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浅谈

于永玲

关键词:异位妊娠, 诊断要点, 误诊原因
摘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辅助检查,分析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误诊率.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烧伤患者的排痰护理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后患者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不同的排痰的护理、预防严重烧伤、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体位引流排痰法是操作者五指并拢、掌心空虚,由下至上顺序叩击10~15 min/次,2~3 次/d,叩击时背部垫1~2层无菌棉垫,有利于保护创面,同时鼓励患者有意识的咳嗽、咳痰.结果 对20例患者施行以上几种排痰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预防肺部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湿化引流排痰法,雾化法引流排痰法,吸痰引流排痰法都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肺部感染.

    作者:杨琼;段志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洗牙配合含醋治疗牙结石患者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与探讨洗牙配合含醋治疗牙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结石患者共67例,对患者进行洗牙配合含醋治疗.结果 经过1周的系统治疗,67例患者中有64例临床治愈,3例患者治疗后2 d仍有流血,复查在牙龈深部尚有残余的牙结石存在,再次进行治疗3 d后治愈.经过治疗后有5例患者出现对冷热会有点敏感,在接触酸冷食物时牙齿会酸痛,患者使用抗敏感药物及抗过敏牙膏3 d后,症状消失.结论 洗牙配合含醋治疗牙结石患者,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姬广国;王志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婴儿抚触是通过科学指导的,对婴儿非特殊部位肌肤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引起婴儿全身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从而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育.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开展婴儿抚触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得到产妇和家属的认可.本文研究抚触对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天至第7天的生长发育及睡眠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芳;吕秀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头颅降温仪即局部亚低温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经颅脑降温仪治疗的17例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与未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的27例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于降低体温及维持体温的恒定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护理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尽快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并发症,尽早应用脑颅降温仪.

    作者:王红燕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89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生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 87%,占早产的28 80%.流产引产史、原因不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5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 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何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不同引产方法用于足月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足月妊娠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527例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及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初产妇,因胎膜早破、过期妊娠、胎盘老化需行引产及计划分娩者,排除头盆不称、骨产道异常等引产禁忌证,无应用前列腺素、催产素禁忌者,分别用三种方法引产.随机分为3组,米索前列醇组182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179例,催产素组166例.结果 用药后米索前列醇组显效109例(59 89%),有效61例(33 52%),无效12例(6 59%),总有效率为93 41%,宫颈评分上升(2 56±1 71)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显效112例(62 57%),有效60例(33 52%),无效7例(3 91%),总有效率为96 09%,宫颈评分上升(2 69±1 62)分;催产素组显效83例(50 00%),有效43例(25 90%),无效40例(24 10%),有效率为75 90%,宫颈评分上升(1 33±0 72)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单用米索前列醇组用药后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催产素引产组,且用药后引产时间及用药至分娩的时间明显缩短,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作者:舒敏;曹慧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脉压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由心肌收缩力、心搏量、动脉系统的弹性所决定.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脉压增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脉压可更敏感地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

    作者:潘世军;刘国勤;郭战利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外在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可逆性的痉挛、狭窄.临床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时可延续数日至数周或呈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作者:吾金取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济南市历下区2000~2007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济南市历下区各种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07年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传染病发病率自2000年以来呈逐渐下降趋势,2007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00年下降16 34%;传染病发病谱发生改变.结论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力度,调整防控策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孙芳;孙宪刚;刘倩婷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DM组),83名糖耐量正常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NS组),测量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NS组相比,DM组患者的甘油三酯等生化检测值显著增高(P<0 05);体重指数等均值显著增高(P<0 01).DM组患者合并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 01);血糖、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呈明显的正相关(P<0 05),高密度脂蛋白与之呈明显的负相关(P<0 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作者:邸蕴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 8%,对照组总有效率78 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步长脑心通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降低脑梗死的致死、致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包聪妹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人工全膝置换术手术期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应用高科技手段制成人工膝关节假体替代病损的膝关节,其发生与年龄、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史等有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全膝置换术(TKR)前后的康复治疗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及良好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何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体会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难治病,多进行性发展而死亡.王檀教授以脏腑辨证结合经络学说,认为该病中医病机关键是肺中虚寒、肺络痹阻,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以温化痰饮为宗旨,选<伤寒论>小青龙汤方加减治疗,临床可有效减轻症状,阻断病情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仕丽;王檀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9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5 9%,中转开腹9例,占4 1%,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适当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晓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02例川崎病并多器官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提高对它的诊断水平.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02例KD患儿,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脑脊液及病毒谱等检测,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KD器官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102例患儿中男65例,女37例,男女比例为1 7∶1 0;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包括3岁)占68 6%.各器官受累情况:血液系统受累39例,占38 2%;呼吸系统受累36例,占35 2%;心血管系统受累35例,占34 3%;泌尿系统受累24例,占23 5%;消化系统受累8例,占7 8%;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例,占1 9%;败血症、过敏性紫癜各1例.结论 KD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血液系统受累率高,并可同时并多个器官受累.KD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出现时间不一.临床医师不仅要掌握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对少见临床表现及器官损害也要有全面认识.

    作者:张敬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鼻腔恶性肉芽肿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肉芽肿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年来(2003~2008)诊治的8例鼻腔恶性肉芽肿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6例患者经多次病理检查,确诊为鼻腔恶性肉芽肿.结论 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此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取材部位不当是误诊主要原因,只有全面了解病史,系统掌握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客观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准确取材多次活检,才能避免误诊.

    作者:杨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胆道疾病术前检查方法的选择

    目的 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提高胆道疾病术前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分析392例胆道疾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结石术前术中以B超加口服或静脉造影诊断符合率高,胆囊炎以B超为高,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以B超加PTC为高,胆道肿瘤以CT为高.结论 胆道疾病多数可根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获得初步诊断,但要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为手术提供可靠的资料,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作者:万玛侃卓;欧建;万玛诺日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外伤性低眼压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与探讨眼外伤后低眼压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与策略.方法 对36例外伤后低眼压患者病因分析,采取相应治疗办法,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 36例(36眼)中,除3例眼压入院时测不到,其余眼压均恢复正常.结论 低眼压的程度以及时间的长短与外伤性低眼压产生的后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眼外伤时应密切观察,提高警惕.

    作者:翁立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鹿衔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鹿衔草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鹿蹄草的干燥全草,性味甘苦、微温,主入肺、肝、肾经,传统中医认为鹿衔草和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虚痨咳嗽、肾虚腰痛、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肠炎痢疾、疮痈脓肿、崩漏带下及结膜炎等疾病[1].现代药理学研究该植物具有强心、扩张冠脉、降压、抗感染及改善冠心病症状、抗癌、抗衰老等多种功能,并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痢疾、颈椎病等.

    作者:李绪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