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音其木格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后患者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不同的排痰的护理、预防严重烧伤、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体位引流排痰法是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空虚,由下至上顺序叩击10~15 min/次,2~3 次/d,叩击时背部垫1~2层无菌棉垫,有利于保护创面,同时鼓励患者有意识的咳嗽、咳痰.结果 对20例患者施行以上几种排痰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预防肺部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湿化引流排痰法,雾化法引流排痰法,吸痰引流排痰法都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肺部感染.
作者:杨琼;段志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医疗单位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开发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和干预后处方各2000张,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干预前为3 88种,干预后为1 97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干预前为38 40%,干预后为24 05%;注射剂应用率干预前为21 75%,干预后为12 7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9 5 min,平均药品调配时间为23 s,药物标示完整率达100%.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大多数指标控制较好,但平均处方药费偏高,需加强干预.
作者:鲁仲平;高旭光;刘丽敏;姜绍伟;张淑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肝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肝硬化腹水是由于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症状,是由各种因素长期反复损害使肝脏功能严重损害的结果[1].
作者:江多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分析笔者所在科对90例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经验.结果 90例老年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可以减少骨科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建芬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9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5 9%,中转开腹9例,占4 1%,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适当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晓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结合患者安全需要的迫切要求,笔者所在医院对输液患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旭稔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笔者在10年的骨科护理工作中感受到,患者及家属重视药物治疗(包括手法、手术),而饮食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基层医院经济状况差的患者,部分人重视但不能合理补给.而损伤发生后,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代谢变化,骨折愈合过程中又需要足够的能量及微量元素、维生素、骨胶原等的参与,所以,应针对骨折患者的共同特点及不同个体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进行营养及其相关评估、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合理的饮食、良好的进食环境、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及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合理的治疗加上恰当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孙素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在更年期功血治疗中的效果,为其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甲基睾丸素组)24例和试验组(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组)24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研究统计,并加以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较大,试验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副作用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P<0 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更年期功血的治疗中采用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方案,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且死亡率高.临床观察发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急性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就诊是否及时,合理氧疗与否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延缓肺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立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应对策略,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重视并改进实验课教学,对高素质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德海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应用高科技手段制成人工膝关节假体替代病损的膝关节,其发生与年龄、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史等有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全膝置换术(TKR)前后的康复治疗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何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法制观念不断的增强,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护理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给医院护理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医院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平时的日常工作,还要具备娴熟的、先进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有热情、认真、仔细、严格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才会避免许多错误与纠纷产生.
作者:宋春华;张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与治疗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气功能.方法 对13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重建生理性的呼吸模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心功能和恢复活动能力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38例患者中97%治愈或好转出院,仅有3%的患者因高龄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系统的呼吸训练与治疗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并能延长生命.
作者:李斌;王立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210例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了解不孕妇女阴道感染的主要类型和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种类.方法 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革兰染色查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使用相应的诊断试剂盒.结果 阴道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为78 1%;支原体87例,占53 0%;衣原体82例,占50 0%;细菌性阴道病15例,占9 1%;念珠菌13例,占7 9%;阴道毛滴虫3例,占1 8%;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1例,占0 6%.结论 在不孕妇女阴道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常见,其次是衣原体.
作者:刘超梅;杨红;肖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尿激酶50万U静滴(1 h内滴完),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Bathel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1例发生脑出血转化,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能改善预后.
作者:孙雪;刘长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共进行局麻下手术156例,其中98例患者在局麻过程中加入肾上腺素,观察加入肾上腺素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98例患者中,95例均未出现局部组织缺血、伤口感染及延迟愈合,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时间比不加肾上腺素患者长约40 min.1例患者出现局部组织缺血,2例患者出现胸闷、心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后经过对症治疗,症状好转.结论 在控制好浓度和适应证的前提下,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刚;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与探讨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与策略.方法 对36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 36例(36眼)中,除3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 低眼压的程度以及时间的长短与外伤性低眼压产生的后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密切观察,提高警惕.
作者:翁立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治疗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9例皮脂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1例复发.结论 CO2激光治疗皮脂腺囊肿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治疗效果好、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昊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康唑胶囊,外用克霉唑药膜,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结果 治疗组治愈54例,好转6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4 38%,总有效率为93 75%;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8例,无效15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喜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脑复康吡拉西坦曾经又称为脑复康,是1963年首先由比利时UCB研究所研究合成的[1],是γ-氨酪酸的衍生物.此药在20世纪80年代上市.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吡拉西坦能够起到激活、修复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2],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脑病后遗症及促智药,是唯一的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被称为益智药的药物,能够对诸多原因所产生的记忆减退、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轻、中度脑功能障碍和老年性痴呆等起到明显地改善记忆的作用.
作者:曾小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