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文;王乐萍
目的 探讨胰床多管引流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其中2003年以前的患者采取单纯小网膜腔引流术,治疗5例;对2003年至今的患者采取胰床多管引流术,治疗31例.结果 采取单纯小网膜腔引流术治疗者术后生存2例;采取胰床多管引流术治疗者术后生存25例,病死率19.4%,比单纯小网膜腔引流术病死率下降40.6%.结论 胰床多管引流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天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 抑郁状态诊断依据DSM-II-R标准,均行头部CT或(和)MRI检查.结果 多灶腔隙性脑梗死的抑郁状态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灶梗死,多见于基底节、丘脑部位,其预后大多数痊愈或好转.结论 有效地控制或消除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率;加强对高危人群或晚发性抑郁状态患者的普查,以便积极预防和提高早期诊断率,防止抑郁状态的发生或转为慢性抑郁状态,减少致残率.
作者:金泰浩;柯元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疗保险基金有了部分积累,医疗保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短时间的运行成功不能说明政策制度的完美,在运行成功的背后仍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隐患和风险.
作者:杨俊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1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直肠盲端至肛门皮肤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低位闭锁三类,其中行肛门成形术治愈12例,行结肠造瘘术解除梗阻出院,Ⅱ期行肛门成形术2例,Ⅱ期行阴道瘘口修补3例.结论 先天性闭肛无瘘者属低位完全性梗阻,死亡率与手术延误成正比,因此必须尽快利用简单的手术方式解除梗阻,抢救患儿生命.
作者:张德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2例患者术后利用桡动脉止血绑带进行压迫止血的护理经验.结果 102例患者均止血成功,2例发生局部血肿,2例出现手部肿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桡动脉止血绑带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术后无需绝对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大大减少,避免了肺栓塞等危险发生,使患者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马光;罗艳平;王有余;王德良;赵静;李然;魏淑岩;王华;戴胜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专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2004级三年制中专护理两个班61名学生,在强化训练前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考试.结果 强化训练后的成绩、合格率明显高于训练前.结论 在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巩固和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高虹;李玉慧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蛔虫性腹痛是农村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对小儿的发育成长与健康有较大影响.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本病68例,均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智;李麟;税清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纳洛酮药物对临床表现符合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轻中度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中确诊的急性乙醇中毒,诊治时临床表现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其中纳洛酮治疗组54例,确诊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立即肌注纳洛酮0.4 mg;常规治疗组50例,确诊后仅给予常规治疗.全部病例每20 min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和神志情况并记录.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经早期使用纳洛酮后有1例出现昏睡,53例在60~120 min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常规治疗组有6例出现昏睡,44例在60~120 min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可有效减少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昏睡昏迷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启举;肖佐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住院的分水岭脑梗死46例患者进行病因学的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46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主要为体循环低血压、血管狭窄或闭塞、微栓子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基础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降压治疗须适度,手术、透析、腹泻、失血情况下需及时补充体液,有动脉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须行稳定斑块治疗,合并心房纤颤须抗凝.
作者:张淑琴;张小红;高紫红;王晓燕;钱李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温肾活血、益气升清的益筋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的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被动免疫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分组后分别给予益筋方、强的松灌胃21 d,处死动物、采血.利用流式细胞技术,以T细胞及其亚群、IL-6为指标,观察益筋方、强的松对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检测胸腺Bcl-2的表达.结果 益筋方、强的松均能升高CD3+,降低CD4+/CD8+比值;二者对IL-6无显著影响,均减低胸腺Bcl-2的表达.结论 益筋方能通过影响T细胞及其亚群、Bcl-2,达到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
作者:李春红;李衍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常见的急症,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后的血糖平衡紊乱,即高血糖和低血糖,是新生儿窒息后常见的代谢障碍之一.糖代谢的异常对脑细胞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1].根据窒息新生儿生后48 h内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动态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血糖稳定,可大限度地减少新生儿的脑损害,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清河区婴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婴儿合理喂养、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清河区642名婴儿体检资料,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及生长发育状况评价.结果 642名婴儿中未检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儿童.12个月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6%,高于全国儿童平均水平.结论 清河区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和肥胖问题较为突出.
作者:罗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外伤性前房出血住院患者48例的治疗方案. 结果 48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出院.Ⅲ级及Ⅲ级以下前房积血41例经保守治疗,Ⅰ~Ⅱ级积血平均治愈时间为3 d,无1例发生并发症,Ⅲ级积血平均治愈时间为5 d,出现继发性出血1例,继发性青光眼5例;Ⅳ级前房积血8例经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为2 d,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1例. 结论 Ⅰ~Ⅱ级前房出血保守治疗效果良好,Ⅳ级前房出血及时手术治疗是挽救视功能的重要途径,Ⅲ级前房出血保守治疗时间长,易出现并发症,应及时采取手术疗法.
作者:魏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长期治疗中需反复穿刺所造成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留置针被堵塞、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挤压等,既增加护理工作量,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概率.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科室于2006年1月开始使用贝朗正压接头,弥补了仅用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缺点,受到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高晓芳;关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恶性肿瘤,来源于胚胎期间骨组织中的脊索残留物,术后关闭难度较大:局部解剖复杂,周围神经血管丰富,前有腹腔脏器,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术中出血量大;切除不彻底极易复发,多数患者被判定无法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有多例成功手术病例.总结1例成功腰椎恶性脊索瘤围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堂忠;侯新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者26例,使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结果 4例高渗性昏迷,3例酮症酸中毒.1例高渗性昏迷患者因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3例平均11.2 h(5~26 h)清醒,3例酮症酸中毒患者平均4 h(2~6 h)症状明显改善.存活25例平均住院时间10.6 d,均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控制肺部感染并改善小气道通气功能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楚雄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常规行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连续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LVEF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阿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有效.
作者:刘鸿雁;刘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为减轻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反应,笔者自配无痛皮肤消毒液:在佳润牌皮肤消毒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1∶ 1混合),作为静脉输液穿刺时局部皮肤消毒剂,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丽;张星萍;谭巧红;龚婷;陈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经乳腺肿块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54例乳腺癌患者通过超声准确诊断38例,诊断符合率为70.4%,16例误诊为乳腺其它疾病.结论 分析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乳腺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后方回声衰减及散在细点状或针尖状微小钙化,内部可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及高速高阻频谱,超声检查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孙满红;费正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受到学术界极大重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治疗的失败,给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已成为医务人员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而护理人员在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中应发挥自身的作用.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