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彤;李增云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疗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外贴以加速骨质修复过程.结果 治疗组53例,治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结论 在简单的手术减压之后,配合中药的外敷和内服加速了骨质修复过程,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此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
作者: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和<重庆市卫生局转发重庆市物价局关于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采取教育、制度、监管和惩治综合措施,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努力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
作者:李亚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吗丁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12例.随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吗丁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胃排时间,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吗丁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范庆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手术室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频电刀也作为一种现代的科技产品,在各种手术的操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期,而且在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问题上,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燕;张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银杏达莫、胞二磷胆碱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和东菱迪芙隔天10 BU、5 BU、5 BU治疗三次,疗程14 d,以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ND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东菱迪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优于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及改善脑代谢药物.
作者:刘宏;任剑锋;左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继发孔房间隔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共手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67例,其中男24例,女43例,年龄1.5~64岁;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32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采用直接缝合、心包或涤纶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1~15个月,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对有肺动脉高压增加手术危险者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高毅;王大成;李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超声检查对一些卵巢囊肿,如卵巢单纯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巧克力囊肿等基本能明确诊断[1].既往多用口服药物及手术治疗,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对此类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注入硬化剂治疗卵巢囊性肿瘤14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梅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发病急,症状重,体征明显,病情变化快,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超过72 h的并发症较多.结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症状轻者可试行非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有术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曾传蓉;吴英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行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对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或随访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率可达100%.结论 全消化道钡剂检查能根据阑尾的充盈影像特征诊断慢性阑尾炎.
作者:张愈伟;卢国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第8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化学致癌物及环境因素等所造成的慢性肝脏损害均可诱发原发性肝癌,其恶性度高,容易复发及转移,预后差,而且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延误佳治疗时期.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进展、疗效判定、复发和存活率的判定十分重要.因此,寻找有效的原发性肝癌生物标志物是医学工作者多年以来的努力方向,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了甲胎蛋白外,近年来a-L-岩藻糖苷酶、γ- 谷氨酰转肽酶、铁蛋白、血清胆碱酯酶等肿瘤标志物,由于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能不久以后会成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依据.现将其作一综述.
作者: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面颅部空腔如鼻、鼻窦和咽所散发出的令人不爽的气味,其发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主要以牙周病引起者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记载,约有10%~65%的人受到口臭的困扰[1].据美国牙科学会的调查显示[2],约90%的牙科医师遇到过因口臭而就诊的患者,近50%的牙科医师每周接诊6名以上口臭患者.
作者:梁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高征孕妇,正常孕妇与正常妇女之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分别测定IgA、IgG、IgM含量,组间显著性比较用t检验.结果 妊高征孕妇组IgA、IgG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正常孕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IgM下降更明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因此,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对于妊高征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喻终利;贺素明;张利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模式病房的建设、新护理模式的实施逐步展开.模式病房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观念更新不快,管理经验不足,护理知识面狭窄,加之护理人员缺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设为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终目标不仅仅是建立模式病房,更重要的是普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病房.系统化整体护理个体化病房的建设是今后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
作者:管霞;徐正梅;范群铭;徐晓璐;管剑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脑卒中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其心理变化、精神负担是多种多样的,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对108例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康复全过程实施康复心理护理,患者、家属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慧琴;白蜡敏;王来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0~2003年收治的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7例患者分4类:感染性疾病、腹腔内出血性疾病、肿瘤并发症及误诊为妇科疾病,其构成比为50.1%、44.9%、3.5%、和1.5%,感染性疾病占第1位,手术治疗130例,占47.9%.结论 出血性输卵管、异位妊娠、黄体破裂、急性阑尾炎容易相互误诊.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时要注意近期有无同房或宫腔手术史;内出血性疾病应重点询问月经史并监测β-hCG.后穹隆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鉴别手段.
作者:马庆彤;李增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科病在疾病谱中的排序也越来越靠前,内科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出血性休克发病急骤,病情危重,逐渐成为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
作者:卢彩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6例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治愈12例,好转24例,死亡10例.抢救成功率78.3%.死亡病例出血量均超过20 ml,且均破入脑室.结论 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丘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量的大小、血肿的发展方向、是否破入脑室、脑干是否受累等相关.
作者:马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74例患者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中与术后监测心电活动、血压、脉搏.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期,所有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和脉搏稳定.结论 围手术期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能有效防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律失常,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林巧;齐情义;杨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单病毒性角膜炎在临床十分常见,该病是由单疱病毒感染所致,在角膜病致盲率中占第一位,且病情容易复发,常用治疗方法疗效一般,但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年采用干扰素滴眼液与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海秀;崔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在医学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从预防控制入手,通过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环境,减少或控制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景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