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席卫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 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探讨减轻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60例患者中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3例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损伤,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4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经治疗痊愈,无一例药物外渗.对其他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综合护理有助于减轻恶性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关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选择

    外伤性肠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病.因小肠所处位置使得其在外力作用时易于受损伤.而部分闭合性损伤,因期早期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低阳性率,使得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治疗无疑对愈后产生直接影响.困此务必使用一切手段,务必使其早期诊断,此文就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把握,浅谈一些看法.

    作者:武爱松;武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膝上外侧动脉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膝上外侧动脉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大腿外侧正中为轴心线,股骨外上髁上约4cm处为中心,在髌骨外侧缘向近端延长线、股二头肌后缘、髌骨上缘区域内,根据受区需要设计和切取膝上外侧动脉为蒂的骨皮瓣.选择与受区动脉顺行或逆行端侧或端端吻合.修复前臂、手、小腿、足部外伤后骨缺损、局限性骨髓炎并软组织缺损15例,骨瓣面积7.2cm×4cm~3cm×1cm;皮瓣面积12cm×6cm~3cm×3cm.结果 15例游离移植骨皮瓣均成活,创面未再发感染,3~4个月骨瓣与受区骨骼愈合.修复后伤肢外观满意.结论 膝上外侧动脉骨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郭宁国;强晓军;王树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采用深静脉置管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对300例肿瘤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300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化疗,采用深静脉置管的方法,观察患者输液反应情况.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时间5~15d,置管后活动自如,输液时无局部反应,无局部皮肤红、肿、痛,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无1例感染;无导管脱落.拔出深静脉置管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效果良好,置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和保持正压封管以及精心护理是安全长期置管的重要保证.结论 采用深静脉置管的方法进行化疗,可减轻化疗时的局部输液反应,对于长时间化疗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作者:邹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硬腰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手术的21例高龄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并对各项监测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例患者2~4 min后出现麻醉平面,15 min麻醉平面固定,阻滞平面均在T8以下,2例患者腰麻效果不佳,硬膜外追加药物补充,效果完善.结论 硬腰联合麻醉起效快,手术区域肌松,视野暴露清楚,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严格掌握适应证,硬腰联合对于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是一种确切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长妍;李尧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结果 治疗组ALT值恢复比对照组高(P<0.05)HBeAg和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分别为72.4%和40.3%,比对照组的53.3%和23.3%为高(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入科培训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所在医院是省内三级医院,耳鼻喉科每年承担着大专及中专的实习任务.且中专生占的比例较大.据了解耳鼻喉科在校所占学时少,并不作为统考内容,所以,护生对耳鼻喉科的知识掌握甚少.加之现代人们健康意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与期望也随之增高.为了既满足患者的要求,又要圆满完成护生的临床实践,笔者所在科对带教工作进行了新的尝试,即对每位实习护生进行维时1~2d的入科培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阴俊清;李宝珍;任丽艳;郭春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3岁以下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氯胺酮麻醉和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6例3岁以下ASA I级患儿随机分为K、D两组,K组氯胺酮麻醉组和D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组,KD两组均肌注氯胺酮6mg/kg入室,K组以静脉泵入氯胺酮维持,D组入室后行骶管穿刺,单次给予0.2%罗哌卡因0.75ml/kg.结果 D组氯胺酮用量、术中躁动,术后苏醒和术后疼痛明显优于K组.结论 氯胺酮基础麻醉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安全、有效,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孟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尹常健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经验举隅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以高球蛋白血症、高血清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1].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西药主要采用激素泼尼松单独或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复发率高达80%,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无效.导师尹常健教授从事肝胆病治疗30余年,对各种肝胆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选取导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并胆囊结石1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洪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部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收治的62例糖尿病足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足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47例患者(占75.7%)治愈出院,14例患者(占22.6%)足部症状好转,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较理想.结论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护理干预,它不仅可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贺丽;崔红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医院文化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者:马好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系统萎缩症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及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15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包括橄榄桥脑小脑变性(OPCA)8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2例和Shy-Drager-综合征5例,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三种疾病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程序有所不同,而它们实际上是同一病理过程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结论 随着影像学发展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的快速改进,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昶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动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若不能一次穿刺成功,反复穿刺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紧张、恐惧心理,还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快速进针可提高桡动脉采血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而对穿刺部位血肿、淤血的形成无明显差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英;张志强;李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儿童头皮撕脱伤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改善和机动车辆的愈日俱增,车辆事故伤害亦呈现上升趋势,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车祸造成儿童头皮撕脱伤也明显增多;由于儿童配合差、头皮伤后出血多等特点,其治疗护理有特殊之处.笔者总结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宋莲淑;徐彩霞;金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 调查笔者所在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表,随机抽样笔者所在城市两所重点中学12~18岁学生5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理问题检出率18.1%,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90中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98%与1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作者:王玲;何海英;王梅;陈立兰;贾小飞;沈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探讨减轻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60例患者中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3例出现一过性的肾功能损伤,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4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经治疗痊愈,无一例药物外渗.对其他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综合护理有助于减轻恶性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关键.

    作者:席卫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臭氧液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阴道炎效果及意义

    目的 观察臭氧液阴道冲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分析影响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疗效因素.方法 将18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方法治疗组(Ⅰ组,n=60)、臭氧液治疗组(Ⅱ组,n=60)和臭氧液治疗组加护理干预组(Ⅲ组,n=60).三组病例均利用不同阴道冲洗液进行阴道局部冲洗后阴道上药治疗,Ⅰ、Ⅱ组常规护理,Ⅲ组全程实施护理干预.通过进行焦虑评分、冲洗后的舒适度评价即时冲洗舒适度,随访并观察三组病例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一年内复发率来判定治疗效果,分析影响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疗效的因素.结果 Ⅲ组即时冲洗效果、治愈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复发率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 臭氧冲洗液配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阴道炎效果明显.

    作者:谢良君;盛检;陈美欢;朱雁珍;卢梅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双黄连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静滴双黄连,对照组48例给予利巴韦林静滴,5~7d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双黄连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袁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癌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Epo/Epo-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82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po水平和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po-R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82例肿瘤患者的Epo为(18.64±20.42)m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4.96)mU/ml(P<0.05).Epo水平和Hb值之间相关分析r=-0.5259(P<0.001).(2)有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和对照组,而无贫血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3)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Epo-R分别为(51.69±28.70)%和(43.47±19.84)%(P>0.05);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MVD分别为28.31±8.07和32.00±7.66(P>0.05).(4)Epo-R的表达与Epo水平和Hb值的高低无关;肿瘤血管的生成与Epo-R的表达和Epo水平、Hb值均不相关.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Epo水平明显增高,并与Hb值呈负相关;Epo-R和MVD的表达与患者有无贫血无关;肿瘤血管的生成与Epo-R的表达和Epo水平、Hb值均不相关.

    作者:陆晔;严敏;潘湘涛;程旭;李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108例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中药外敷夹板固定牵引治疗108例,并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 治愈率100%,致残率0.9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子会;刘志永;吴宗博;唐国时;张孟良;张义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诊科实习医生的带教体会

    急诊医学是对所有急危症患者进行救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急诊医学教学近十年来也已在各大专医学院展开.临床带教非常重要,是医学生由学员向医生过渡的阶段,是学生离开学校成为医生的第一步.把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来,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他们的临床理论知识,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它的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急诊科有它的特殊性,与病区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邓应彪;刘毅;丁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