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抢救重症哮喘2例

孙苓;韩永吉

关键词:氯胺酮, 咪唑安定, 重症哮喘
摘要:1 病例介绍病例1,女,61岁,体重75 kg,因呼吸困难36 h入院.入院时躁动,端坐呼吸,呼吸急促,双肺哮鸣音,口唇发绀.RR:36次/min,HR:136次/min,BP:145/90 mm Hg,SpO2 88%~92%,诊断为重症哮喘.给予吸氧、平喘、解痉、抗感染及激素治疗24 h无效,病情加重.端坐呼吸,RR:40次/min,HR:142次/min,BP:135/86 mm Hg,SpO2 82%~89%.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钠+利培酮)和对照组(利培酮+安慰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 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有效率72.5%,显效率20%;对照组有效率52.5%,显效率12.5%.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一定差异(P<0.05).治疗后2、4、8、12周末TES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彻底.

    作者:王玉玲;孙群星;刘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复感宁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感宁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55例复感儿随机分为两组,复感宁组30例和转移因子对照组25例,均治疗3个月.结果 复感宁组显效19例(60.3%),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感宁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莉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人工流产术20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1800例早孕患者采用异丙酚全麻镇痛方法,200例采用传统扩宫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术中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副反应、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异丙酚全麻镇痛方法施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岩;石红;张新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性偏头痛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汤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汤口服,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3.33%.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汤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曾学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TIA的概念、临床特点、临床类型、诊断要点和诊断思路;TIA进展至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主要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作者:张全贵;张宁男楠;李德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20例高龄老人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8年收治的120例80岁以上老年肺部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 高龄组在发热、呼吸困难、白细胞升高、并发症、静脉用药疗程、病死率上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 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并发症多、静脉用药疗程长、病死率高.

    作者:邹盈;周奇兴;朱峥;张云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及相关问题

    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从思想认识、人才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浅述.

    作者:项滨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两种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金因肽及意可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门诊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男47例,女73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60例,a组用金因肽治疗,b组用意可贴治疗,3 d为一个疗程,将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及溃疡的愈合天数进行对比.结果 金因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疼痛缓解方面及愈合天数上均明显优于意可贴(P<0.01).结论 金因肽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一种很好制剂.

    作者:秦春梅;杨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罗格列酮,对照组加服二甲双胍,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血脂三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疗后血脂三项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罗格列酮有很好的降糖作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刘朝仁;吴强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远期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单纯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延迟PCI以及未再灌注治疗患者,了解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对AMI治疗的几种方法作出评价,更好地指导基层医院治疗.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7例,分为再灌注治疗组108例(包括急诊PCI组29例,静脉溶栓组43例,静脉溶栓+延迟PCI组3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29例,连续观察3个月至3年,对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再灌注治疗组远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P<0.05);LVEF≥50%者高于未再灌注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急诊PCI组与3 h内溶栓远期效果佳.结论 AMI后行再灌注治疗与未行再灌注治疗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别.其中3 h内溶栓与急诊PCI组,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CI与3 h内溶栓及急诊PCI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金建华;佘德宇;陈福生;王景峰;聂如琼;毛建华;戴江平;潘勇;罗明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职业防护

    1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1.1 防护意识薄弱针刺伤后易发生感染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目前,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依然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较弱.

    作者:贾继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HELLP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25岁,G2P1,末次月经2008年6月7日,预产期2009年3月14日,孕23周,B超检查证实为双胎妊娠,孕34周因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经药物治疗一周无效后入院.

    作者:张淑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对急诊科护士定期抢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使急诊科护士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提高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以急诊科22名护士为对象,对8项常见抢救技能掌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急诊护士抢救操作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及时制订了定期培训计划,对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 经过1个月的培训, 急诊护士的常见抢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及急救意识都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定期对急诊护士进行抢救技能的培训,能使护士具备较好的应对能力,为抢救急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

    作者:郭祥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顺铂与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3 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液,并给予胸腔内注药,治疗组(n=12例)胸腔灌注IL-2联合顺铂;对照组(n=1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IL-2每次注入100 万U,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5~7 d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45.45%(P<0.05).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有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

    作者:尹红;陈凯;吴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经胃镜检查确诊的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68例.分为实验组:雷贝拉唑(波利特)10 mg,1 次/d×14 d,羟氨苄青霉素1.0 g,2 次/d×7 d,克拉霉素0.5 g,2 次/d×7 d;对照组:奥美拉唑(奥美)20 mg,1 次/d×14 d,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均同实验组.全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得愈合率及总有效率相似(P>0.05).且Hp根除率实验组为93.18% (31/34),对照组为76.47%(26/34),两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8,P<0.05).10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Hp根除率高与奥美拉唑组相比较,雷贝拉唑组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方金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选取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80 mg/d,如4周无效加至160 mg/d,至8周.每2周随访血压心率,观察服药前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经8周治疗后,缬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93%,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缬沙坦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夏维海;王爱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10例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老年人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188例,非手术22例,治愈189例(90%),好转16例(7.6%),保守组3例死亡,病死率13.6%,手术组2例死亡(2例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结论 要提高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一是尽快明确诊断,除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二是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控制原发病,改变各系统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安昌龙;李长鹤;李成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社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社区医院定性为公益性单位,其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与一般的公立医院和私营医院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和构建方面也自成一体.本文通过对社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原则、基本要素、构建的关键环节、构建载体等的分析,为社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吴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技巧

    目的 通过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技巧,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35例患者采用护患沟通,并总结其经验.结果 通过护患沟通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了护患关系,对患者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 有效的护理沟通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满足患者和护士的心理需要,使患者具有积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张久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内镜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种传染病,例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梅毒、淋病等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困难[1].

    作者:徐丽萍;孙秋英;徐丽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