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职业防护

贾继红

关键词:针刺伤, 危险因素, 职业防护
摘要:1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1.1 防护意识薄弱针刺伤后易发生感染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目前,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依然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较弱.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有效发挥医学信息的作用

    新时期医学事业的发展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医学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但需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硬件的投入,更应从提高管理者对医学图书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入手,充分发挥医学图书信息在临床、科研和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陈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TIA的概念、临床特点、临床类型、诊断要点和诊断思路;TIA进展至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主要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作者:张全贵;张宁男楠;李德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现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脏器.SLE引起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LN是SLE的重要临床组成部分.

    作者:黄卫华;潘海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保留输卵管的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保留输卵管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因创面出血经电凝止血无效而行输卵管切除术,余45例保留输卵管成功,其中1例因持续性宫外孕行MTX治疗一疗程.术后1~2个月45例保留输卵管成功者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患侧通畅37例,通而不畅6例,不通2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在适宜条件下是可行的.

    作者:杨建碧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不孕不育患者150例,妇科门诊术前检查患者150例,分为不孕症患者组和门诊患者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细菌培养法对两组患者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进行检测.发现有UU、CT感染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复查结果证实感染治愈后,行输卵管造影.结果 (1)两组UU和CT感染率相比,不孕症患者组高于门诊患者组,有显著差异(P<0.01);(2)不孕症患者组未感染者和感染者输卵管阻塞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说明UU和CT感染与输卵管阻塞呈正相关.

    作者:张秋香;余静宜;万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卡托普利、门冬氨酸镁钾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更有效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肺心病心衰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皆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卡托普利 12.5 mg,口服,每天2次;门冬氨酸钾镁20 ml+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天1次,7~10 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反应、意识、发绀、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心电图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45%),有效15例(37.5%),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10例(26.3%),有效11例(28.9%),无效19例,总有效率52%.两组比较疗效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卡托普利、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及改善心功能,提高肺心病心衰治愈率.

    作者:谢元相;黎家齐;区为华;伍树荣;林创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4例Rh阴性血型的家系调查

    笔者接待笔者所在医院1名Rh稀有血型的患者,自诉有两次不明原因的流产史,否认有输血史及生育史,此为第3次怀孕,疑为血型不合,前来咨询,同时告知其兄妹3人均有献血史,且为Rh阴性稀有血型,遂委托市中心血站对该家庭的三代共10人进行了家系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富;魏淑芳;高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对乳房肿块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09例136处乳腺肿块进行了超声引导下旋切术,评价其诊治效果.结果 109例136处乳腺肿块中,96例123处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13例经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进行活检术.所有操作均成功,皮肤伤口仅3 mm,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旋切术操作方便易学,对乳腺小纤维腺瘤切除彻底,皮肤疤痕微小;对可疑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作者:桂水清;梁晓燕;欧阳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对急诊科护士定期抢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使急诊科护士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提高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以急诊科22名护士为对象,对8项常见抢救技能掌握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急诊护士抢救操作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及时制订了定期培训计划,对培训前后护士技术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 经过1个月的培训, 急诊护士的常见抢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及急救意识都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定期对急诊护士进行抢救技能的培训,能使护士具备较好的应对能力,为抢救急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机会.

    作者:郭祥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冠心病与几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几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T),转铁蛋白(T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2 mg/L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心绞痛组(n=74)CRP,HPT显著高于对照组(n=80,P<0.01),T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n=34)CRP,HP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80,P<0.001),Tf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不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HPT均升高,而Tf则降低.

    作者:曹艳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柴胡解热透皮吸收方对小鼠皮肤表皮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薄荷醇、冰片、氮酮及其复配体系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昆明种(KM)小鼠在体皮肤为研究材料,将实验组动物随机分为七组:空白对照组、薄荷醇组、冰片组、氮酮组、冰片薄荷醇组、冰片氮酮组、混合组.分别涂药8 h,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皮肤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各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机制.结果 薄荷醇、冰片、氮酮及其复配体系均可导致小鼠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表现为角质细胞疏松,细胞间隙增大,毛囊口孔径加宽,其中氮酮对小鼠皮肤的超微结构影响明显优于薄荷醇或冰片组,将以上三种促进剂混合使用时,小鼠皮肤的超微结构变化为明显.结论 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世林;陈志航;宇克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10例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老年人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188例,非手术22例,治愈189例(90%),好转16例(7.6%),保守组3例死亡,病死率13.6%,手术组2例死亡(2例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结论 要提高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一是尽快明确诊断,除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二是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控制原发病,改变各系统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安昌龙;李长鹤;李成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丹参对全胃肠外营养致肝损伤的防治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和分析,探讨注射用丹参在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疗中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07~2008年临床收集的各种需要短期TPN治疗的住院病例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TPN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静脉滴注,检测病例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7例伴有肝损伤,其中2例伴中度ALT升高;治疗组4例伴有轻度肝损;相对治疗组,对照组ALT明显升高,具有明显的差异.短期TPN引起的肝损伤以ALT和ALP的升高为主.结论 丹参对TPN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钟小兰;廖小明;彭伯坚;徐志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95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体会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年以来共收治95例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手术与化疗,制定护理措施加强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归纳以下几点,报告如下.

    作者:郑霞;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简论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安全是人的第一需求.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一项决议案:保证患者安全.关于护理安全的问题,笔者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王弘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癫痫患者服用托吡酯前后P300的变化

    目的 用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并用P300来检测其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4~2007年癫痫大发作患者共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在25~40岁,用药前均作EEG、IQ及P300检查,服药半年或一年后再作P300检测.结果 服用托吡酯半年组,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较服药前明显缩短,P300波幅无显著性改变.服用托吡酯一年组,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较服药前明显缩短,但因样本较少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300波幅无明显改变.结论 服用托吡酯半年或一年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P300潜伏期反应时间有明显变化,提示托吡酯治疗对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正影响.

    作者:陈研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婴儿心房分离的心电图表现与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明确小儿心房分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例6月龄小儿的术前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的心电图诊断为心房分离.结论 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也可见心房分离现象.

    作者:隋萍;邱宝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痰热清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70例,随机分为痰热清治疗组和盐酸葡萄糖氨溴索对照组,观察在抗痨治疗基础上痰热清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满意.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芳成;岳华山;李远勤;赵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监护下对107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Olympus P60)检查及治疗.结果 对血氧饱和度下降(SaO2)、呼吸和心率不稳定、气道压力明显不稳定、血痰、肺不张、严重肺部感染等能查找出原因,并予相应的镜下治疗,效果显著;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换管及引导插胃管成功率高、效果好.结论 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崔冬月;王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研究.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正清风痛宁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加甲氨喋呤(MTX)和雷公藤加MTX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肾功能和骨关节X线等项检查.结果 41例(49.4%)进入正清风痛宁组,42例(50.6%)进入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改善,但正清风痛宁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正清风痛宁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雷公藤联合MTX.

    作者:吴凡玉;李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