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张文书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冲洗、引流,配合综合治疗.结果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患者术后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单、实用、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邓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3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美多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硫酸镁静滴.疗程为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后行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并且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UPDR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口服美多巴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静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佳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比较白炽灯照射结合外用百克瑞喷剂治疗与外科换药治疗刃厚皮片植皮术后残余小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刃厚皮片植皮术后存在残余小创面(单个小创面面积小于9 cm2)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并分别采用白炽灯照射结合外用百克瑞喷剂治疗与外科换药治疗创面,记录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所用天数,并比较两种方法 的疗效差异.结果 白炽灯治疗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所用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炽灯持续照射并外用百克瑞喷剂治疗刃厚皮片植皮后残余小创面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外科换药.
作者:张帆;汪志中;罗晓东;李新旭;叶茂;王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科技的速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医学的不断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生殖健康的内涵已跨出医学的范畴,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定义[1].整体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杨赓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细辛贴脐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方法 将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细辛贴于患儿脐部,对照组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贴脐更适合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
作者:宋楠;刘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吗丁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12例.随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吗丁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胃排时间,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吗丁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范庆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病毒标记物(HBVM)的复常情况.方法 将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丸,疗程均为1年.结果 治疗组疗效、肝功能和HBVM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扶正解毒丸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HBVM的复常率.
作者:杨征宇;张应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方法 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示准(试行)>及<消毒管理办法>进行消毒室护理人员的配置,并制定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责以便于管理.结果 供应室人员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护士应占二分之一以上比例,并以中青年为主,消毒员需培训后方可上岗,并持有上岗证,一般80张床位设1名供应室护士.结论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合理的人员配置及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为全院服务.
作者:付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ER、PR、HER-2受体表达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例中ER、PR、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ER和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表达的不一致率分别为28.6%(P<0.05)和38.1%(0.005关键词:乳腺癌性激素受体HER-2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傅芳萌;王川;康德勇;许国玺;陈勇武;黄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工作中护士不仅要做好手术配合,更要配合好麻醉工作,其是全面评价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一个方面,并且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
作者: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发病急,症状重,体征明显,病情变化快,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超过72 h的并发症较多.结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症状轻者可试行非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有术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曾传蓉;吴英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0~2003年收治的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7例患者分4类:感染性疾病、腹腔内出血性疾病、肿瘤并发症及误诊为妇科疾病,其构成比为50.1%、44.9%、3.5%、和1.5%,感染性疾病占第1位,手术治疗130例,占47.9%.结论 出血性输卵管、异位妊娠、黄体破裂、急性阑尾炎容易相互误诊.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时要注意近期有无同房或宫腔手术史;内出血性疾病应重点询问月经史并监测β-hCG.后穹隆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鉴别手段.
作者:马庆彤;李增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探讨改变其日常行为和控制血压的方法 .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7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126例1、2和3级高血压患者采取图文宣传、示范训练、个体化教育、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 健康教育3周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血压稳定.
作者:段廷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因为双眼近视欲来笔者所在医院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足月顺产.孕1产1,妊娠期无异常.家族中无此类疾病.否认眼部外伤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8,左眼0.08.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
作者:张志才;徐心灵;陆怡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口腔门诊选取87例患者,根管经过术后一次性根充治疗,通过术后疼痛功能及X线检查和诊治次数的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 1周后牙齿功能恢复,瘘管消失,1个月后X线片示根尖周稀疏区消失,根尖病变减少或消失,3例失败牙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成功率为96%.结论 用氧化锌碘仿糊剂一次性根充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疗效较为满意.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寿轶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行膝后内侧小切口暴露,骨折复位,并以锚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9~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明显移位.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后抽屉试验呈弱阳性,1例轻度伸膝受限,1例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3±2.32)分.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作者:王伟;王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外周血Tim家族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健康查体儿童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全血,抽提总RNA,采用RT-PCR检测Tim-1 mRNA和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之间Tim-1 mRNA、Tim-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外周血细胞中Tim-1 mRNA相对表达值(0.104±0.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066±0.011)(P<0.01),哮喘组外周血细胞中Tim-3 mRNA相对表达值(0.250±0.042)显著高于对照组(0.109±0.014)(P<0.01).结论 哮喘患儿外周血Tim家族基因过度表达,Tim家族基因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生.
作者:于华凤;王广新;段春红;丁明杰;杨金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行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对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或随访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率可达100%.结论 全消化道钡剂检查能根据阑尾的充盈影像特征诊断慢性阑尾炎.
作者:张愈伟;卢国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在医学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从预防控制入手,通过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环境,减少或控制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景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4 d,胎龄38周,剖宫产于当地医院,Apgar评分不详,生后出现面色青紫,吮乳及反应差,一直未有好转,后转笔者所在医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T 37.2 ℃,P 150次/min,R 60次/min ,SpO2 74%,体重3.7 kg,头围34 cm.
作者:朱科研;范玉金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