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钠尿肽水平的影响

张玉华;郭钧岩;杨学军;陈金良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钠尿肽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变化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心功能NYHA 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和地高辛等)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2粒/次,2次/d,疗程12周),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竞争酶免疫分析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BNP均有显著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96例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要求阴道分娩且无产科禁忌证的初产妇192例分为两组,其中做无痛分娩而无麻醉禁忌证的产妇96例,用0.125%罗哌卡因与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做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Ⅰ组)与拒绝分娩镇痛的产妇96例(Ⅱ组)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胎心情况,不良反应,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分娩镇痛效果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母婴健康状况未受影响.

    作者:马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应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院门诊对1447例妇科病普查人群及部分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图像时进行宫颈定位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颈定位活检389例患者中宫颈癌6例,CIN Ⅲ累及腺体11例,CIN Ⅱ~Ⅲ 19例,CIN Ⅰ 145例,宫颈肌瘤2例,宫颈尖锐湿疣2例,外阴癌2例,宫颈炎性息肉100例,外阴尖锐湿疣2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外阴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及宫颈上皮内特殊病变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高级别的CIN和浸润癌,是一种能对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禁食、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腹部外敷松节油.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对D-木糖的吸收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外敷松节油对急腹症患者术后恢复肠动力学具有促进疗效.

    作者:谭秀平;陈瑞芳;吴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8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直肠肛塞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服用中药,观察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5;t=15.32,P<0.05);其中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骆小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喷他佐辛与芬太尼在腰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P组镇痛泵配方为:喷他佐辛3 mg/mg,F组为:芬太尼20 μg/kg,两组均加入托烷司琼5 mg,然后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两组负荷量为2 ml.持续输注速度2 ml/h,单次追加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 h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4分),镇静满意(Ramsay评分2~4分);相同时点两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恶心、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腰椎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与芬太尼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是腰椎术后静脉镇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于国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胸部创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胸部创伤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方式的诊断价值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4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平片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包括肺挫伤65例,骨折52例,肺不张45例,胸腔积血42例,纵隔气肿42例,在各种不同损伤类型中,CT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胸部创伤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X线平片检查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查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而CT成像可显示普通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部分细节,如少量的积液积气,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价值,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陈作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5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感染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等.52例患者均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对症给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治疗,49例患者痰菌培养结果转阴,1例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仍然为阳性,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长期使用抗生素、肺结核反复复发等是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强对真菌感染高危患者的预防并及早采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对比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朱永祥;张吕胜;龚少峰;陈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来曲唑用于4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促排卵的影响.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45例患者分为(2.5 mg/d)LE+HMG、(5 mg/d)LE+HMG、(2.5 mg/d)LE 、(5 mg/d)LE四组,比较其促排卵效果.结果 来曲唑可有效用于促排卵.来曲唑半衰期短,通过外周和中枢两方面发挥促排卵作用,无类似氯米酚的抗雌激素作用,促排卵效果好.结论 来曲唑治疗不孕症效果良好,且5 mg/d用量比2.5 mg/d效果好.

    作者:张庭辉;宋和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院内或科内播散,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发生的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隔离措施,科内未出现交叉感染,2例患者均无发热现象,细菌培养的敏感药物由初3种提升为11种,且痰液由黏稠转为稀薄.结论 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应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患者,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张美琼;邓洁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8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康复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充分发挥残余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福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IL-6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IL-6的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HCY水平为(49.0±17.1) 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9±6.7) μmol/L(P<0.01);冠心病组APN水平为(7.9±3.2)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4±6.2) mg/L(P<0.01);冠心病组IL-6水平为(48.2±16.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9±5.2) ng/L(P<0.01).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指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1.7%、98.3%、98.2%、92.2%.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IL-6检测在冠心病中有诊断价值,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王治中;张宇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新改进

    目的 探讨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新改进,减少患者的焦虑、痛苦,促进康复.方法 选择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50例,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缩短备皮与手术的时间,术前晨加做阴道擦洗和宫颈消毒,术后用咀嚼口香糖的方法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结果 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缩短了备皮与手术的时间,术晨加做阴道擦洗减少了感染的机会,术后咀嚼口香糖缩短了肛门排气时间.结论 通过以上改进,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施祝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双乳肿块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双乳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双乳肿块切除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68 kg.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MAP、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博;左美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 研究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组(治疗组)和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对照组)各30例,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5 d后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但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高敏;陈瑜;谢苏娟;资润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

    目的 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近几年本院发生的医院院内感染事件及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结果 通过近几年不断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本院院感事件无一例与消毒供应室有关.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对院感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质量,确保院感发生途径在消毒供应室中被有效阻断.

    作者:唐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内服联合外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用康妇特栓同时内服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试验组外用康妇特栓同时内服妇科千金片,对照组仅外用康妇特栓.分别于治疗后3个疗程和36个月观察对宫颈炎的疗效和对宫颈癌的预防作用.结果 试验组慢性宫颈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治疗方案对宫颈癌的发生均有一定预防作用,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康妇特栓联合内服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对宫颈癌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邵旭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I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门冬胰岛素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结果 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I较MSII能明显缩短待手术期;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松;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腹腔镜手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86例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186例女性不孕症病例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9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6例、卵巢囊肿7例、正常盆腔2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畸形1例及生殖器结核3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P<0.01).术后1年内妊娠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5.16%(32/91),子宫内膜异位症37.73%(20/53),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在明确导致不孕原因的同时加以治疗,且创伤小,对盆腔干扰少,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余莉萍;王冬昱;方艺川;陈佩锋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50例冠心病患者,在LOMU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各组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检测hsCRP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龚蔷;于锋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