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及其临床应用

桂水清;梁晓燕;欧阳瑛

关键词:乳腺肿块, 微创, Mammotome, 超声导航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对乳房肿块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09例136处乳腺肿块进行了超声引导下旋切术,评价其诊治效果.结果 109例136处乳腺肿块中,96例123处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13例经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进行活检术.所有操作均成功,皮肤伤口仅3 mm,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旋切术操作方便易学,对乳腺小纤维腺瘤切除彻底,皮肤疤痕微小;对可疑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纤支镜在治疗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意义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2.00%,具有显著差异(χ2=9.9206,P<0.0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和P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PaO2为(81.6±5.7)mm Hg,高于对照组(72.6±8.5)mm Hg,具有显著差异(t=4.3970,P<0.001);治疗后观察组PaCO2为(55.3±6.2)mm Hg低于对照组(74.3±7.1)mm Hg,具有显著差异(t=10.0785,P<0.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未发现死亡病历,也未发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叔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清瘀益肾止渴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瘀益肾止渴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适平口服,每次30 mg,2次/d,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可加大至大剂量180 mg/d,血糖仍未达标则酌情加用胰岛素;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瘀益肾止渴胶囊,每次3粒,3次/d.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除瘀血、滋阴益肾、生津止渴之治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猛;刘允辉;孙红;王韶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0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开展健康和功能锻炼,了解其病情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呼吸道堵塞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痊愈67例,好转35例,死亡4例.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瑛;刘庆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远程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着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尹照玲;陈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疗程为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 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文锋;卢志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

    化学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现阶段使用中的抗癌药物大多是细胞毒性药物[1],无理想的选择性,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接触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通过直接接触、吸入或吞食,受到低剂量的影响.

    作者:曲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在脑出血患者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94例非糖尿病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检测.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糖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结论 脑出血后血糖的监测对病情及疗效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迎春;张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纳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纳舒巴坦纳,因其杀菌力强、副作用少及过敏反应少等特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应用本品期间饮用酒以及含酒精的药物和饮料易致双硫仑样反应.2008年笔者所在科室曾发生3例双硫仑样反应,均为男性,其中2例症状轻,出现心悸、胸闷、面色潮红、全身皮肤发红,1例出现休克,现报到如下.

    作者:石慧卿;陆明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使用PCA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剖宫产手术后使用PCA的产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除按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外,于术后6 h开始行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照组仅按常规措施护理,不行扩肛术.结果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腹胀人数降低.结论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可以促进产妇早日排气、排便,有利于剖宫产手术使用PCA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预防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凤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感染控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发病常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发热和为主要特征.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笔者所在科自2004年4月至10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8例,采取了严格的控制院内感染措施,无1例院内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乔玉香;余桂英;谭分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癫痫患者服用托吡酯前后P300的变化

    目的 用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并用P300来检测其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2004~2007年癫痫大发作患者共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在25~40岁,用药前均作EEG、IQ及P300检查,服药半年或一年后再作P300检测.结果 服用托吡酯半年组,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较服药前明显缩短,P300波幅无显著性改变.服用托吡酯一年组,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较服药前明显缩短,但因样本较少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300波幅无明显改变.结论 服用托吡酯半年或一年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P300潜伏期反应时间有明显变化,提示托吡酯治疗对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正影响.

    作者:陈研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09例尿潴留的观察及护理

    尿潴留是急诊科较常见的患者之一,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采取综合措施为109例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使膀胱功能恢复,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72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92株占26.4%,以痰液检出率高占85.9%,其次是尿(9.9%)和创面分泌物(2.1%).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91.4%)、亚胺培南(76.4%)、头孢他啶(74.7%)、头孢哌酮/舒巴坦(64.3%)、环丙沙星(61.4%);耐药率高的是复方新诺明(98.8%)、庆大霉素(95.5%)、头孢噻肟(88.9%)、头孢曲松(86.9%)、洛美沙星(70.5%).结论 老年患者临床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刘超梅;杨红;周璐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完善的肾穿刺临床护理路径(CNP),规范肾穿刺患者的临床服务.方法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实施CNP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试验组)肾穿刺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肾穿刺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提高.结论 肾穿刺患者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增加患者的保健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石小丽;王旭辉;张雪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保留输卵管的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保留输卵管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因创面出血经电凝止血无效而行输卵管切除术,余45例保留输卵管成功,其中1例因持续性宫外孕行MTX治疗一疗程.术后1~2个月45例保留输卵管成功者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患侧通畅37例,通而不畅6例,不通2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在适宜条件下是可行的.

    作者:杨建碧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微创介入联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

    目的 总结微创介入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CT下扫描确定椎间盘突出明显层面,介入穿刺针准确进入靶点突出物内,先行射频热凝术后再行三氧消融术.结果 84例患者随访3~6个月,优良率达85.7%.结论 微创介入联合术是治疗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优于单一手术.

    作者:孙西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复感宁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感宁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55例复感儿随机分为两组,复感宁组30例和转移因子对照组25例,均治疗3个月.结果 复感宁组显效19例(60.3%),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感宁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莉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经胃镜检查确诊的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68例.分为实验组:雷贝拉唑(波利特)10 mg,1 次/d×14 d,羟氨苄青霉素1.0 g,2 次/d×7 d,克拉霉素0.5 g,2 次/d×7 d;对照组:奥美拉唑(奥美)20 mg,1 次/d×14 d,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均同实验组.全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得愈合率及总有效率相似(P>0.05).且Hp根除率实验组为93.18% (31/34),对照组为76.47%(26/34),两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8,P<0.05).10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Hp根除率高与奥美拉唑组相比较,雷贝拉唑组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方金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复方板蓝根糖浆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以抗生素、退热剂治疗,不仅收效不佳,且浪费抗生素,也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根据多年医疗工作经验,笔者所在服务站试用中药复方板蓝根糖浆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一定疗效,较同期间应用西药组疗效为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雪;马树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鸦胆子乳油口服配合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鸦胆子乳油口服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减症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经病理学诊断的12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鸦胆子乳油口服加体部伽玛刀治疗组和单纯体部伽玛刀治疗组.结果 按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2周期后行进食哽咽感的疗效评价,主要终点指标为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为客观有效率(RR),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治疗后3个月复查鸦胆子加体部伽玛刀治疗组总有效率和CR均略高于单纯体部伽玛刀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下降率分别为6.9%和28.2%,进食哽咽感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7.5%和64.4%,KPS提高率分别为83.4%和45.6%.结论 鸦胆子乳油口服与体部伽玛刀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临床药用价值,提高晚期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解决进食梗阻问题,减轻进食哽咽感的症状.

    作者:叶斌;董桂云;虞喜豪;肖作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