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萍
类宦症是喉部音调异常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形式有男声女调、女声男调、声调不稳、忽高忽低等.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总体来说有:(1)心理治疗;(2)嗓音治疗;(3)手术治疗.甲状软骨成形术由日本一色信彦于1975年研究喉功能外科时提出,1981年田中信三应用于临床获成功.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类宦症患者1例,行改良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后嗓音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杰;谢向莲;张长富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共进行局麻下手术156例,其中98例患者在局麻过程中加入肾上腺素,观察加入肾上腺素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98例患者中,95例均未出现局部组织缺血、伤口感染及延迟愈合,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时间比不加肾上腺素患者长约40 min.1例患者出现局部组织缺血,2例患者出现胸闷、心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后经过对症治疗,症状好转.结论 在控制好浓度和适应证的前提下,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刚;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感染丙肝病毒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32例慢性丙肝伴胆石症患者的石蜡包埋胆囊标本进行HCV-RNA检测.结果 32例慢性丙肝伴胆石症患者的胆囊标本HCV-RNA阳性检出率为40 63%,20例非胆石症患者的胆囊标本HCV-DNA阳性检出率为15%.结论 提示丙肝病毒可在胆石症患者胆囊组织中表达,用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HCV-RNA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德俊;袁小芳;朱兰英;刘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辅助检查,分析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误诊率.
作者:于永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应用三维外固定支架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严重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清创,胫骨骨折部位行简单螺钉内固定,三维外固定支架固定,视伤口情况分别行一期或二期皮瓣移植、植皮手术消灭创面.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位置功能均良好,骨折愈合16~24周.伤口甲级愈合33例,乙级5例.结论 三维外固定支架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能达到有效固定,既有利于骨折愈合,也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功能恢复,是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伟;王秀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分析,其中GCS评分:6~8分52例,3~5分40例.结果 本组患者存活74例(80 4%),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9例(31 5%),Ⅱ级25例(27 2%),Ⅲ级18例(19 6%),Ⅳ级2例(2 2%),死亡18例(19 6%).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明显优越性,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新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结核病疫情的高发地区之一,而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且末县是结核病疫情的重灾区.结核病的患病率、涂阳率、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结核病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且末县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现率、规则治疗率、治愈率、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5%以上.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保全;尹永慧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自残性断指是指患者由于思想消极、情绪激动用锐器切断手指,自残性断指有以下特点[1]:(1)青年男性居多,多数为无业人员、个体劳动者、农民或工人,文化程度比较低;(2)伤情简单、局限,多无其他合并伤;(3)以左小指、环指多见;(4)伤前均有明显的刺激因素,如酗酒、赌博、争执以及家庭纠纷等等;(5)多为他人护送来院,且有隐瞒病史倾向;(6)患者心理复杂,且其心理影响到治疗结果.
作者:张丽;付丹;高洁;甘文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青年医师是医院活跃的群体,青年医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未来的发展,因而只有医院拥有高素质的青年医师队伍,才能赢得未来.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医师队伍,必须贴近青年,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加强青年思想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科学知识、有科学思想、有科学方法和有科学精神的新一代医师,每一位医院领导应把教育培养青年的工作提到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当成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作者:邵力夫 刊期: 2010年第12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面临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卒中为常见,导致这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
作者:杨万根;张宏斌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笔者在10年的骨科护理工作中感受到,患者及家属重视药物治疗(包括手法、手术),而饮食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基层医院经济状况差的患者,部分人重视但不能合理补给.而损伤发生后,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代谢变化,骨折愈合过程中又需要足够的能量及微量元素、维生素、骨胶原等的参与,所以,应针对骨折患者的共同特点及不同个体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进行营养及其相关评估、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合理的饮食、良好的进食环境、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及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合理的治疗加上恰当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孙素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方法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诱导第三代人骨髓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对照组:采用基础诱导培养液:地塞米松(10-8 mol/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L-抗坏血酸(50 μg/L);大黄素组:基础诱导培养+大黄素(10-6 mol/L);大黄素rhTGF-β1组:基础诱导培养液+大黄素(10-6 mol/L)+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rhTGF-β1)5 ng/ml.结果 大黄素和rhTGF-β1对人骨髓MSCs增殖的影响:对照组和大黄素组与大黄素+rhTGF-β1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 05).大黄素和rhTGF-β1对人骨髓MSCs分化的影响:对照组、大黄素组与大黄素+rhTGF-β1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 01).结论 基础诱导培养液加rhTGF-β1 5 ng/ml和大黄素(10-6 mol/L是理想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成人骨髓MSC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培养体系.
作者:赛音其木格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分析笔者所在科对90例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经验.结果 90例老年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可以减少骨科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建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乳腺癌是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疾病,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乳腺疾病,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67例,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爱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对枳壳古代炮制方法及现代炮制的研究作一总结与探讨.方法 采用总结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变化,总结出枳壳现代炮制的进展.结果 麸炒法为枳壳的主流炮制方法,但其炮制研究较为单一、片面,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均有变化,麸炒的原理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 麸炒枳壳在医书中的记载多、沿用时间长,一直到现在还在广泛的应用;枳壳经麸炒后因物理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降低了其燥性,增强其疗效,但具体机制尚需深入研究,为枳壳麸炒的规范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迟虹;田玉坤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后患者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不同的排痰的护理、预防严重烧伤、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体位引流排痰法是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空虚,由下至上顺序叩击10~15 min/次,2~3 次/d,叩击时背部垫1~2层无菌棉垫,有利于保护创面,同时鼓励患者有意识的咳嗽、咳痰.结果 对20例患者施行以上几种排痰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预防肺部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湿化引流排痰法,雾化法引流排痰法,吸痰引流排痰法都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肺部感染.
作者:杨琼;段志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200例6~10周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3 h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4 h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前3 h服用配伍1%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及不采用任何药物的A、B、C、D四组,观察并比较宫颈松弛程度、扩宫难易度、疼痛程度、手术效果、术前术后宫腔长度差、手术时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参数.结果 A、B、C组在术前宫颈松弛和扩宫难易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 05),而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00);手术效果及疼痛评分比较,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1),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 000),宫腔长度与出血量在A、B、C、D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A、B、C、D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D组有2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可以有效软化扩张宫颈,减少受术者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前3 h和4 h同样可以软化扩张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吕慧文;袁德利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