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华
胆囊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大约占普外科住院患者的13%~15%,且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1].但传统的开腹胆囊手术切口长,创伤大,对机体的损害大,术后恢复慢.微创手术虽然在近20年发展较快,但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仍有一定难度.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尝试用常规腹部手术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安江;刘心探;张兆斌 刊期: 2009年第1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26岁,因第1胎剖宫产术后1年零5个月,B超提示孕37周余,下腹阵痛3小时,于2009年2月22日13∶ 30时入院.患者此系第2孕,2007年9月10日因第1胎孕足月胎儿宫内窘迫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新式剖宫产术,术后月经未来潮,后B超证实怀孕,孕5月自感胎动.
作者:冯树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微创鼻内窥镜手术在鼻科的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使鼻窦炎的治愈率达到80%~90%.进入21世纪,鼻内窥镜手术在我国已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它具有损伤轻、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1].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施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8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光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经手术治疗并被证实为宫外孕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超声检出48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大96%.结论 宫外孕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宫外孕诊断率.
作者:于海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腹多发伤救治措施、程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救治196例严重胸腹多发伤的临床资料,术前经积极严密的观察、抗休克治疗,就近在短时间内行剖胸、剖腹等手术,术后动态观察,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174例,死亡22例,死亡率10.7% .结论 伤后就诊时间与救治成功率成反比.根据损伤组织器官对生命威胁的程度,按轻重缓急有序地进行剖胸、剖腹等手术,同时强调围手术期的处理,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郭贯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安全性、必要性和手术积极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21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资料.手术方法 有行甲状腺结节摘除术23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5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2例;甲状腺叶切除术45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叶+峡部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13例.结果 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取得良好效果,对甲状腺癌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对控制结节继发增大、恶变有积极意义.手术对早期发现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开洪;叶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笔者所在科收治的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 随访3~42个月,6例患者放射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1例于放射治疗后3个月肿块消退.结论 放射治疗是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之一,推荐放疗剂量为26~30 Gy/3~4周.
作者:蔡煜;明国联;刘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总结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开展的5例经皮椎弓根螺钉外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的护理.主要通过给子患者心理护理,做好饮食指导;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做好体位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艺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1 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甲硝唑对所有致病的厌氧菌和厌氧杆菌均有明显抗菌活力,特别是对某些厌氧菌所致的败血症有效.有人报告在外科手术前和术后给药,可预防术后感染,切口的感染率已由原来的11%下降到0.8%.临床中很多感染伤口经久不愈,主要原因有: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性,伤口脓腔引流不畅,给厌氧菌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鉴于上述情况,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缩短了伤口愈合期.此外,伤口可采用2%甲硝唑纱条换药,不必口服给药,同样收到满意效果.甲硝唑纱条适用于下列情况感染的伤口:(1)深部脓肿切开引流者;(2)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者;(3)术后伤口感染者;(4)伤口有恶臭味者.纱条的制法:根据需要量制作,将甲硝唑片研细(如有注射用剂更好),用灭菌蒸馏水加热溶浸于无菌纱布备用.另报道,阑尾炎患者术后甲硝唑与胃复安合用,一方面可消除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伤口愈合和减少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
作者:潘永明;姜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综合医院急诊科是传染病光顾的重灾区,平时急性传染病绝大多数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而非传染病医院,其中大部分又首诊于综合医院的急诊科,经初查怀疑有传染病时方可能转到传染病专科医院.为此,不得不加强急诊科传染病的防控.
作者:高志仁;朱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胰激肽原酶(TPK)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方法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早期DN患者60例,年龄53~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即口服TPK与ACEI制剂)28人,对照组(口服ACEI制剂)29人,两组控制血压、血糖方法 相同,连续4周,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用药4周后,24h尿白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尿蛋白仍维持于较低水平,对照组仅在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较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于早期DN患者,早期联合应用TPK和ACEI可迅速降低尿白蛋白,且长期维持于低水平疗效良好.
作者:谭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以及医院发展的新形式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增高的矛盾日益明显,不断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护理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教学医院,占地面积16426.7 m2,业务用房13670.8 m2,全院大小科室共32个,现编制病床250多张.全院共有护理人员90人,在编护士47人(其中从事B超、心电图、病理检验、预防保健、胃镜、图书室等工作14人),在临床一线工作33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20人.招聘护士43人,现招聘护士成为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主要力量.
作者:闫金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7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66.7%.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预后.
作者:耿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在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的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思维的培养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些体会,对当代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思维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作者:刘畅;梅晰凡;刘世琼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78例DN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f定量等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78例DN患者有47例并发感染,感染率为60.2%,肺部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常见.行各类标本病原菌培养63例次,培养阳性47例次,阳性率为74.6%,以大肠埃希菌(44.7%)和肺炎克雷伯菌(19.1%)常见.感染组HbA1c、Hb、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与非感染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DN患者感染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积极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改善贫血,保护肾功能可提高疗效.
作者:叶正华;许荻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选择符合WHO 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降糖药物选用胰岛素或磺脲类+吡格列酮;对照组仅用胰岛素或磺脲类控制血糖,其他常规治疗药物中不用二甲双胍、血管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他汀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抽血,留取标本,用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测定.结果 65例患者共有61例完成了本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MMP-9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MMP-9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中无1例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吡格列酮除具有降血糖作用外,还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血中MMP-9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的作用.
作者:薛现中;宋永涛;任忠法;郭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RFA-1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用多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0 ℃~90 ℃左右维持10 min或15 min.结果 44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1例次,绝大多数病灶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定位下经皮多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 之一.
作者:张辉;乌兰;莫日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加强护患沟通,构造和谐护患关系,在输液护理中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可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对52例面神经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物理疗法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痊愈45例,能明显改善4例,总有效率94.2%疗效与年龄、病程有关.结论 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明显.
作者:冯新;尹纪京;王凝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制备利咽喷雾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40 ℃,流动相为甲醇 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8∶32∶1),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甘草酸进样量在0.5900~4.130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61%(n=6).结论 本方法 简便、快速,重视性好,可用于利咽喷雾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作者:武凤华;林翠芬;余伯力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