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辉
1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停经38周,下肢水肿1月余,下腹不规则胀痛2 h于2006年4月2日入院.患者停经4月余时B超示双胎,孕7月余肝肾功能检查正常,Hb:80 g/L.近1月余感下肢水肿渐进性加重.孕期血压正常,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孕1产0.查体:四肢正常,贫血貌,消瘦,心肺听诊正常.腹隆,宫高34 cm,腹围114 cm,LSA/ROA,双活胎,胎心音好,宫缩不规则,水肿(++),双肾区无叩击痛.B超:宫内双活胎,晚孕,Hb:65 g/L,RBC:2.8×1012/L,余正常,尿常规:蛋白(++),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要求手术.立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两男婴,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导清亮尿80 ml.术后予以抗炎、止血、补充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并输同型红细胞悬液2 U.术后第1天20 h尿量约100 ml,速尿20 mg静脉推注,尿量无增加.急查肝肾功能,肝功能:总蛋白55 g/L,白蛋白25 g/L,球蛋白30 g/L,余正常.肾功能:尿素氮20 mmol/L,肌酐240 μmol/L,速尿80 mg,Q4 h静脉推注.
作者:王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微量蛋白、肌酐和尿素联合检测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血清胱抑素C采用免疫比浊法分析,对30名健康对照者和33名不同病程的肾功能损害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分析,Jaffe速率法测肌酐(SCR),紫外速率比色法测定尿素(BUN).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素(UREA)、血肌酐(Cr)在早期临床无症状组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5),单项检测时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可明显提高,达87.31%.结论 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肾脏的早期损伤.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与尿酶联合检测是诊断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在肾脏损伤程度的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服泉;彭然;汪昌树;梁若红;卢锦沛;邓爱娣;丁建钢;周建球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易于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导至猝死的心血管急症,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因此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治疗多首选硝酸酯类,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特别是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疗效不佳,或是用药3 d后产生耐药性,心绞痛复发,此时应用地尔硫卓疗效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曲艳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由于显微镜及支撑喉镜的应用,使声带息肉、囊肿、小结等声带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声带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其特殊生理结构和作用决定了声带肿物切除手术的精细性,而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作者:李培琴;刘梅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肺癌患者数不断增加.如何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老年人肺癌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解决老年人肺癌的方法之一.现将笔者所在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46例老年人肺癌手术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德;钱斌;俞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总结123例宫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准备如软化宫颈,根据麻醉方式的选择做好饮食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协助患者尽早解便预防急性尿潴留,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做好出院指导等.通过有效的护理,本组123例患者仅有1例出现急性尿潴留,平均住院3 d,均痊愈出院.
作者:苏雪红;梁如霞;黄秀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暖宫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薄层鉴别法对牡丹皮、丹参和枸杞子进行定性,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药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见牡丹皮、丹参和枸杞子的特征斑谱,丹参酮ⅡA在0.003~0.08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8%(r=0.9897),RSD=2.01%(n=5).结论 该法效果好、简便、快速和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梦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治疗后天婴幼儿肛瘘28例,平均住院8 d,全部治愈.直型皮下瘘采用直接切除肛瘘Ⅰ期缝合术,肌间瘘采用挂线术治疗,均能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 ,又能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该两种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瘢痕小、引流通畅、便于换药等优点,是治疗婴幼儿肛瘘的理想术式.
作者:徐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可直接显示血管壁结构、斑块情况、血管狭窄程度,是诊断、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方法,对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及防治有重要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灌注失代偿、血管管腔狭窄、局部血栓形成、动脉-动脉栓塞等机制致脑梗死.
作者:张芸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餐饮业食品原料采购和贮存是食品加工流程中的首要环节,是食品卫生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本调查于2007年6~8月对不同类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原料采购人员的食品采购知识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餐饮单位食品采购人员对食品原料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原料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有平;陈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火所养,以上腹胃脘处疼痛为主的病证.该病在脾胃肠病中较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高,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亚军;刘冬雪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见、基础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治,有时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为提高临床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笔者对其相关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同时,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也为护生即将走向护理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薛丽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安装临时漂浮导管心脏起搏器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 月至2008年2 月3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危重患者,应用Seldinge法行静脉穿刺,术中通过三级物品管理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行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32例全获成功,无深静脉血栓、心脏穿孔、气胸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及术后有效护理大大提高了起搏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朱丽华;王静恩;黄冶华;顾建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实施条件和护理要领. 方法对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1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13例中有1例因产后出血不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另1例因宫颈后穹隆裂伤行修补术,3例以毁胎手术结束分娩,余8例为顺产.结论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属高风险医疗行为,必须在具备相应的检查条件、输血条件、手术条件和护理条件下住院进行.
作者:熊映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护生毕业实习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使护生成为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理论扎实的新时代合格护理人员,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所在医院对护理专业实习生采取了相应的带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曾学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自制褥疮膏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粘有自制褥疮膏的无菌纱布填于创面,对照组以粘有庆大霉素的无菌纱布填于创面,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94.3%,平均治愈时间(10±4.5) d,对照组治愈率57.1%,平均治愈时间(15±4) d.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自制褥疮膏治疗Ⅲ期压疮明显优于庆大霉素.
作者:罗锡贵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笔者近5年来在临床上运用自拟利水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14例,女29例;年龄20~60岁,平均41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单侧尿路结石者23例,伴肾结水6例.对照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19~66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至2年,单侧尿路结石者18例,伴肾积水者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纪江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 对180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4.1%,其中轻度窒息占77.8%,重度占22.2%,窒息原因以过期妊娠、羊水少及脐带因素多见.结论 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脐带因素、第二产程延长、妊娠并发症、早产、产前出血等窒息发生率高,且多数为胎儿窘迫的延续,应加强上述情况的监护及处理.
作者:朱亚芹;王春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7例胆源性胰腺炎(其中手术6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死亡2例,后期手术组及择期手术组发生并发症1例.结论 手术时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正华;凌峰;张社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及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黄疸降至102.6 μmol/L以下时间治疗组明显提前(P<0.01).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及蒙脱石散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魏本荣;张倩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