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成本及控制管理

单丽敏

关键词:成本控制,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可控成本
摘要:医疗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及挑战.成本控制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医院成本的分类,按照成本习性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特别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加以详细说明和分析,得出结论为医院对酌量性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应加强控制.然后介绍了控制成本的方法,即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三类.后阐述成本控制对医院的影响.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ICU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该院ICU科室患者8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舒适度、恐惧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的总平均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的总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取得了较佳的护理效果,使患者在治疗中缓解了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同时减少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在良好的护理管理中达到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贺楠;王继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用于中医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讨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用于中医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在病区设立4个质量控制小组,而后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专科质量控制组长,质量控制员四级质量控制体系,对院内日常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判标准:满意评分、投诉评分、质量评分、缺陷评分、各项质控得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满意评分、护理投诉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各项质量控制总体平均得分为94.8分,高于实施前平均分的93.4分;实施后总发生风险事件为3例,实施前为14例.结论 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用于中医护理管理中可使得护理管理工作更加的标准化,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探讨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无偿献血是自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与复制,必须要靠社会各界人事的支持、理解、爱心捐献.该文将对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诱发原因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待全面改革当前工作弊端,从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良好发展.

    作者:张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TBL教学模式在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TBL教学模式在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骨科在2017年度接收的护理实习生30名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T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另选取该院骨科在2016年度接收的护理实习生3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两组均在实习期结束后进行考核(包括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护理操作技术考核、病例分析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护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观察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及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5、13.874、14.056,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团队协作能力及交流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1、7.443、7.802、7.553、7.971,P<0.05).结论 在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模式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显著提升护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美千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感染性疾病科应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在疫情高发时期对感染性疾病科加强护理管理措施,如合理布局诊疗区,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和对家属的宣教管理等.结果 全部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结论 制定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案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科应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的控制与治疗,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全程考核教学法应用于体检科护理实训课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全程考核教学法应用于体检科护理实训课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体检科在2017年度接收的护理实习生30名作为观察组,在护理实训课中均应用全程考核教学法;同时将该院在2016年度接收的护理实习生30名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训课中均应用传统教学法;在实习期末对护生进行一次统一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及问题分析能力考核,同时对护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交流能力,对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14.374,P<0.05),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13.834,P<0.05),问题分析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14.028,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兴趣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7.864,P<0.05),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7.492,P<0.05),团队协作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7.514,P<0.05),交流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7.853,P<0.05).结论 在体检科护理实训课中应用全程考核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实践效果,培养护生的整体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老龄化社会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

    目的 针对老龄化社会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做实和做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项工作.方法 立足新医改文件精神,从家庭医生概况与特点、问题与分析、思考与建议入手,探索老龄化社会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需要思考的几点问题.结果 家庭医生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是广大老年人群的健康守门人,通过推动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等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结论 老龄化形式日益严峻和新医改政策出台,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基层首诊、分级诊疗这个中心目标,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作者:张丁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人血脂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人群的血脂现况(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病的发生及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呼伦贝尔地区符合研究条件的对象纳入抽样范畴.在告知本人研究基本过程、目的及意义的情况下,经本人同意后,收集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数据,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血脂测定标准对血脂异常与否进行判断归纳.结果 血脂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中有显著差异.TC、TG和LDL-C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在65岁以前HDL-C指标值高于男性,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鄂温克族人群血脂受民族、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萨仁高娃;张春艳;隋哲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PBL教学法联合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教学范围不断扩大,在医学教育方面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尤其对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来说,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系统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PBL教学法应用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具有优势;PACS系统应用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中也具有优势.该文主要探讨PBL教学法与PACS系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果以及教学质量.

    作者:翟永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管理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主动配合情况并进行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主动配合率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管理理念干预效果理想,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李想;彭铄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浅谈医院管理改革中医生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医院管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医生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是医院管理改革中重要的一环,该文从当前的医生绩效评价体系现实情况出发,分析探讨了目前常见于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执行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参考了国外绩效体系建设的情况,得出了在当前新医改推进的情况下,目前的医生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结论,提出了具体构建新的医生绩效评价体系的设想.

    作者:陈兆哲;毛勇超;黄欢欢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高危药品管理在精神科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目的 加强精神科高危药品的管理,分析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取药、用药的准确率,对精神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保证.方法 对高危药品的目的制定,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相关高危药品知识的培训,对高危药品查对制度完善,系统性实施高危药品的管理.结果 高危药品管理的实施,可将精神科的用药质量提高,对护理差错的发生进行控制.结论 加强精神科高危药品的管理,可促进科室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的风险意识,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保证,从而对护理差错的发生进行控制.

    作者:崔淑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该院神经内科的护理本科护生100名,采用抽签法将该100名护生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其中给予参照组护生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护生给予实施循证护理教学法,对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的成绩评分进行对比,另外比较2组护生对护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生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生满意度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生各项成绩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生专业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准备工作评分等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教学法的实施,对其护理专业技能提高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均具有重要作用,对神经内科护理教学的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帮助,护生对该种循证护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也相比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可将该种教学方式普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共10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临床路径教学组和传统方式教学组,传统方式教学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临床路径教学组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对比两组教学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路径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都要明显高于传统方式教学组学生,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应用到肾内科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其应用效果较佳,对于实习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其和患者的沟通能力.

    作者:柏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短缺现状及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为疾控中心在发挥疾病控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前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尤其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存在人员配比不足,人才流失过多等现状,需要通过完善用人机制,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劳动积极性,加强工作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保证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疾病疾病控制服务.

    作者:李新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心血管内科病危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心血管内科病危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心血管内科病危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管理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6例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管道脱落、用药错误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26% (x2=4.420 4,P=0.035 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实施的满意度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76.09%(x2=5.391 9,P=0.020 2).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心血管内科病危患者护理中能够更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任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ICU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和感染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46例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3例,护理人员1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投诉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压力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投诉率、护理差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压力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减少患者疾病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患者的投诉率;缓解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作者:宋丹;马忠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加强CSSD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CSSD加强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该院CSSD工作的14名工作人员,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常规管理,另一组予以加强管理,并对两组工作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基本操作、日常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器械检查不合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工作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基本操作、日常护理工作质量以及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器械清洗、包装、消毒以及发放物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0.49%、0.91%、0.77%、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6.36%、7.31%、2.73%(P<0.05).结论 CSSD加强管理可使医院感染情况明显减少.

    作者:邱兴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风险管理策略在水中运动疗法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策略在水中运动疗法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的4月-2018年的7月,总计抽取在该院水疗科接受水中运动疗法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40例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对观察组护理管理模式表示满意的患者数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落实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控制水中运动疗法中医疗、护理以及设备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得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广泛认可,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全面落实使用.

    作者:冯艳红;孙信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份选取100名普外科实习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予以PBL教学法,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方面水平都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指标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喜爱,能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意义也更为明显.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