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曲唑用于4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临床疗效观察

张庭辉;宋和娣

关键词:来曲唑, 不孕症,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促排卵, 卵泡发育
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促排卵的影响.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45例患者分为(2.5 mg/d)LE+HMG、(5 mg/d)LE+HMG、(2.5 mg/d)LE 、(5 mg/d)LE四组,比较其促排卵效果.结果 来曲唑可有效用于促排卵.来曲唑半衰期短,通过外周和中枢两方面发挥促排卵作用,无类似氯米酚的抗雌激素作用,促排卵效果好.结论 来曲唑治疗不孕症效果良好,且5 mg/d用量比2.5 mg/d效果好.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无乳链球菌引起前列腺炎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尿急、尿频、排尿不畅、尿道口红肿有灼热感、下腹部不适、性功能下降等症状1年余,期间曾到当地几家医院和诊所诊疗,效果欠佳.2010年10月12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自述有不洁性交史.查体:包皮过长,尿道口潮红,肛门指检可触及前列腺肿大,质较硬,触痛明显.前列腺液常规检查:WBC 15~20/HP,脓细胞偶见成堆,卵磷脂小体(+).用无菌操作取前列腺液进行培养,可见无乳链球菌生长,以敏感抗生素青霉素治疗1周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正常,前列腺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双乳肿块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双乳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双乳肿块切除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68 kg.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MAP、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博;左美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40例

    目的 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培元通脑胶囊,3粒/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40例,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疗程30 d,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李燕梅;王新志;张慧永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时,对远心端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对照组行向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P<0.05);试验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P<0.05).结论 对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塌陷患者,对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超声引导下采用新型耐高压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owerPICC新型导管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15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分别置入4Fr单腔、5Fr双腔、6Fr三腔PowerPICC,回顾总结置管方法、维护及导管临床应用情况,对新型导管的特点及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上臂置管,常规实施维护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 新型导管耐高压注射,能进行CVP监测,流速快,可以满足临床加强CT造影及大量补液的需求.

    作者:袁双凤;陈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护理对策

    自杀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常见并发症,同时是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从对我国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院内或科内播散,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发生的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隔离措施,科内未出现交叉感染,2例患者均无发热现象,细菌培养的敏感药物由初3种提升为11种,且痰液由黏稠转为稀薄.结论 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应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患者,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张美琼;邓洁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实施全面护理的价值.方法 回顾7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资料,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全过程,并做出总结.结果 71例患者中67例治疗效果满意,2例未成功,2例半年内复发,经再次射频消融术后根治,并发气胸1例.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梅芳;汪素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将21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0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对照组70例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药物服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使用药物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磷酸钠盐组(P<0.05);两组患者总体不适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聚乙二醇组少于磷酸钠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丁海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妈富隆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停药后月经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则有明显的改善,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调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对照组患者只有38例恢复正常月经,占86.4%,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妈富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月经周期,且不良反应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洪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I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结果 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I较MSII能明显缩短待手术期;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松;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8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直肠肛塞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服用中药,观察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5;t=15.32,P<0.05);其中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骆小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压疮防治进展

    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发病率与15年前比并没有下降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很大的进步,其病因、预防、治疗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多进展,笔者特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婷;胡波;成沛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经后路固定开放减压加椎体内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对手术时机、减压方法及植骨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总结.结果 36例中32例椎体的高度、脊柱的稳定性均得到恢复.除2例脊髓完全损伤者功能未能恢复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有1~3级提高.结论 适应证的合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减压方法、有效的植骨对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有重要影响.

    作者:丁德刚;王水;黄富伟;朱海涛;陈江辉;徐亮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钠尿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变化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心功能NYHA 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和地高辛等)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2粒/次,2次/d,疗程12周),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竞争酶免疫分析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BNP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

    作者:张玉华;郭钧岩;杨学军;陈金良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纤维桩和铸瓷桩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铸造钴铬合金桩、成品纤维桩以及铸瓷桩用于前牙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123颗需要进行前牙桩核冠修复的患牙,均分为3组,分别使用铸造钴铬合金桩、成品纤维桩以及铸瓷桩修复,观察2年的脱落率、根折率.结果 修复2年后,钴铬合金组1例桩核脱落,2例根折;纤维桩组有2例发生桩核脱落,无根折;铸瓷桩组2例桩核脱落,1例根折.结论 3类桩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瓷和纤维桩核具有良好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张霄华;汪大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多层螺旋CT在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膝关节诸骨损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CT轴位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结果 本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33例,胫骨裂隙性骨折26例,髁间突骨折7例,髌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1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高,有利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作者:郭玉林;孙学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3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4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术式,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龚明景;陈其伟;孔见闻;戚涛;叶进科;庞燕;胡守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喷他佐辛与芬太尼在腰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P组镇痛泵配方为:喷他佐辛3 mg/mg,F组为: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加入托烷司琼5 mg,然后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两组负荷量为2 ml.持续输注速度2 ml/h,单次追加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 h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4分),镇静满意(Ramsay评分2~4分);相同时点两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恶心、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腰椎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与芬太尼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是腰椎术后静脉镇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于国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两种血管移植物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 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 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作者:刘伟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