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倡武;仝峰;杨琴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儿科患者实施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实行层级管理,重新分配岗位职责和APN 连续排班,对患者实施从入院至出院,从生理到心理,从日常基础护理到各项治疗性护理,都由特定护士负责,针对患者制定一系列措施,全程跟踪.从患者满意率、基础/ 专科护理落实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医护关系满意率4 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笔者所在科实行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后,护士积极主动性有了极大程度提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也较以往更加密切.护理质量得到了改善,从而大大推动了传统的护理模式-功能制护理发展.结论: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提高了护士对专业护理技能的掌握,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并在患者满意率和医护关系的改善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邹欣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81 岁,上腹剧痛13 h 入院,患者入院前13 h进食酸杏后突发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发热,无放射痛,就诊当地医院考虑上消化道穿孔,给予解痉对症治疗无效,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历时13 h,病程中未补液,未进食,小便一次,量不详,未解大便.
作者:吴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针对目前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笔者对研究生生源现状及临床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必须注重临床教学质量与临床技能的培养.
作者:黄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供血科消毒灭菌进行微生物检测和检查情况分析,为更好地提高供血科血液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 年度消毒灭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气、物体表面( 工作台面、储血冰箱)、工作人员手指、使用中的消毒剂检测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定期培训和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后,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管理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保证了临床供血的安全.
作者:孙美贞;王博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开胸治疗外穿性局限包裹性脓胸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 年所完成的不开胸治疗外穿性局限包裹性脓胸2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3 例患者中左侧胸腔病灶15 例,右侧病灶8 例,其中有5 例患者外穿性脓胸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单纯胸腔内包裹病灶,全部采取插管全麻下手术.结果:全部患者均临床治愈,切口一期愈合,随访半年至3 年,未见复发.结论:不开胸治疗外穿性局限包裹性脓胸效果满意,但需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冯秀岭;赵瑞银;杜兵强;张连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3~16 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13~16 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无药物流产禁忌证患者8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周将患者分为三组给药,观察自然流产、阴道流血及采取清宫术的情况.结果:妊娠物自然排出76 例(95.0%),其中完全流产65 例(81.3%),不完全流产11 例(13.8%),失败4 例(5.0%),清宫术15 例(18.8%),完全流产者阴道流血量(80.5±20.5)ml,不完全流产者阴道流血量(130.5±20.5)ml.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3~16 周妊娠,成功率高,阴道出血少,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佟明香;张云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理基础及CT 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5 例成人肠套叠CT 表现.结果:65 例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结肠癌38 例,淋巴瘤7 例,平滑肌瘤6 例,脂肪瘤5 例,结肠息肉4 例,转移瘤3 例,术后粘连2 例.CT 直接征象:靶征49 例,肾形征11 例,彗星尾征5 例.CT 间接征象:肠管壁增厚49 例,肠梗阻46 例.结论:肠套叠CT 表现比较典型,其原发病变CT检出率高,部分病变可做定性诊断.因此,CT 检查对成人肠套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乃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肝癌术后复发以及肝转移癌的重要方法.理想的TACE 治疗应该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减少复发,同时尽可能减少由于治疗而带来的并发症.C-arm CT 是目前新型DSA 机所具有的一项新功能,它可以使TACE 手术医生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直观的影像信息,从而使TACE 治疗更加合理、有效.现就该功能在肝癌诊断、TACE 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庆辉;刘鹏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 年4 月-2011 年10 月采用单侧穿刺PKP 治疗重度OVCF 15 例.于术前、术后3 d 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 评分并测量骨折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和伤椎后凸角,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15 例20 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骨水泥注入量2.9 ml,4 例5 个椎体术中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和( 或) 椎旁软组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6~15 个月,平均9.5 个月.术后3 d 及末次随访时的VAS 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的ODI 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恢复(2.9±0.8)mm,伤椎后凸角矫正(2.0±0.5)°,1 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的继发性骨折.结论:单侧穿刺PKP 治疗重度OVCF 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作者:黄剑峰;宁锦龙;岑定善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方法:对303 例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访视.结果: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焦虑情绪,以佳状态配合手术.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心理护理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玉鸣;王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 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对幕下血肿大于10 ml,幕上血肿大于30 ml 且中线移位明显者48 例施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伤后6 个月GOS 评估法判定其疗效:良好(5 分)10 例,中残(4 分)16 例,重残(3 分)7 例,植物生存(2 分)6 例,死亡(1 分)9 例,预后较好( 良好、中残) 占54.17%,预后较差或差( 重残、植物生存、死亡) 占45.83%.14 例血肿较小、中线移位不明显者行非手术治疗,伤后6个月GOS 评分:良好(5 分)6 例,中残(4 分)4 例,重残(3 分)2 例,植物生存(2 分)1例,死亡(1分)1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能对其治疗起到一定作用,而动态CT 监测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的关键.
作者:张晓峰;石娟;零达尚;张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运用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流成像(3D-TOF-MRA) 对头颈部的血管变异进行诊断,评估3D-TOF-MRA 评估头颈部血管变异的价值.方法:1200 例头颈部MRA 经大密度投影(MIP) 和容积再现(VR) 重组后,行双盲法诊断,分别记录患者的颅内血管、颅外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MRA 血管特点.结果:3D-TOF-MRA 共检出血管变异438 例,占总数36.5% ;其中椎-基底动脉变异217 例,大脑前动脉变异88 例,窗式变异58 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61 例,大脑中动脉变异5 例.结论:3D-TOF-MRA 能清晰显示血管变异,且具有无需造影剂,安全、无创、无辐射的特点,在诊断血管变异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传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正常位置子宫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 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结果:50 例患者均经阴道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膀胱、输尿管及肠管损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此术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可减少盆腔粘连及腹部切口感染机会,是良性子宫病变的一种较好术式.
作者:方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大分割模式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急性反应.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33 例食管鳞癌患者先行多西他赛和顺铂诱导化疗2 疗程,然后进行适形放射治疗.其中每次肿瘤区域的剂量为2.5 Gy,临床靶区的剂量为2 Gy;5 次/ 周,共26 次.结果:39.39% 的患者出现3 级白细胞计数降低,15.15% 的患者出现3 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全组患者均无4 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反应.9.09%患者治疗后出现食管狭窄,需行食管扩张术.全组患者未发现放射性肺炎.结论: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能提高部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急性反应小,经对症处理、适当的指导及精心的护理,除1 例患者因3 级放射性食管炎需中断治疗7 d,其余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
作者:何丹丹;温玉枝;王利娟;胡莲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CTA) 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 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 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以DSA 为金标准,分析CTA 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 个节段中,DSA 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 个,其中轻度狭窄38 个,中度狭窄36 个,重度狭窄32 个,闭塞102 个;而CTA 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 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 个,中度狭窄34 个,重度狭窄33 个,闭塞93 个.CTA 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 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 无明显差别.
作者:冯解傻;韦国雄;何超;黄宇翔;朱培贵;梁汉欢;彭可雨;邹亚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评估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86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 h 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分析病史资料.结果:86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84 例,死亡1 例,再出血死亡1 例,止血成功率97.67%.结论:急诊胃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上及时、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琼玉;徐静;肖凌;徐泽艳;高春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尿毒清口服结合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体内毒素清除及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方法:对60 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结肠透析、尿毒清颗粒口服结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60 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结肠透析,尿毒清颗粒口服结合其保留灌肠可有效控制或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且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刘文洁;周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阴道B 超联合尿LH 试纸监测排卵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通过阴道B 超联合尿LH 试纸对60 例有不孕症患者进行监测排卵,了解卵泡的生长、尿LH 峰、排卵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及性生活.结果:60 例不孕症患者共监测136 个周期,排卵正常27 例,占45% ;排卵障碍33 例,占55%,其中黄素化卵泡不破裂型16 例,小卵泡型14 例,无排卵型3 例.经指导性生活及临床用药治疗,60 例中有38 例受孕成功,占63.3%.结论:阴道B 超联合尿LH 试纸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准确、直观,对指导临床治疗不孕症,提高受孕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慧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COPD 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新的研究进展认为,COPD 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做好健康教育可以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技术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4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组(n=52) 患者接受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n=52) 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开腹组术后发热8 例(15.4%),高于腹腔镜组的2 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6~12 个月,开腹组2 例(3.8%) 肌瘤复发,腹腔镜组1 例(1.9%) 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理想的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术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燕;秦风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