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吉荣;王喜功;王欣;李岩松
目的 探讨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佳饲料配比方案,为进一步开展脂肪肝及其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方法 80只KM小鼠随机分为4组,甲、乙、丙为模型组,丁组为对照组.模型组给予不同梯度的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在造模后每1周分别取模型组动物各5只处死,观察其病理模型形成情况,做血液指标检测及病理切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取肝脏,制肝匀浆,测定LTG、LTC.结果 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动物乙组造模后体重增长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甲组、丙组迅速.至实验结束时,甲组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7.62%,乙组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16.76%,丙组体重较正常组平均重11.14%,模型动物体重及肝指数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生化指标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的TC、TG、ALT、AST、LDL-C、LTG、LT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乙组小鼠的变化幅度大(P<0.01).在病理方面,造模组1周后乙组小鼠早出现了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2周乙组小鼠多呈中度脂肪变.造模4周乙组小鼠呈中重度的大泡性脂肪变.结论 适当的高脂高胆固醇配比饮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脂肪肝模型制作方法.
作者:要鹏;齐安龙;张宇;苏贺靖;殷美;张杰;黄于锋;姚连斌;王文倩;李天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当前社会处于深刻变革发展的时代,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各种矛盾激化,更加突显了医院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医院思想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以及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探讨新形式下医院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者:柴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对照研究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与钛金属夹钳夹法治疗Dieulafoy病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3例Dieulafoy病出血的患者分成金属夹组(33例)和注射组(30例),进行内镜止血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均即时止血,两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6.06%(2/33)和1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钛金属夹治疗Dieulafoy病出血具有设备简单、疗效好、安全性高、无并发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小华;石胜利;沈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验证针刺肝大新穴配合扶正消徵法对早期肝硬化肝功损害、肝脾肿大进行逆转作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针刺肝大新穴配合扶正消徵法对85例肝硬化肝脾肿大病变患者,治疗3个月后,肝硬化肝脾肿大病变的病理平均分下降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扶正消徵组小结节型及大小结节混合型硬化的平均分均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结节型记分下降幅度大于大小结节混合型,对照组未显示明显变化.结论 针刺肝大新穴配合中药扶正消徵法治疗,对肝硬化前期病变有明显的逆转作用.
作者:康凯;柴春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治疗骨外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36例患者术前要重视心理支持,做好皮肤准备、各项检查及抗感染治疗等工作;术后要注意体位和病室要求,关键是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预防术后感染,加强出院指导等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皮瓣部分坏死2例,皮瓣成活34例,随访1~2年皮瓣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 加强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可提高皮瓣成活率,降低手术风险,是手术成功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金杏;刘学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40例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20例,优18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对照组20例,优1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两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对照组出现螺丝钉松动1例,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螺钉松动现象.对照组出现滑脱1例,治疗组出现滑脱2例.两组随访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高的优良率和较低的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安武;王新;余松;赖征文;沙萍英;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全面了解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感受.方法 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进行客观的问卷调查.结果 15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发红、疼痛等不适.46例患者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心.39例患者对于结果表示满意.结论 分析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留置针的应用更为广泛.
作者:李换素;翟晖;李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种类与程度,分析患者症状困扰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患者150例,用透析症状调查量表(dialysis symptom index,DSI)调查患者的症状困扰,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透析情况等因素对症状困扰的影响.结果 8种症状困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报告超过50%,包括易醒(占68.0%),皮肤干燥(占58.7%),骨骼或关节疼痛(占58.7%),肌肉痉挛(占58.7%),疲倦或无力(占57.4%),入睡困难(占59.4%),咳嗽(占55.4%),口干(占54.4%),易醒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值高,达2.31分.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因素有年龄、婚姻、职业有无、透析年龄、每周透析时间、Hb、Alb等,尤其是透析年龄和每周透析时间为明显(P<0.01).透析年龄越长,患者的症状困扰越明显;每周透析时间越少,患者的症状困扰亦越明显.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困扰发生较普遍,需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症状管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症状困扰.
作者:李英娜;江燕琼;傅君舟;郑晶;周姗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四种不同方法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分别用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及F2000复合体充填修复,共100例320颗患牙,随访18~24个月.结果 玻璃离子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夹层技术组、F2000复合体组的失败率分别为31.25%、17.5%、3.75%、2.5%;F2000组、夹层技术组与玻璃离子组、复合树脂组相比较,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2000复合体和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均是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方法.
作者:周峰;徐姗;陈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FPG、2hPG、GHbA1c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治疗组FPG、2hPG、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尤其餐后高血糖改善更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贾亚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3例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中浸润型13例,慢性纤维空洞型23例,血行播散型7例.痰菌阳性25例.所有病例胸片显示结核病灶范围大于或等于3个肺野.Ⅰ型呼吸衰竭14例,Ⅱ型呼吸衰竭29例.并发肺部感染者21例.治疗30 d后评价,36例好转,7例死亡,病死率为16.3%.结论 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时,在行有效抗结核治疗同时,应及时控制继发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保护心、肾、脑、肝等重要脏器,必要时行辅助通气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田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效果及其愈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0年应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2例,其中11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手术效果及愈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92例中死亡1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血肿复发3例,张力性气颅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颅内血肿1例,癫痫发作2例.结论 绝大多数并发症与手术细节密切相关,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大刚;陈祥瑞;赵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钦州市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规律.方法 收集钦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2009年收治的2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4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35:1;胆源性胰腺炎占49.07%,其余依次为特发性胰腺炎、酗酒及暴饮暴食性胰腺炎;职业以农民及城镇居为主;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伴有腰背部放射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动态增强CT扫描是明确诊断、严重度分级及发现并发症的准确影像学方法.非手术治疗187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27例,无死亡.结论 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多而复杂,胆道疾病仍为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严重度分级,根据病情的变化选择适宜治疗方法,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维骏;连其平;沈平;容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军队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预防和救治伤病,改善环境卫生和生活卫生条件,增强军队人员自我保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如何提高为官兵服务的质量,主观上取决于军队医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客观上要搞好环境卫生和生活卫生条件,可见,提高军队医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对提高对官兵的服务质量,树立军队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创新人才卓越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军队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ST、ST/HR、SDNN)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60例,记录不同分期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动态心电图ST、ST/HR、SDNN各指标的数据.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结果分为1期、2期、3期,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观测各期患者的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植入前、后ST、ST/HR、SDNN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3期没有安放支架前动态心电图的各指标分析结果显示,ST(times)、ST/HR(μv/bpm)、SDNN(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3期植入支架后(包括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动态心电图的各指标结果显示,ST(times)、ST(mv)、ST/HR(μv/bpm)、SDNN(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期植入支架前后各组数据显示ST(times)、st(mv)、ST/HR(μv/bp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期80例患者各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药物洗脱支架组ST(times)、ST(mv)、ST/HR(μv/bpm)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m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植入支架前、后,小于50岁组男性和女性动态心电图ST(times)、ST(mv)、ST/HR(μv/bpm)、SDNN(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于50岁组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心血管狭窄程度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增加;进行安放支架治疗后,心血管的狭窄程度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说明随着血管狭窄数量和心肌缺血程度的增加,冠脉血流重建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升高;药物洗脱支架在改善心肌缺血防止再狭窄方面效果优于裸金属支架;小于50岁女性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风险比男性小,而大于50岁男女患者风险无差异.
作者:赵娓;王彦梅;李兴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溶液、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和对照组48例(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用药前后患儿症状、体征(咳嗽、喘憋、哮鸣音、肺部湿啰音等)消失时间及住院日.结果 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避免全身使用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姚建华;王建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2年内缓解率、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及改善预后均有显著作用.
作者:郑绮雯;丁小容;于兰芳;杨琳;王娘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痔疮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久蹲、久坐、久站、疲劳、房事过度、生活无规律、妊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医疗界有报道,痔疮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久蹲、久坐,肛门压力增加,均易诱发痔疮.笔者所在医院是地州级二甲医院,痔疮患者归纳为普外科,于2010年1月成立了肛肠科,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肛肠手术患者537例.现将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性占位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B超引导下应用手动弹簧切割活检针对43例肺周围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经皮肺活检,标本送病理活检,术后观察有无痰血、气胸、穿刺部位疼痛等并发症,计算分析其对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的确诊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3例穿刺成功率为97.7%;确诊40例,确诊率为93.0%;并发症发生率为痰血9.3%,少量气胸4.7%.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定位准确,方法简单,费用低廉,诊断准确率高,且并发症少,在诊断肺周围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志军;丁月梅;余江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方案,为期10周.观察两组患者5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诺和锐30组三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诺和锐30降糖疗效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马龙飞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