雷菊蕊;钟淑琼;吕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早期非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 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 例和对照组31 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秋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对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2011 年收治的243 例宫颈分泌物检测支原体阳性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5 例,治疗方法为单独口服阿奇霉素;观察组118 例,采取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疾病预后、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87 例),观察组为88.1%(104 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疾病治愈情况、支原体转阴率等优于对照组.停药2 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1.5%(10 例),观察组复发率为2.9%(3 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宫颈炎时,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疗程短,是临床治疗首选方法.
作者:覃健;陈道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产科医务人员属于高危职业暴露人群,有传染性的暴露环境对医务人员影响很大,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加强院内管理,完善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安全.笔者对所在医院2006-2011 年期间艾滋病职业暴露者进行调查访谈,分析职业暴露的情况及其对心理的影响,探讨产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心理的影响,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干预.
作者:刘富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本文对基于中间件的临床路径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与电子病历系统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借助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医嘱、病史、医疗质量评价等功能将临床路径贯穿到整个医疗活动中.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行为的满意度,同时也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应用模式.
作者:黎国柱;梁健铭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腰- 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86 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别采取了腰- 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分析、对比其麻醉效果.结果:腰- 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优良率达97.7%,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 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完善等优点,效果满意,值得在全子宫切除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辉;王迎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10 月-2011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 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4 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5 例,有效20 例,总有效率为94.6% ;对照组显效10 例,有效17 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东辉;陈武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笔者所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效能与持续改进效果.方法:对2008-2011 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医院管理年评价体系标准,建立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发挥持续改进优势作用,病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诊疗行为进一步标准规范,医疗纠纷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功能与职责,推进制度执行能力;改善院级质控方式,提升质控有效性,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谭学书;喻明成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