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目的 研究分析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该院普外三科于2017年1-12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活动主题为“促进普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随机选取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期间科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之前一年间科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在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护理报告书写质量评分、护士综合技能水平评分、环境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心理健康宣教质量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普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泽晔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Mini-CEX教学对低年资医务人员临床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中关于Mini-CEX教学对医务人员培训的RCT及类试验性研究,对符合质量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RCT,3篇类试验性研究,包括324例培训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Mini-CEX可提高低年资医务人员体格检查、临床判断、组织效能、人文关怀的能力.结论 Mini-CEX教学法可提高低年资医务人员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郑坤;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新护士预见性能力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新护士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6名)与观察组(34名),进行为期10个月的培训,对照组护士采用普通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预见性能力考核成绩差异及认可度差异.结果 经过培训,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预见性能力考核成绩均比培训前有所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士认可度(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新护士预见性能力,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玲;易海波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层级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0例在2016年6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层级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评分(95.48±3.20)分、差错管理评分(92.22±4.09)分、护理文件评分(96.31±3.14)分、病室管理评分(90.25±2.68)分及基础护理评分(93.34±3.52)分各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83.0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23%)较高(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层级使用后,在促进护理质量有效提高的同时,还能够显著增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进行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黄慧茜;田莉;黄巧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微信平台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微信平台沟通前的新生儿监护病房5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施微信平台的50名护士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发布通知至收到所有时间、接收到信息并反馈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三基理论知识、三基技能操作、急救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护理文书达标率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平台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信息传达和接受时间,且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等优势,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疗设备的技术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临床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的把控,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各大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医疗设备作用极大,医疗设备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从而导致医院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出合理解决方案,并建立科学、合理及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水平,对确保医疗服务及经济效益起着重要意义.该文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把控环节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裴嵩楠;张蒙;赵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科患儿,在入院时随机将他们划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接受细节管理,针对两组所获取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语言评分(91.3±6.6)分、护理操作评分(92.1±6.8)分、病区管理评分(88.2±6.3)分、安全护理评分(92.5±5.9)分,对照组护理语言评分(70.7±5.1)分、护理操作评分(72.7±5.1)分、病区管理评分(73.6±5.6)分、安全护理评分(74.8±5.1)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66.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葛新美;杨巾萍;王景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该研究对2017年3月-2017年8月于该院门诊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回顾性点评分析,为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供参考,切实提高该院门诊所开处方的对症率和合格率,从而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处方点评是处方制定后的药品应用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杨骏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双师型”教师是现代各大高校高需求的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力.该文就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阻碍“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根源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思路.
作者:宋瑛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夏区2015-2017年麻疹流行情况,为麻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江夏区2015-2017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武汉市江夏区2015-2017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37/100万;发病高峰在3月(9例、占50%);男性占38.89%(7例),女性占61.11%(11例);9月龄~15岁发病7例,占38.89%;小于或等于8月龄发病6例,占33.33%;病例除5例15岁以上成年人,其它均为散居;9月龄~15岁7例中有3例接种麻风疫苗仍发病,4例未种.报告及时性、流调及采样及时性均为100%.结论 2015-2017年江夏区仍有少量麻疹散发.加强麻疹疫情监测,提高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作者:林燕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儿童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全球性传染病,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对于该类传染病,广大居民应加强预防儿童手足口病的意识,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防控,避免疫情大范围扩散,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带来的危害.
作者:张树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接诊的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研究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措施.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4.0%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比对照组的86.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医院感染管理中积极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显著提高感染控制率,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研究某医院引进国外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认证前后医院质量与安全的现状及改变.探讨ACHS认证对医院质量与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强化患者安全文化建设,将医疗质量日常化、标准化.通过国外质量认证评审的指引,医院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系统、政策和流程,推动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迅速达到国际化的标准,为患者提供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林曼娜;聂绍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微信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80名,并按照设计的2种不同教学模式分组.其中,选择40名学生以传统带教模式教学作为对照组;另40名学生使用微信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组.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成绩以及问卷调查评价课程满意度作为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 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各项目量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解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导致护士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对护士的给药流程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以降低护士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该院神经内科三区的护士给药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可能导致护士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对18名护士给药过程进行查检483项/次,缺漏率为8.5%,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对护士进行改进后评价,共查检601项/次.结果 通过对给药过程改进后护士的给药过程缺陷率为3.16%,用药错误率降至0.067%.结论 护士给药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缺漏都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的发生,其中给药的三查七对、身份识别、药品准备环节疏漏导致用药错误占比率较大,通过对这几个环节进行重点改进后,用药错误率明显下降,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开放二胎政策以来,二胎时代的家庭教育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家庭矛盾等,尤其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二胎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关系的变化,同时也是家庭经济压力的变化.该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常德市临澧县林伯渠故里的二胎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主要从社会文化、家庭经济情况、农村居民教育观念等方面调查分析常德市临澧县的二胎家庭教育状况.
作者:佘荣;王玉红;王超,;陈家权;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索将ESA教学理论应用在高职学生《健康评估》课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校高职护理专业2017级两个班为对象,将高职护理3班学生设为实验组,共52名,高职护理5班学生设为对照组,共53名.对照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基础上引入ESA模式的运用.综合评价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A理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
作者:陈洁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肾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名肾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带教采用CDIO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时的理论成绩、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得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出科理论成绩、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得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内科实习带教中采用CDIO教学模式可提升护生的临床知识与实践水平,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魏莹雍;赵琼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卫生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人性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在该院工作的42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乙组、甲组,每组21名.乙组护理人员传统管理,研究甲组是人性化管理,总结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甲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操作评分、护理质量评分都明显大于乙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明显大于乙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卫生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护理效率低和护理质量不高等,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平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高职护生护理科研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高职护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从江苏的两所高职院校选取187名护生,应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护理科研的认知、参加科研活动的情况、对护理科研的态度、科研中所存在的困难.结果 护生能意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和对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影响护生科研的因素有很多,重要的是缺乏护理科研知识.结论学校的行为和态度对于护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护生科研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逐步提升高职护士科研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晋举;孙鑫;范宝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