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剂两票制对医院成本管理的影响

许翔;张静宇

关键词:体外诊断, 试剂, 两票制, 医院, 成本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试剂两票制对医院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自体外诊断试剂数674种,作为观察组,实行试剂两票制,同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体外诊断试剂数674种,作为对照组,未实行试剂两票制,比较两组医院药品成本、医用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折旧成本.结果 观察组药品成本、医用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折旧成本、总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实行试剂两票制可降低医院成本费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形成性评价在某校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该校影像学专业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教学模式后120名学生为观察对象.另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该校影像学专业未实施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教学模式的120名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在读片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以及评判性思维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呼吸科、骨科、神经科读片考题满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该组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教与学的互动性好、教与学的启发性好、减少教学负担、提高读片鉴别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判性思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片考核成绩,改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廖碧红;肖雅雯;罗光华;董雨岚;朱顺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护理层级管理对神经科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对神经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并基于现状探讨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争取进一步改善神经科服务质量.方法 在该院内选择护士40名,该院已于2014年开展落实护理层级管理制度,通过对参与调查的所有护理人员工作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统一对比分析,确定护理层级管理工作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起到的效果,确定落实前后神经科服务质量变化.结果 在落实护理层级管理后,相比以前护理工作质量以及综合效率均有了显著变化,参与调查分析的40名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优秀率、特级护理合格率以及护士事故发生率由原来的62.19%、58.23%、60.12%和7.74%优化到92.49%、98.72%、98.17%以及1.12%.另外,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落实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42.00%、27.27%和55.00%优化为98.08%、95.45%和92.50%,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层级制度的实施落实,可以显著改善神经科服务质量,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宋晶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理化检验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

    该文以理化检验标准物质为研究视角,从标准物质的分级与分类出发,探讨如何使用与管理标准物质.期待为进一步提高标准物质的使用与管理效率,强化理化检验结果精准度.

    作者:马秀恒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县域医疗联合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县域医疗共同体对优化基层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提高系统内工作效率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各级医疗机构利益冲突、管理松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信息不能共享、全科医师不足、服务能力不高、医患互信度差等问题,应注重紧密型医连体建设,以县级医院科室-乡镇医院业务带动为纽带,促进乡镇卫生院软、硬件建设,形成管理、业务工作开展的紧密结合,加强基层医师的培训及全科医师培养,结合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同时落实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待遇的配套措施,使优秀的全科医师扎根基层、积极工作,才能逐步形成基层医院分级诊疗格局,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作者:易淑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运用DRGs引导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病历档案是医院业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病案首页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医院病历档案的价值.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日益深入、 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DGRs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收费的主要参考标准和衡量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尺码.该文对病案首页质量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运用DGRs引导提高病案首页质量的措施.

    作者:劳依敏;陈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留学生儿科实习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留学生医学教育不仅是将医学知识进行传播,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该文基于留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实践,列举了工作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对其他医院留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李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T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分析T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份选取100名护理本科学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取TBL教学法,对照组为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观察组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高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分级诊疗模式及实施对策研究

    分级诊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该文分析了目前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开展,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作者:牟亚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2008—2011年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阿左旗巴彦浩特镇餐饮业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前餐饮具消毒状况.方法 对巴镇地区2008-2011年卫生监督所抽样送检的消毒后餐饮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4年共抽检餐饮具1178份,合格919份,合格率78.01%.不同年度、不同类别餐具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规模餐厅,合格率分别为70.33%和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左旗巴镇地区2008-2011年餐饮具消毒效果合格率低,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王蒲湘;刘霞;苏金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金山区卫生监督协管员集中办公模式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金山区卫生监督协管员集中办公模式的效果,为进一步规范化办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2016年和2017年的协管员的基本信息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年不同的办公模式的工作成效及考核成绩.结果 2016年以前金山区卫生监督所采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模式,2017年开始采用集中办公模式,此模式开展后,卫生协管员队伍与之前相比,年龄和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7年发现问题户次比例、指导意见书发放比例及核实后处罚比例均高于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7年卫生监督协管员集中办公模式实施后,卫生协管员队伍较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卫生监督协管巡查效率明显提升,卫生监督协管员集中办公模式初见成效.

    作者:张宗虎;董立新;倪淑萍;刘丹;高育明;曾德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急救技能培训对提高护理应急队员应急水平的作用探讨

    目的 分析急救技能培训对提高护理应急队员应急水平的作用.方法 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该院急救中心的17名护理应急队员为B组研究主体,未对其实施急救技能培训.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该院急救中心的18名护理应急队员为A组研究主体,为其实施急救技能培训.对比两组的应急水平.结果 A组的各项急救技能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急救知识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入院-接受处置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急救流程执行合格率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护理应急队员实施急救技能培训,可提高其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掌握能力,利于其工作效率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伦琴;姜会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危险因素管理用于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8例小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护理管理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将入组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服务,给予观察组危险管理措施,对两组管理成效予以对比.结果 对照组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7.5%,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4%,与观察组的93.9%和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危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小儿科护理管理中,可明显提高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到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出符合该次实验研究要求的患者150例,均为心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操作、护理沟通以及护患关系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操作、护理沟通以及护患关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内科接收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和谐程度.

    作者:徐婷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

    新形势下医院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而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济建设中关键的内容其工作质量对医院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是调节医院职工凝聚力和整体氛围的重要表现.该文对医院经济工作中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工作进行分析,从4个方面对完善医院财务管理进行阐述和研究,期望对推动新形势下医院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作者:任萍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骨科病房的层级护理管理及施行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骨科病房的层级护理管理及施行效果.方法 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该院骨科病房护理人员15名进行观察并施行常规护理管理(常规组);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该院骨科病房护理人员15名进行观察并施行层级护理管理(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层级护理管理,大大提高了骨科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社区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社区治疗的200例高血压病等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社区管理,观察组采用系统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比例、血压管理效果、血压及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等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合格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0%(P<0.05);观察组管理后收缩压、舒张压、BMI、TC、TG、HDL-C、LDL-C、尿微量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等慢性病存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采用系统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主动规避风险因素,促进血压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平稳控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山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运用疼痛护理管理对其快速康复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140例该院收治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疼痛护理管理.结果 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表现出明显差异,实验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经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运用疼痛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其快速康复.

    作者:张娅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探析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方法 选取该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100例,利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将该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分成两组,按照单双号病房对患者进行分组管理,为患者建立个性化止痛治疗方案,疼痛专科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正确规范使用止痛药物的意义,并利用电话或微信等联系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在家中按照医嘱正确规范使用止痛药物.结果 该组100例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正确规范使用止痛药物,止痛效果良好,睡眠质量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通过医护一体化管理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督导作用,改变患者和家属对止痛药物的使用误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凤;邢秀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初次人流围术期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初次人流受术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来110例初次人流受术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围术期护理结果和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指数、人流综合征和一次性成功率等手术指标,正确避孕率、生殖道感染率、1年内再次意外妊娠率和继发性不孕率等恢复指标,以及三基考核得分、护理风险评分、差错事故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护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次人流受术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能提高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进程和术后康复,改善性观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徐信红;石建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南通市崇川区2014—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南通市崇川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14-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对各年度死亡率、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及主要死亡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依据.结果 2014-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79‰,婴儿死亡率2.05‰,新生儿死亡率1.32‰.各个年龄段中,死亡率高的为<28 d(47.37%),其次为年龄段28 d~1岁(26.32%)与1~5岁(26.32%);女童死亡率略高于男童;5岁以下儿童死因第一位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第二位其他新生儿疾病,第三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 崇川区2014-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有下降空间,应针对该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死因等重要因素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作为进一步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内容.

    作者:陈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