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隆毒饵现场杀灭家栖鼠的效果评价

林华胜;张薇;陈伟;沈华连;林丽

关键词:大隆, 敌鼠钠盐毒, 家栖鼠, 敏感性, 抗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0.005% 大隆的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应急状况下控制鼠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雷州市雷城镇相邻的地理景观、生态环境等因素基本一致4 个自然村居民区作为现场实验区.其中3 个为大隆毒饵实验区,另一个为敌鼠钠盐毒谷对照区.采用食饵消耗法,分别计算不同的投药天数食饵的消耗率及其灭鼠效果.结果:在大隆实验A、B、C 区的灭鼠率分别为77.5%、89.8%、90.4%,敌鼠钠盐对照D 区的灭鼠率为78.8%.结论:大隆一次性投药灭效与敌鼠钠盐连续3 次投药灭鼠效果基本一致.大隆连续2 次投药灭鼠效果明显大于敌鼠钠盐连续3 个投药的灭鼠效果.大隆连续3 次投药灭鼠效果可达90% 以上.在应急状态下实施灭鼠,可选择大隆.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策

    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为目标,集旅游、度假、休憩、养生、保健、疗养、科考、科普、文化文娱、购物为一体的新旅游产品.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的结果,也是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药、养生保健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振兴中医药学的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势以及现状,提出开发发展的对策,全力探索和推动中医药文化旅游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管理持续改进的效能研究

    目的:研究笔者所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效能与持续改进效果.方法:对2008-2011 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医院管理年评价体系标准,建立院、科两级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发挥持续改进优势作用,病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诊疗行为进一步标准规范,医疗纠纷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功能与职责,推进制度执行能力;改善院级质控方式,提升质控有效性,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谭学书;喻明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极早早产儿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为25~28 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方法:将2009 年12 月-2011 年12 月本科孕龄25~28 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 h 内随机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 简称持续喂养组,共29 名) 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 简称间歇喂养组,共30 名),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持续喂养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间歇喂养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065 ;95% CI (0.013,0.323) ;P=0.000].结论: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较早期间歇推注喂养更能降低胎龄25~28 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

    作者:陈蓓;苏萍;韩进天;王岩;林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 例和对照组32 例,两组均禁食、安置胃管,同时运用泮托拉唑40 mg 静滴.治疗组用生长抑素首推250 μg,后以250 μg/h 持续微量泵入,垂体后叶素50 u 加入生理盐水维持静滴0.1 u/min,对照组用生长抑素首推250 μg,后以250 μg/h 持续微量泵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8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达斌;吴成周;贺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丁咯地尔与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组) 治疗DPN 患者48 例,复方丹参注射液( 对照组) 治疗DPN 患者42 例,治疗前后化验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用肌电图测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 及运动传导速度(MCV).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5%、81.6%.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 及SCV 均明显提高,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治疗DPN 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美彪;杨水冰;杨井金;陆小玉;向建平;李子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针刺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印堂、人中、合谷、涌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随访3~6 个月.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治疗结束后评定死亡率,随访时进行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 评定.结果: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针刺治疗组GCS 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针刺治疗组死亡9 例,死亡率15.5%(9/58),常规治疗组死亡24 例,死亡率41.3%(24/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评定GOS 分级情况:针刺治疗组Ⅰ级9 例( 15.5%) 、Ⅱ级1 例( 1.7%) 、Ⅲ级10 例( 17.2%) 、Ⅳ级13 例( 22.4%) 、Ⅴ级25 例(43.1%),常规治疗组Ⅰ级24 例(41.3%)、Ⅱ级4 例(6.8%)、Ⅲ级15 例(25.8%)、Ⅳ级7 例(12.1%)、Ⅴ级8 例(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针刺百会、印堂、人中、合谷、涌泉能改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程度,促进清醒,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田彬;潘永胜;石基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保留气管插管下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手术风险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气管插管下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保留气管插管下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比以往病例并作分析讨论.结果:除1 例大出血需改外科切开止血外,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气管插管下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降低手术操作风险.

    作者:杨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8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出院45 例,好转但智力受到一定影响的9 例,放弃治疗3 例,死亡1 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取决于及时正确的护理诊断、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快速有效的抢救和医护密切配合是提高抢救窒息新生儿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有力保证.

    作者:钟月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创面VSD 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48 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行急诊彻底清创后应用VSD 负压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后行修剪直接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4 例患者持续引流一周后创面修剪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8 例患者经过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6 例患者因创伤重合并骨外露经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封闭创面,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赵旭;张连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眼科病房采集标本的缺陷及防范

    眼科病房的标本采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检验结果直接和患者是否能够手术、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采集标本不及时会延误手术的时间,产生医患矛盾.所以,正确、及时采集标本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防范措施.

    作者:高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全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插管通气;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结果:观察组T2、T4 时间点HR 和MAP 少于对照组,T2 时间点BIS 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对气道损伤小,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翁剑武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麻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0.66% 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在腰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 例ASA Ⅰ~ Ⅱ级患者,全部采用0.66% 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麻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高于其他用药的麻醉.结论:0.66% 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可安全可靠地用于常规腰麻.

    作者:罗勇;王同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产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影响及干预

    产科医务人员属于高危职业暴露人群,有传染性的暴露环境对医务人员影响很大,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加强院内管理,完善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安全.笔者对所在医院2006-2011 年期间艾滋病职业暴露者进行调查访谈,分析职业暴露的情况及其对心理的影响,探讨产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对心理的影响,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干预.

    作者:刘富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 d 以内的45 例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优质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 的变化.结果:整体护理干预14 d 后的NIHSS 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的整体护理干预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更佳.

    作者:曹茄艳;刘信东;陈嘉应;钟建国;武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8 例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6 例,死亡2 例.死亡原因为多发性损伤合并休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地检查是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的关键.尽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令魁;朱治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10 月-2011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 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4 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5 例,有效20 例,总有效率为94.6% ;对照组显效10 例,有效17 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东辉;陈武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了解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患者78 例,采集仰卧位、右侧卧位18 导联心电图,并做自身两种体位的对比.结果:两种体位心电图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右侧卧位时V7~V9 导联Q 波振幅大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侧卧位描记后壁导联心电图不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相反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晓明;李小珠;莫如绸;陈恩;邝丽;岑凯怡;刘志隆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探讨两种导尿方法对神经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

    目的:讨论两种导尿方法( 留置导尿与无菌间歇性导尿) 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留置导尿及无菌间歇性导尿56 例的临床资料,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对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但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磁共振对早期早产儿脑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早期早产儿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89 例早产儿于出生后1 周内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统计脑病发生率,对比不同扫描系列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89 例早产儿中检出脑病患儿57 例,脑病发生率为64.04% ;DWI 扫描系列对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系列(P<0.01) ;SWI 扫描系列对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显著其他系列(P<0.01).结论:磁共振可为早期早产儿脑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作者:罗中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8 例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获得良好或大限度功能恢复.结论: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程度、大限度恢复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育珊;詹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