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刘允辉;孙红;王韶华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72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92株占26.4%,以痰液检出率高占85.9%,其次是尿(9.9%)和创面分泌物(2.1%).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91.4%)、亚胺培南(76.4%)、头孢他啶(74.7%)、头孢哌酮/舒巴坦(64.3%)、环丙沙星(61.4%);耐药率高的是复方新诺明(98.8%)、庆大霉素(95.5%)、头孢噻肟(88.9%)、头孢曲松(86.9%)、洛美沙星(70.5%).结论 老年患者临床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刘超梅;杨红;周璐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新时期医学事业的发展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医学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但需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硬件的投入,更应从提高管理者对医学图书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入手,充分发挥医学图书信息在临床、科研和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陈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数字化建设是各类医院降低成本、规范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在深刻剖析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张奕;朱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33例)和更年安片(对照组,33例)治疗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PSQI评分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更年期妇女的失眠症状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颖慧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技术的渗透,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近年来,随着局域网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Internet的不断迅猛发展,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高效和便捷的教学手段.
作者:刘荣志;程田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孕32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孕32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30例,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以孕32周以后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0例作为相应的对照组.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分别有66.7%、76.7%发展成重度子痫前期,三组严重并发症:子痫、心衰、肾功能衰竭、DIC、HELLP综合征、眼底出血、胎盘早剥的总发生率分别是13.3%、40%、60%,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0.05);胸腹水、低蛋白血症、24 h尿蛋白定量>5 g、血小板减少、血黏度增高的发生率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0.05).胎儿生长受限CFGR的发生率分别是13.3%、43.3%、56.7%,FGR总发生率为37.8%,与对照组比较,FGR的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围产儿死亡率分别是20%、53.3%、86.7%,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0.01).结论 发生在孕32周以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结局不良,早期诊断和治疗,开展预测和预防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清华;伊丽努尔·伊力亚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具体培训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
作者:尹凤英;何芳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经胃镜检查确诊的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68例.分为实验组:雷贝拉唑(波利特)10 mg,1 次/d×14 d,羟氨苄青霉素1.0 g,2 次/d×7 d,克拉霉素0.5 g,2 次/d×7 d;对照组:奥美拉唑(奥美)20 mg,1 次/d×14 d,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均同实验组.全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得愈合率及总有效率相似(P>0.05).且Hp根除率实验组为93.18% (31/34),对照组为76.47%(26/34),两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8,P<0.05).10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Hp根除率高与奥美拉唑组相比较,雷贝拉唑组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方金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浆尾加压素Ⅱ含量及毛细支气管炎组治愈后复测血浆UⅡ含量.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UⅡ含量显著升高(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治疗后血浆UⅡ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UⅡ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检测UⅡ含量有助于判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张松青;颜萍;李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2.00%,具有显著差异(χ2=9.9206,P<0.0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和P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PaO2为(81.6±5.7)mm Hg,高于对照组(72.6±8.5)mm Hg,具有显著差异(t=4.3970,P<0.001);治疗后观察组PaCO2为(55.3±6.2)mm Hg低于对照组(74.3±7.1)mm Hg,具有显著差异(t=10.0785,P<0.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未发现死亡病历,也未发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叔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从思想认识、人才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浅述.
作者:项滨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61 眼),利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治疗,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内压、前房深度、房角关闭情况.结果 治疗后,68.9%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眼压控制良好,而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优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后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良好的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而且操作安全简捷,可以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方法.
作者:曹宪勇;朱晓谦;李晓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鼻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以及在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同期修复的疗效.方法 分析近6年128例鼻面部恶性肿瘤,其中基底细胞癌88例,鳞状细胞癌38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术中彻底切除肿瘤,以切缘安全界定为肿块外缘5 mm宽;同时 128例选择了不同的修复方法(直接缝合 18例,邻近皮瓣78例,耳后复合瓣 5例和植皮23例).结果 93例患者目前无复发征象,失访25例,死亡10例(死于老龄和心血管疾病);124例同期修复的患者中5例对外鼻形态不满意.结论 在彻底切除恶性肿瘤时应重视安全界的概念,并尽可能应用各种方法进行I期修复.
作者:杜北红;钟奇珉;李玉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随着医改的深入,城市医疗服务能力的供大于求,职工医疗保险的实施,使患者的就医范围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不断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是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
作者:蔡东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25岁,G2P1,末次月经2008年6月7日,预产期2009年3月14日,孕23周,B超检查证实为双胎妊娠,孕34周因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经药物治疗一周无效后入院.
作者:张淑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微创介入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CT下扫描确定椎间盘突出明显层面,介入穿刺针准确进入靶点突出物内,先行射频热凝术后再行三氧消融术.结果 84例患者随访3~6个月,优良率达85.7%.结论 微创介入联合术是治疗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优于单一手术.
作者:孙西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疗程为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 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文锋;卢志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产后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裂伤等,且剖宫产术导致的产后出血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结论 产后出血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可采用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盆腔动脉结扎,B-Lynch缝合及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等,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晋本荣;范冰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尖端带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自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采用尖端带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的30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 经6~24个月随访30例骨折均愈合,优23例、良5例、可2例.结论 尖端带孔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利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于建民;李海波;郭荣光;崔凯;陈旸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MDA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 MDA临床症状以宫颈水样溢液为主,伴/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手术前活检难于确诊,术后根据腺体浸润宫颈深度和免疫标记CEA、CA125、ER、PR、Ki-67等确诊.结论 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者,应争取宫颈深部(>7 mm)活检,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大多数病例需要术后确诊.
作者:周睿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