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举;袁波;夏志民;杨明;宣改丽
多形性红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损害,并伴有肝、肾、血液系统的损害,以肾损害为主.该患者的皮损特点集中在头面、四肢远端及黏膜,呈多形态改变:大疱、红斑、丘疹及紫癜(少许),且眼结膜、口唇、口腔黏膜、肛周及阴唇有类似损害及糜烂.多形性红斑的病因很多,病毒、细菌感染、药物及其他不明原因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该病预后:药物所致的多形性红斑,存活率较高.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形性红斑,病死率较高.
作者:唐娟;杨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32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76.2 min,术中出血2~30 ml,平均14.2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2 h,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安全、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军雄;黄贱美;洪峰;邹浩;张伟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经阶段性治疗后的肺癌患者,当肿瘤基本控制后,疾病处于缓解期间,出院后即面临着如何重建健康,重建适应社会的能力,故在其出院前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康复指导.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护理活动,加强其治病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老年人因细胞及器官的衰老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常见的是上呼道感染,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如寒冷季节气候突变时,均可使病毒细菌在呼吸道迅速繁殖,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尤其老年卧床患者如不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会因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故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仍是基层医院呼吸科医疗保健的关健问题.
作者:李兰芳;胡静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异常子宫出血就诊患者368例,根据月经情况将患者分育龄期组和绝经后期组.其中340例接受了宫腔镜检查,直视下活检并常规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在育龄期与绝经后期病因不同,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69.31%患者有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居首,绝经后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以萎缩性内膜炎为主.结论 宫腔镜检查提高了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的准确率.操作简单,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青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成分输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根据受血者的病情需要进行选择性输血的方法.成分输血的本质是科学合理用血,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成分种类的不断增多,如红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血浆制品、凝血因子制品等,推行成分输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明;常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现已用于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CT)相当.本文研究了两组患者,随访期至少6个月.一组是接受了大量药物治疗后失败的患者,另一组是ACT治疗后失败的患者,两组都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20周随访时眼内压(IOP)降了6 mm Hg,SLT比ACT有3点优势:(1)很少甚至没有组织损伤;(2)可重复施行;(3)ACT失败后再行SLT仍然有效.
作者:任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出血是脑实质内有血管破裂,大多数以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以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多见.多发于寒冷季节,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病.临床表现:突然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小便失禁、血压升高等,常会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后遗症,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英;菅朝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膜后位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20例腹膜后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膜后位阑尾临床较少见,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陈鹏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药物流产失败8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 1随机选择同期完全流产的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年龄、孕龄、子宫位置、既往分娩史、经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药物流产失败因素:年龄大、停经时间长、后倾后屈位子宫、孕囊直径大、经产妇、经期时间长.结论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因素较多,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恰当的病例服药.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拟二苓术泽汤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二苓术泽汤随证加减治疗49例小儿泄泻,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3次服用,3剂为一个疗程.结果 痊愈3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治疗其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 自拟二苓术泽汤治疗小儿泄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香叶;李利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早期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0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的血清Cys-C、BUN、Cr的浓度,并把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的检测结果为Cys-C(1.41±0.67) mg/L、BUN(6.24±3.74) mmol/L、Cr(79.25±55.07) μmol/L,而正常对照组为Cys-C(0.92±0.21) mg/L、BUN(4.89±4.36) mmol/L、Cr(74.05±90.92) μmol/L.糖尿病组中Cys-C、BUN和Cr阳性数分别为18例(45.0%)、6例(15.0%)、4例(10.0%).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ys-C有明显改变,Cys-C在反映糖尿病肾损害方面比Cr、BUN优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兵;冯丽春;郭秀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在神经外科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3例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过程.结果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有良好效果,53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1例,中残13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4例,引流期间未发生1例脑疝及再出血,无颅内逆行感染发生.结论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对于颅内感染﹑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是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举;袁波;夏志民;杨明;宣改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据统计,在住院患者中,有90%的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输液过程中的疼痛,促进患者输液舒适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期望,也是护理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疼痛情况,针对不同的诱因,对症处理.
作者:黄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胰腺炎发作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研究组132例患者进行测试,并与使用一段健康教育方法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作者:王良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6~2008年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40例,对其发病因素、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鼻塞、流涕.其中30例有急性中耳炎病史.经治疗40例全部治愈.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日立70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先进的分光检测技术以及恒温循环间接加温和试剂冷藏技术,具有效率高、试剂用量少、精密度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优点.笔者所在科引进此生化分析仪已有7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使用过程中,近期出现非正常停机,现把这次故障的分析及排除过程记录下来,以供大家借鉴并提出建议.
作者:李喜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葛根素注射液与临床常用7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考察了不同浓度葛根素注射液与种7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葛根素注射液与7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值在36 h内均无明显改变,但是高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与维生素B6,氯化钾,葡萄糖酸钙配伍后36 h溶液呈乳白色浑浊并凝为胶体状.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与维生素B6,氯化钾,葡萄糖酸钙应谨慎配伍.
作者:王珩;李仲昆;王崇静;刘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与异丙酚复合静脉全麻行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 用1%的地卡因施行会厌部充分表面麻醉,置入支气管镜前,静注异丙酚2~3 mg/kg,术中以微量泵注射4~5 mg/(kg·h),术中根据患儿对手术的应激反应,间断注射氯胺酮0.5~1.0 mg/kg.结果 本组患者无需气管插管,无1例麻醉死亡,大部分患儿在停药后20~30 min离开麻醉恢复室.结论 氯胺酮合并异丙酚麻醉,是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程法源;张义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及继发性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增至00万以上,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可使患者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大力开展社区防治,控制糖尿病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重要.笔者所在医院从2005年开始对所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雅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