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需求调查及干预分析

张芸

关键词:传染病, 心理, 分析, 干预
摘要:目的:通过本文的数据论证来强调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减少传染病播散,促进康复.方法:开展调查问卷方式收集200 例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需求呈多方面的要求.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传染病患者心理干预,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图像解决方法与实践

    本文结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发和应用医学影像归档和传输系统 (PACS) 的实践经验,总结了PACS 图像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涵盖了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安全保障等流程,对今后其他医院在 PACS 图像的信息化接入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吴恢远;陈晓智;吴志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门诊宫腔镜联合超声在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术中联合经腹部超声对节育器取出困难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方法取器失败的患者,于门诊手术室先在超声监视下行宫腔镜检查,对 IUD 定位分析,全面了解节育器的位置及其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后,再选择适宜方法取出节育器.结果:IUD位置正常 12 例,IUD 嵌顿、断裂、残留共 24 例,扭曲变形 4 例,环异位 2 例.取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节育环部分嵌顿、断裂及残留,占57.1%.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环的真实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成功率高达 95.2%.

    作者:杨志海;高艳萍;高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消毒供应室湿包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对消毒供应室湿包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灭菌失败的因素,保证灭菌质量,确保无菌物品的使用安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浅谈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 65 例进行病历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西地碘组和制霉菌素组,分别给予治疗.结果:西地碘组与制霉菌素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7.1%、9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地碘和制霉菌素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均能取得很高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晁秀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华蟾素诱导L1210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离体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1210 细胞的作用.方法:将 L1210 细胞分为对照组及药物处理组.MTT 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及增殖抑制情况 ;DNA 亲和染料 Hoechst 33258 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华蟾素在 0.25~1.0 μM 浓度范围内即表现出显著的细胞生长增殖抑制,而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Hoechst 33258 染色发现高浓度的华蟾素作用 48 h,L1210 细胞即表现出凋亡形态改变 ;Western Blot 实验表明,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华蟾素有诱导 L1210 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阴子宫切除术临床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经阴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子宫切除术患者与经腹组术中、术后情况,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经阴组为 (76±22)min,经腹组为 (108±28)min ;术中出血量经阴组为 (130±90)ml,经腹组为(200±120)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经阴组为 (25±6)h,经腹组为 (49±6)h ;术后住院天数经阴组为 (6±1)d,经腹组为 (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子宫切除术比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进食早,住院时间短,且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建议推广此术式.

    作者:吴清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口腔修复前辅助性正畸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前不同辅助性口腔固定正畸中支抗系统选择、应用、临床注意事项等.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自 2010 年6 月 -2011 年 6 月间接诊的 80 例口腔修复前患者分为口外支抗系统组与口内支抗系统组,研究两组患者的正畸矫治效果.结果:两组的正畸矫治效果都较好,其中尤以口外支抗系统效果为显著,但是口外支抗系统也较容易出现矫治失败.结论:无论何种支抗系统,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合理并且正确的使用支抗系统.

    作者:冯其辉;袁宏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加强窗口管理,提升医疗服务

    窗口服务水平对于医院整体服务形象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注重以人为本,优化窗口服务理念等方面就如何加强窗口管理提出了对策.

    作者:翁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 甲亢 ) 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 57 例糖尿病与甲亢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7 例患者经积极治疗,病情均得到良好控制,1~3 个月后症状显著缓解,消瘦者体重增加 ;空腹血糖在 5.1~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 7.4~11.5 mmol/L ;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只有兼顾两种病症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双胎妊娠合并先兆子痫24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 24 例双胎妊娠合并先兆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先兆子痫对双胎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3 年间收治的双胎合并先兆子痫 24 例临床资料,以同期单胎妊娠合并先兆子痫为对照组,综合比较其发病情况、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结局.结果:双胎妊娠并发先兆子痫的发病率高于单胎妊娠 ;双胎组的剖宫产率,发生 HELLP 综合征、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fetal growth retardation,FGR)、妊娠期糖尿病、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单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单胎组 (P<0.05) ;双胎组新生儿发生贫血、肺炎、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机率与单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发生小于胎龄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 的机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胎妊娠并发先兆子痫更易发生多种母胎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先兆子痫,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张广兰;秦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逐步判别法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中的探讨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阴道试产 (Vaginal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 结局的各种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来本院住院分娩的 158 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依据阴道试产结局,分成阴道试产成功组 (n=96) 及阴道试产失败组 (n=62),并采用 Fisher 方程及 Bayes 判别函数构建试产结局方程.结果:Fisher 判别方程为:Y= 0.219X2 + 0.645X3 + 0.469X7 + 0.376X9 -0.432.其中,Bayes 判别函数的敏感性、特异性、总符合率分别为 87.2%、88.1%、89.9%.结论:应用 Bayes 量化判别分析法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准确率,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作者:张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疗法在伴有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对 112例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取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 观察组 ) 和普通肠内营养支持 ( 对照组 ) 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检测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术后 1 d,患者的淋巴细胞、NK 细胞、CD3、CD4、CD4/CD8、IgA、IgG、IgM、IgE、C3、C4、CH50 免疫学指标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9 d,观察组淋巴细胞、NK 细胞、CD3、CD4、CD4/CD8、C3、C4、CH50 几项指标回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 CRP 迅速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 (8.6±1.4)d,对照组为 (10.2±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选择肠内免疫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与普通肠内营养治疗相比,在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刘建中;张金生;兰涛;陈辉;王丛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 54 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7 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 C、辅酶 Q10 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2 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患儿血清心肌酶相关指标.结果: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4.07%.经字2 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 CK、CK-MB、LDH 等心肌酶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 CK、CK-MB、LDH 等心肌酶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天生;方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需求调查及干预分析

    目的:通过本文的数据论证来强调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减少传染病播散,促进康复.方法:开展调查问卷方式收集200 例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病患者心理健康需求呈多方面的要求.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传染病患者心理干预,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张芸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 年 4 月 -2012年 3 月,在本院收治的 60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给予美托洛尔,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迎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典型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全数字化 X 线摄影表现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 2008 年 3 月 -2011 年 3 月期间 156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资料,其中 29 例影像表现不典型.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机检查,检查体位常规采用 CC 位 ( 头尾位 )、MLO 位 ( 内外侧斜位 ),必要时加摄侧位片及局部点压放大片.对临床未触及包块者,均行术前定位.结果:29 例中,星状影 3 例,整体性非对称性乳腺组织增厚 5 例,小灶致密影 18 例,无确切病灶 3 例.结论:认识乳腺癌的 FFDM 不典型 X 线表现,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影像诊断正确率.

    作者:王莉;王晋;李丽云;苏雅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PBL教学模式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 PBL 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方法:选择外科常见病例腹外疝为教学内容,通过精选病例→提出提问、建立假设→查找资料→小组讨论→论证假设→解决问题→教师总结的形式实施教学内容.结果:PBL 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更新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结论:PBL 教学模式在外科课程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谢炳光;何伟;李端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与家庭血压监测关系的调查

    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与家庭血压监测的关系.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形式对 2011 年 2 月 1 日 -8 月 30 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当日血压检测值、是否知晓血压控制目标值、有无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按当日血压测量值是否小于 140 /90 mm Hg 为界限,分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分级、达标知晓率和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结果:共发出问卷 612 份,回收 610 份,问卷回收率 99.7%.回收的问卷中,288 份 (47.2%) 记录的当日血压检测值小于 140 /90 mm Hg,566 份 (92.8%) 正确回答血压控制目标值,141 份 (23.1%) 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血压达标组中家庭血压监测的开展率较未达标组高 (36.8% VS 10.9%,P=0.00).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 47.2%,家庭血压监测开展率为 23.1% ;开展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

    作者:刘白灵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牙间隙刷辅助刷牙对正畸牙菌斑控制的观察

    目的:本研究通过指导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在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观察其控制菌斑的效果.方法:选择采用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对照组刷牙时未使用牙间隙刷.矫治 1 个月、6 个月和 1 年后分别使用菌斑显示剂检测牙菌斑指数.结果:矫治期间实验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菌斑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能有效的控制菌斑,有利于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从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作者:古松珊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辅助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辅助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本院 2009 年 6 月 -2011 年 6 月收治的 120 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饮食调整和纠正电解质紊乱,仅观察组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呕吐及腹泻的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或 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辅助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小儿急性腹泻治疗.

    作者:邓少洁;邹嵘;樊丹怡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