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救护中的应用

吕玲玲;黄艳素

关键词:循证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 早期救护
摘要:循证护理(evidence-baced naring,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三者综合,选用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1].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比较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经手术证实为脊柱骨折患者的X线和CT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CT诊断脊柱骨折55例,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1.7%,X线诊断脊柱骨折25例,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结论 CT诊断脊柱骨折具有较高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

    作者:吴庆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电光性眼炎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与探讨电光性眼炎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75例电光性眼炎进行临床分析,并用利多卡因、贝复舒及妥布霉素眼液滴眼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次日复诊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63例).其余11例3日内症状均消失,有1例因照射时间较长,1周痊愈.所有患者的视力得以恢复,均未留下角膜瘢痕,且无角膜感染发生.结论 用此综合疗法对电光性眼炎有临床疗效满意,电光性眼炎预防是关键.

    作者:翁立克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家庭静脉输液引起输液反应的体会及防范措施

    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护服务直接进入家庭为广大居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笔者通过亲身体会,认为家庭输液在社区护理防范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家庭输液导致发热反应的案例资料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秦红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健康的需要更为迫切,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尤为重要.

    作者:吾金取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安全与风险控制.方法 对2002年建舱以来安全运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建舱至今共收治患者968例,治疗7772例次,98.8%有明显效果,未发生安全事故.结论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对高压氧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风险事故十分重要.

    作者:高水萍;武丽娜;张秀丽;申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调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调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的复发率﹑运动试验心电图的阳性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脂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调心舒胶囊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镇静、镇痛,调节脂质代谢,保护心肌免受损伤,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且能够提高心搏量,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秋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沉香散联用黄酮哌酯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前列腺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以桃红四物汤合沉香散联用黄酮哌酯治疗;对照组60例,以黄酮哌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合沉香散联用黄酮哌酯可显著提高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孕37~41+6周单胎、头位、具有引产指征的100例孕妇序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将普贝生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用药至临产的时间、分娩结局.结果 试验组宫颈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25%)低于对照组(52%)(P<0.05).两组产妇产程中的胎心变化、羊水污染率及新生儿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胡敏华;吴玉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9个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无骨感染、畸形愈合和不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及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保护骨膜、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作者:王厚堂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外侧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外侧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应用外侧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共2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0个月至3年,平均1年8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2.14%.结论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方法 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

    作者:陈猛;周海洋;郭兴庆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 报道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 对两组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观察组为100例154指进行系统的术后24 h即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为95例137指早期出院而未能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按TAM法评定患者指功能;观察组,优51指,良102指,优良率99.4%;对照组,优30指,良46指,优良率55.5%;两者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 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作者:张青;韩建荣;杨晓敏;马月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

    自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笔者所在血站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血采集100%无偿化.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复杂,且采集过程时间长,以前对机采血小板的宣传方面力度不够,以致很多人难以接受,给机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此浅谈几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的体会.

    作者:刘文宝;何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6例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做脑电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儿全部有异常脑电图表现,阳性率100%.结论 脑电图检查可发现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

    作者:裴连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小剂量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疗效对比及糖尿病的病程及患者年龄、性别、诱发因素等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7年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2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其血糖恢复时间、CO2-CP恢复时间、酮体消失时间、胰岛素用量无显著差异,见表1.结论 (1)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与小剂量间断皮下注射无显著差异;(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成正比,随年龄增加而减少;(3)糖尿病酸中毒女性>男性;(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依次为感染、治疗不当、应急.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糖耐量试验抽血的新方法

    目的 探讨糖耐量试验抽血新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静脉采血和密闭式留置针静脉采血两种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方法 易操作,减轻了因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结论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虽然费用高,但是因痛苦小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李莉;郑华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复方桃红合剂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复方桃红合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黄褐斑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复方桃红合剂,20 ml,每日2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连用12周;对照组46例,口服复方桃红合剂,20 ml,每日2次,连用12周.停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17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41.3%.两组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χ2=8.44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复方桃红合剂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 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付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异丙酚-芬太尼联合米非司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及米非司酮以减少受术者术前恐惧心理及术中疼痛并促进宫颈成熟及软化并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受术着述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2 h后进食,24 h后不需严格禁食水入室,建立静脉通道,将异丙酚(200 mg)及芬太尼(0.1 mg)合剂8~10 ml缓慢注入.结果 受术者95%镇痛效果优级,5%镇痛效果良级,无1例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术中无知晓,术后苏醒快,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魏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妇科癌症有转移灶者的相关护理

    近年来,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转移率迅速增加,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手术是治愈的关键,护理及心理康复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静;房婉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实施期待治疗围生结局的比较

    目的 观察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实施期待治疗的围生结局,探讨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pPROM患者120例按入院时不同孕周分为三组:入院时孕26~27+6周17例(甲组);入院时孕28~33+6周80例(乙组)入院时孕34~36+6周23例(丙组)三组患者实施相同期待疗法.结果 三组期待治疗时间有差异,乙组长;孕妇并发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甲组高,乙、丙组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情况有差异,甲组新生儿情况预后差,乙、丙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孕周<28周的胎膜早破者期待疗法难以达到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宜继续妊娠;对孕34~36+6周胎膜早破可进行引产;孕龄28~34周胎膜早破者采用期待疗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夏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的腹腔化疗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采用腹腔内温热化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4例作为治疗组,采用腹腔内温热化疗,6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腹腔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化疗,不但能有效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复发及转移,而且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涛;郝英祥;王化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