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芝琴
目的 探讨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加下腹下切口术,在高危高龄大前列腺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高龄高危良性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安全评估和处理后,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加下腹下切口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各种并发症.结果 56例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排尿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经尿道腔内剜除加下腹小切口腺体取出术治疗高危高龄大前列腺患者,创伤小、出血少、腺体残留少且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米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患者,共136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68颗牙.观察组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用铸造金属桩,两组均用烤瓷冠恢复牙体外型,随访3年,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成功56例,失败12例,成功率82.35%;观察组成功65例,失败3例,成功率9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应用于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
作者:叶波阳;汤自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找出预防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57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7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3.98%.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阑尾切除方式、阑尾病理类型等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结论 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与控制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根据新形势下专科医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人才培养,以专科特色带动医院发展,提高专科医院的学术水平,提高服务意识等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李秀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1日~2011年5月31日就诊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结果 28例患者中27例术后愈合,手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51 d,长69 d,1例未愈合,愈合率96.43%.治疗后疗效观察,优9例,良14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14%.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亮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客观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探讨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与策略.方法 以北京市某城区为实例,依据有关配置标准,定量分析、循证研究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结果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编制总量不足、结构比例失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结论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成为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新时期加快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和均等化不相适宜,需要政策机制加以保障.
作者:叶林书;张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通过介绍OEC管理模式及其在优质护理示范科室的适用性.重点阐述此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方面的意义.探讨应用此模式建立一个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临床护理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完整、严密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护理质量管理得以双赢.
作者:闫英;姚艳梅;曲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2011年3~5月笔者对秦皇岛市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走访,发放调查表,调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况与发展情况[1].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现场访谈、获得详实资料,为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为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实用新型社区卫生人才提供参考.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1.1 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情况 秦皇岛市区内共有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坐落在市区内9个不同的街道社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5家国有医院承办,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民营医院承办,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由乡镇卫生院转换.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营状况较差,门诊量少,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不接受,患病后首先进入大型医院就诊,使社区服务中心很难做到转诊分流作用.这与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金投入不足,不能及时按有关政策拨款,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有关.
作者:韩素银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周为6~10周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运用笑气镇痛的观察组和运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注射阻滞麻醉的对照组,进行镇痛效果的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好,起效迅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少,是人工流产中理想的镇痛治疗方法.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再激活的作用.方法 将1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及心理暗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HBV-DNA再激活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26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5例,治疗2个月发生8例,治疗3个月发生13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32.50%(26/80).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42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10例,治疗2个月发生16例,治疗3个月发生26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52.50%(42/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能起到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作者:刘淑秀;魏茂周;韩淑娥;王晓翠;庄玉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2次/d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转换前后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 与转换前相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平均血糖(MBG)、血糖>10 mmol/L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P<0.05).低血糖由8次降至2次.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进一步促进血糖下降,增加血糖的达标率,减少低血糖发生及注射次数和胰岛素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作者:杜琳;艾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微通道(F16)与标准通道(F24)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经采用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42例与标准通道气压弹道碎石78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组与标准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0%与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与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取石时间分别为(82±35) min与(45±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方法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是微创、高效的碎石方法.两种通道严重出血、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标准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效率优于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
作者:何伟;吴彩文;刘太平;朱育春;向前;祝春雷;张祺;李刚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CA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分析本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CAD患者136例.对老年组(70岁以上)与同期非老年组(70岁以下)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及长期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在治疗老年CAD患者群体上效果显著,且手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描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证、建档的1218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七苗接种合格率、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分别为91.4%、17.8%、97.3%和80.2%、90.2%、51.9%.结论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认知,使其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作者:王佩萍;黄俊音;王银娣;柯常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定量测定ICU危重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危重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系统分为A组(<15分)25例,B组(15~25分)55例,C组(>25分)20例,按病情分为MODS组38例,非MODS组62例.正常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50例.采集每组患者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标本TNF-α、cTnI和CRP浓度.结果 危重患者的TNF-α和CRP浓度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不同APACHEⅡ评分组之间TNF-α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MODS组患者的TNF-α和CRP值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结论 危重患者TNF-α、CRP和APACHEⅡ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病情越重,两者的值越高.因此,可用于评价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于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金娈;李文强;孙辉;张焕运;石继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卵巢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后,肠管经腹壁切口脱出较为多见,但术后化疗近半年因阴道裂开后经阴道脱出却极为罕见,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为经阴道、经腹部或两者联合进行.经阴道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优于经腹部手术.现将本院2011年5月12日诊治的1例卵巢癌根治术后第6次化疗后阴道裂开肠管脱出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晖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和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在口服及外用药物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相同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20 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 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瘙痒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然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仍不失为基层皮肤科医生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
作者:华颖坚;周富林;王惠;朱远航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效果、不良反应、苏醒质量和安全性的差别.方法 将60例3~12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4%、8%、12%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连续检测呼吸循环等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复合氯胺酮用量.结果 B组与A、C组比较诱导平稳(P<0.05),氯胺酮的复合用量明显低于A、C组(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少于A、C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8%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兴奋躁动等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理想浓度.
作者:魏磊;郁志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慢性脑低灌注后再灌注脑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组)和再灌注组(R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6周后恢复血流灌注,于再灌注前即刻(R0)、再灌注1 h(R1)、24 h(R2)及72 h(R3)行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PI),检测脑皮层血流灌注量;其后采用qRT-PCR法,检测HIF-α-mRNA、VEGF-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后1 h,实验侧脑皮层血流灌注量较对侧下降(73.12±26.75)%,再灌注后24 h脑皮层血流灌注量有所恢复,72 h仍未达到基线水平;与S组比较,各组大鼠再灌注后的不同时点HIF-1α-mRNA、VEGF-mRNA均表达增高(P<0.05).结论 HIF-1α、VEGF在大鼠慢性脑低灌注再灌注后表达上调,参与大鼠脑血管增殖及活性增强的病理过程,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作者:江楠;肖亮灿;荣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腹内疝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例胃切除术后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有诱因,发病时间为胃切除术后2个月~20年.突发腹痛、腹胀并逐渐加剧,向腰背部放射痛是内疝的典型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仅2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9例不同程度肠坏死,病死率为13.33%.结论 腹内疝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肠梗阻临床表现应高度怀疑本病.早期手术有助于降低病死率、致残率.胃切除术后应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餐后剧烈活动.
作者:谈震东;壮毅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