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安武;王新;余松;赖征文;沙萍英;卓海燕
目的 探讨亚甲蓝为示踪剂,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亚甲蓝示踪,对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结果 50例患者找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6%(50/54),准确率为96%(48/50),灵敏度为90.9%(20/22),假阴性率为9.09%(2/22);假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亚甲蓝示踪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淋巴结转移,可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但选择早期病例尤为重要.
作者:李立科;张慧;孙少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旨在分析辅助药物炎琥宁结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未使用炎琥宁.治疗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静滴阿奇霉素和炎琥宁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炎琥宁结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病程大大缩短,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宋香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118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亚低温治疗2~14 d.结果 患者术后存活86例(占72.8%),其中植物状态生存16例;死亡32例(占27.2%).结论 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亚低温治疗,可降低伤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左峻;林勇;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减少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以及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治疗.方法 针对术后肛缘水肿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对2009年4月~2010年5月80例患者进行肛肠疾病手术观察,在其术中和术后做相应的处理.结果 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结论 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和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的肛缘水肿.
作者:张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ST、ST/HR、SDNN)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60例,记录不同分期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动态心电图ST、ST/HR、SDNN各指标的数据.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结果分为1期、2期、3期,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观测各期患者的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植入前、后ST、ST/HR、SDNN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3期没有安放支架前动态心电图的各指标分析结果显示,ST(times)、ST/HR(μv/bpm)、SDNN(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3期植入支架后(包括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动态心电图的各指标结果显示,ST(times)、ST(mv)、ST/HR(μv/bpm)、SDNN(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期植入支架前后各组数据显示ST(times)、st(mv)、ST/HR(μv/bp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期80例患者各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药物洗脱支架组ST(times)、ST(mv)、ST/HR(μv/bpm)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m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植入支架前、后,小于50岁组男性和女性动态心电图ST(times)、ST(mv)、ST/HR(μv/bpm)、SDNN(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于50岁组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心血管狭窄程度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增加;进行安放支架治疗后,心血管的狭窄程度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说明随着血管狭窄数量和心肌缺血程度的增加,冠脉血流重建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升高;药物洗脱支架在改善心肌缺血防止再狭窄方面效果优于裸金属支架;小于50岁女性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风险比男性小,而大于50岁男女患者风险无差异.
作者:赵娓;王彦梅;李兴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钦州市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规律.方法 收集钦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2009年收治的2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4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35:1;胆源性胰腺炎占49.07%,其余依次为特发性胰腺炎、酗酒及暴饮暴食性胰腺炎;职业以农民及城镇居为主;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伴有腰背部放射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动态增强CT扫描是明确诊断、严重度分级及发现并发症的准确影像学方法.非手术治疗187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27例,无死亡.结论 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多而复杂,胆道疾病仍为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严重度分级,根据病情的变化选择适宜治疗方法,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维骏;连其平;沈平;容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不同超声声像学特征,分析其超声特征对临床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5月~2011年1月于本院产后临床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的病例,分析胎盘植入程度与超声检查的声像学特征性表现.结果 76例胎盘植入病例中,有3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植入,阳性率为41%,其中18例穿透性胎盘植入病例行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术,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 术前准确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对胎盘植入患者的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有效避免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吉荣;王喜功;王欣;李岩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全面了解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感受.方法 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进行客观的问卷调查.结果 15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发红、疼痛等不适.46例患者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心.39例患者对于结果表示满意.结论 分析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留置针的应用更为广泛.
作者:李换素;翟晖;李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患者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59例,子宫腺肌病8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8例.59例子宫肌瘤中,肌壁间肌瘤41例,浆膜下肌瘤8例,黏膜下肌瘤10例.结论 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双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为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郭金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信息被社会各界利用越来越多,病案的作用已放大至社会各层面;更突出了病案的重要性和被需求性.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病案管理逐步走向卫生信息管理方向,成为一项新型的医疗管理专业,而数字化病案管理时代将以其不可阻挡地发展趋势成为未来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主流.
作者:刘银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60例重症哮喘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分别采用经面罩机械通气和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经抢救均存活,平均通气时间53 h,无一例发生气压伤肺部损伤,11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血流动力学改变,1例心跳骤停,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都得到缓解.与机械通气前相比pH、PaCO2、PaO2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可迅速纠正呼吸衰竭、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抢救治疗危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可适时应用.
作者:钟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效果及其愈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0年应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2例,其中11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手术效果及愈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92例中死亡1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血肿复发3例,张力性气颅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颅内血肿1例,癫痫发作2例.结论 绝大多数并发症与手术细节密切相关,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大刚;陈祥瑞;赵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种类与程度,分析患者症状困扰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患者150例,用透析症状调查量表(dialysis symptom index,DSI)调查患者的症状困扰,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透析情况等因素对症状困扰的影响.结果 8种症状困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报告超过50%,包括易醒(占68.0%),皮肤干燥(占58.7%),骨骼或关节疼痛(占58.7%),肌肉痉挛(占58.7%),疲倦或无力(占57.4%),入睡困难(占59.4%),咳嗽(占55.4%),口干(占54.4%),易醒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值高,达2.31分.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因素有年龄、婚姻、职业有无、透析年龄、每周透析时间、Hb、Alb等,尤其是透析年龄和每周透析时间为明显(P<0.01).透析年龄越长,患者的症状困扰越明显;每周透析时间越少,患者的症状困扰亦越明显.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困扰发生较普遍,需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症状管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症状困扰.
作者:李英娜;江燕琼;傅君舟;郑晶;周姗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新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组使用均使用新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甲硝唑,同时联合双歧杆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三联疗法即洛赛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分析治疗前、后均两组的症状积分及HP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20.4±3.8)分、(11.5±2.1)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77.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三联用药联合双歧杆菌可有效改善胃溃疡患者症状,降低HP感染率,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作者:林麦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微量元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铜、铅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锌、钼及锰等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对于肺部恶性病变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贺赞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2年内缓解率、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及改善预后均有显著作用.
作者:郑绮雯;丁小容;于兰芳;杨琳;王娘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类型、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02年5月~2011年3月进行的77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79例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61例,占7.83%.中转开腹58例,占7.45%.结论 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应循序渐进,在技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应开展高级别内镜手术.
作者:伊丽努尔·伊力亚斯;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肛肠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660例70岁以上含有合并症的肛肠病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并存呼吸系统疾病231例(占35.0%),心血管疾病386例(占58.5%),糖尿病125例(占18.9%),肝、肾功能异常29例(占4.4%),贫血、低蛋白血症33例(占5.0%).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症增加手术的风险,完善术前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40例胫骨平台骨折老年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20例,优18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对照组20例,优1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两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对照组出现螺丝钉松动1例,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螺钉松动现象.对照组出现滑脱1例,治疗组出现滑脱2例.两组随访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高的优良率和较低的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安武;王新;余松;赖征文;沙萍英;卓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