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感染控制

乔玉香;余桂英;谭分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 护理, 院内感染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发病常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发热和为主要特征.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笔者所在科自2004年4月至10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8例,采取了严格的控制院内感染措施,无1例院内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钠+利培酮)和对照组(利培酮+安慰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 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有效率72.5%,显效率20%;对照组有效率52.5%,显效率12.5%.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一定差异(P<0.05).治疗后2、4、8、12周末TES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彻底.

    作者:王玉玲;孙群星;刘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使用PCA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剖宫产手术后使用PCA的产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除按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外,于术后6 h开始行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照组仅按常规措施护理,不行扩肛术.结果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腹胀人数降低.结论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可以促进产妇早日排气、排便,有利于剖宫产手术使用PCA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预防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凤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清瘀益肾止渴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瘀益肾止渴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适平口服,每次30 mg,2次/d,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可加大至大剂量180 mg/d,血糖仍未达标则酌情加用胰岛素;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瘀益肾止渴胶囊,每次3粒,3次/d.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除瘀血、滋阴益肾、生津止渴之治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猛;刘允辉;孙红;王韶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甲氨喋呤(MTX)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治疗中重度银屑病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每周MTX 5~15 mg静脉滴注1次,共12次,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40 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每周MTX 5~15 mg静脉滴注1次,共12次.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7.1%,对照组为5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氨喋呤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安全有效.

    作者:陈怀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纤支镜在治疗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意义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2.00%,具有显著差异(χ2=9.9206,P<0.0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和P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PaO2为(81.6±5.7)mm Hg,高于对照组(72.6±8.5)mm Hg,具有显著差异(t=4.3970,P<0.001);治疗后观察组PaCO2为(55.3±6.2)mm Hg低于对照组(74.3±7.1)mm Hg,具有显著差异(t=10.0785,P<0.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未发现死亡病历,也未发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叔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研究.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正清风痛宁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加甲氨喋呤(MTX)和雷公藤加MTX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肾功能和骨关节X线等项检查.结果 41例(49.4%)进入正清风痛宁组,42例(50.6%)进入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改善,但正清风痛宁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正清风痛宁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雷公藤联合MTX.

    作者:吴凡玉;李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诊断、外科治疗的手术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19例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4例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 (3 /23),无1例死亡.结论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恶性肿瘤手术径路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石卫平;高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不孕不育患者150例,妇科门诊术前检查患者150例,分为不孕症患者组和门诊患者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细菌培养法对两组患者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进行检测.发现有UU、CT感染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复查结果证实感染治愈后,行输卵管造影.结果 (1)两组UU和CT感染率相比,不孕症患者组高于门诊患者组,有显著差异(P<0.01);(2)不孕症患者组未感染者和感染者输卵管阻塞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说明UU和CT感染与输卵管阻塞呈正相关.

    作者:张秋香;余静宜;万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直肠癌126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到手术后病例113例,复发26例,复发时间5个月至3年,分析发现复发与病理类型、病期、是否规则化疗有一定关系.结论 患者自身条件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不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原则和无瘤操作技术是术后复发不可忽视的因素,术后规则化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本海;周刚;陈传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210例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老年人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188例,非手术22例,治愈189例(90%),好转16例(7.6%),保守组3例死亡,病死率13.6%,手术组2例死亡(2例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结论 要提高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一是尽快明确诊断,除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二是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控制原发病,改变各系统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安昌龙;李长鹤;李成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灵芝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灵芝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闭塞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灵芝组(GA);于再灌注后3 h、12 h、24 h、48 h处死动物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1)IR组和GA组与sham组比较,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再灌注3 hGA组与IR组比较,脑细胞凋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再灌注12 h、24 h、48 hGA组与IR组比较,脑细胞凋亡率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2)IR组脑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在再灌注3 h、12 h、48 h较sham组显著下降(P<0.05),其中3 h值低,其后逐渐升高,至48 h又出现后续性降低;GA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在再灌注3 h较sham显著下降(P<0.01);GA组线粒体跨膜电位在再灌注12 h、48 h较IR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降低,灵芝具有降低凋亡发生率、改善脑组织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的作用.

    作者:王晓哲;李金国;王海英;张秋玲;白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半夏泻心汤随证加味临床治疗36例慢性胃炎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随证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中医治病机理.方法 通过对36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味治疗.结果 36例慢性胃炎病例中,近期临床治愈13例,占36.11%;显效21例,占58.33%;无效2例,占5.56%;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具有较好的止痛、解痉、制酸、消炎作用,治疗慢性胃炎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益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20例高龄老人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8年收治的120例80岁以上老年肺部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 高龄组在发热、呼吸困难、白细胞升高、并发症、静脉用药疗程、病死率上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 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并发症多、静脉用药疗程长、病死率高.

    作者:邹盈;周奇兴;朱峥;张云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远期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单纯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延迟PCI以及未再灌注治疗患者,了解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对AMI治疗的几种方法作出评价,更好地指导基层医院治疗.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7例,分为再灌注治疗组108例(包括急诊PCI组29例,静脉溶栓组43例,静脉溶栓+延迟PCI组3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29例,连续观察3个月至3年,对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再灌注治疗组远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P<0.05);LVEF≥50%者高于未再灌注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急诊PCI组与3 h内溶栓远期效果佳.结论 AMI后行再灌注治疗与未行再灌注治疗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别.其中3 h内溶栓与急诊PCI组,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CI与3 h内溶栓及急诊PCI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金建华;佘德宇;陈福生;王景峰;聂如琼;毛建华;戴江平;潘勇;罗明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对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建设是各类医院降低成本、规范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在深刻剖析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张奕;朱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诊断

    目的 应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征象.方法 CT增强扫描2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评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胶囊样环,胰周线征,胰腺钙化,胰腺假囊肿,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胰管扩张与突然截断出现频率,确定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诊断价值.结果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后胰腺呈弥漫性低密度17例(68%),胰腺局限性肿块且增强后呈低密度10例(40%),胶囊样环16例(64%),胰周线征15例(60%),胰周血管受累11例(44%),胰腺病灶钙化8例(32%),胰腺假囊肿3例(12%),胰管扩张5例(20%),胰管截断4例(16%),胆管扩张14例(56%),胆管壁增强19例(76%),腹膜后纤维化4例(16%),肾脏损害12例(48%).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呈现弥漫性肿大且呈低密度,胶囊样环,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重要CT征象.

    作者:范中华;陈双园;杜蕾;刘振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更年期心理问题及排解

    目的 更年期心理问题及排解方法研究.方法 更年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紧张、担忧、恐惧、敏感多疑、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排解方法:(1)科学认识更年期,加强自我心理调适;(2)积极做好自我保健;(3)保持平衡的心态和有规律的生活;(4)家庭和睦和社会关心.结果 采用相应排解方法后可以轻松渡过更年期.结论 只要能正确认识更年期,懂得更年期的常识,对更年期的到来有思想准备,并遵循本文所述的排解方法,一定能够平安的渡过更年期.

    作者:赵则祥;邹开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

    化学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现阶段使用中的抗癌药物大多是细胞毒性药物[1],无理想的选择性,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接触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通过直接接触、吸入或吞食,受到低剂量的影响.

    作者:曲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性偏头痛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汤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汤口服,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3.33%.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汤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曾学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糖尿病防治与护理中的常见误区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估计至2025年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将达到2.5亿,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愈发严重,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危害日益凸显出来.

    作者:冯全丽;冯全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