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IL-6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王治中;张宇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6, 冠心病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IL-6的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HCY水平为(49.0±17.1) 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9±6.7) μmol/L(P<0.01);冠心病组APN水平为(7.9±3.2)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4±6.2) mg/L(P<0.01);冠心病组IL-6水平为(48.2±16.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9±5.2) ng/L(P<0.01).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指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1.7%、98.3%、98.2%、92.2%.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IL-6检测在冠心病中有诊断价值,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压疮防治进展

    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发病率与15年前比并没有下降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很大的进步,其病因、预防、治疗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多进展,笔者特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婷;胡波;成沛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颈椎黄韧带骨化8例病例探讨

    目的 探讨颈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8例颈椎黄韧带骨化的成因及其诊断,根据其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 8例患者随访2~36个月,平均20.6个月,其中6例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率82.2%,优良率80.5%;保守治疗2例,功能恢复率76.0%,优良率73.8%.结论 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静止型黄韧带骨化脊髓压迫轻微的采取保守治疗也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后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同华;肖尚领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就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本文通过收集文献,对治疗乙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做一综述,期望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用药.

    作者:高传义;张玉荣;赵继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超声引导下采用新型耐高压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owerPICC新型导管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15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分别置入4Fr单腔、5Fr双腔、6Fr三腔PowerPICC,回顾总结置管方法、维护及导管临床应用情况,对新型导管的特点及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上臂置管,常规实施维护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 新型导管耐高压注射,能进行CVP监测,流速快,可以满足临床加强CT造影及大量补液的需求.

    作者:袁双凤;陈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内服联合外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用康妇特栓同时内服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试验组外用康妇特栓同时内服妇科千金片,对照组仅外用康妇特栓.分别于治疗后3个疗程和36个月观察对宫颈炎的疗效和对宫颈癌的预防作用.结果 试验组慢性宫颈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治疗方案对宫颈癌的发生均有一定预防作用,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康妇特栓联合内服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对宫颈癌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邵旭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超声诊断外阴神经鞘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发现外阴肿物20余年入院,如核桃大小,质硬,有压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异常阴道出血.内诊:左侧大阴唇处见一约8 cm×7 cm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差,有压痛,对侧未见异常.阴道通常,宫颈光滑,子宫及双附件未触及异常.化验:CA125、AFP、CEA、CA199均正常范围.

    作者:张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50例冠心病患者,在LOMU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hsCRP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各组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检测hsCRP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龚蔷;于锋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

    目的 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近几年本院发生的医院院内感染事件及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结果 通过近几年不断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本院院感事件无一例与消毒供应室有关.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对院感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质量,确保院感发生途径在消毒供应室中被有效阻断.

    作者:唐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和分析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肾内科6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照组32例,口服铁剂,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SAT、HB、ST及Hct指标及变化.结果 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Hb、Hct、TAST、SF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b、H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蔗糖铁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但应注意量的控制,避免过量.

    作者:刘文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单排螺旋CT诊断头颈部隐形骨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果,对比普通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4例(13.3%),轴位图像显示骨折29例(96.7%),MPR检查骨折26例(86.7%),三维重建检查骨折27例(90.0%),CT扫描检出骨折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出率较高,综合轴位图像、MPR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以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长顺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腹腔镜手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86例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186例女性不孕症病例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9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6例、卵巢囊肿7例、正常盆腔2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畸形1例及生殖器结核3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P<0.01).术后1年内妊娠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5.16%(32/91),子宫内膜异位症37.73%(20/53),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在明确导致不孕原因的同时加以治疗,且创伤小,对盆腔干扰少,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余莉萍;王冬昱;方艺川;陈佩锋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5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感染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等.52例患者均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对症给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治疗,49例患者痰菌培养结果转阴,1例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仍然为阳性,2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长期使用抗生素、肺结核反复复发等是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强对真菌感染高危患者的预防并及早采用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作者:雷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相当于外环口体表投影的下腹皮横纹处小切口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50例.结果 150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非常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卢安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患儿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效果.结果 术后并发CLS的发生率为5.26%.患儿经积极正确的治疗(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保证组织供氧、保证重要脏器灌流等)后,5~8 d水肿消失,心率、血压、CVP正常,各项检验结果正常.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后,应在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避免过低体温对患儿的不利影响,一旦发生CLS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心脏病患儿的术后存活率.

    作者:鲁秀珠;陈文敏;冯霞;祁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时,对远心端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不易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对照组行向心方向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P<0.05);试验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P<0.05).结论 对上肢浅表静脉硬化或塌陷患者,对代偿性增粗的掌指关节处血管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5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控制癌瘤复发疗效的分析

    目的 评价5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后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术后纵隔瘤床区复发或纵隔加吻合口复发患者,运用CT模拟定位技术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PTV为CTV外放1.0 cm,运用5~7个非共面野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线优化治疗计划,15MV X线,单剂量3 Gy,每周5次,总剂量60~66 Gy,PTV被85%等剂量线所包绕,PTV均匀性为95%~107%.结果 近期疗效为CR 8例,PR 42例,总有效率达100%.1年、2年生存率及1年局控率分别为72%、32%、88%.按RTOG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12例(24%);Ⅲ级2例(4%);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16例(32%),Ⅲ级2例(4%);骨髓抑制Ⅰ~Ⅱ级8例(16%);急性心脏损伤Ⅰ~Ⅱ级4例(8%).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控制率,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是局部剂量升级的有效方法,能提高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崔玉国;张海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认知程度对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患儿及家长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认知程度对中文版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hinese-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h-CACT)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77例,随机分为管理组39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按2008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指南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组进行哮喘知识教育,定期随访;对照组儿童未进行哮喘知识教育.入选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1次Ch-CACT测试及哮喘认知程度问卷填写.结果 管理组与对照组在管理前Ch-CAC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管理后,两组Ch-CACT得分与管理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00);管理组Ch-CACT得分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认知程度得分增加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管理后Ch-CACT得分增加值与认知程度得分增加值呈正相关.结论 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能显著提高Ch-CACT得分,从而提高对哮喘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作者:吕英豪;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多层螺旋CT在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膝关节诸骨损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CT轴位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结果 本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33例,胫骨裂隙性骨折26例,髁间突骨折7例,髌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1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高,有利于膝关节骨折的诊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作者:郭玉林;孙学兵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1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的血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冰;魏茂刚;罗林城;陈丹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实施全面护理的价值.方法 回顾7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资料,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全过程,并做出总结.结果 71例患者中67例治疗效果满意,2例未成功,2例半年内复发,经再次射频消融术后根治,并发气胸1例.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梅芳;汪素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