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研究与实践

刘荣志;程田志

关键词:人体解剖, 教学资源, 数字化, 网络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技术的渗透,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近年来,随着局域网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Internet的不断迅猛发展,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高效和便捷的教学手段.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住院医师培训与管理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具体培训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

    作者:尹凤英;何芳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南昌市东湖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东湖区居民食用碘盐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方法 2007~2008年对东湖区辖9个街道监测点随机共抽取576个食用加碘盐用户,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 2007~2008年共定量检测居民户食用盐样576份,检出非碘盐4份,不合格碘盐 7份,碘盐覆盖率为99.31%,碘盐合格率为98.78%,碘盐含碘量中位数为 30.57 mg/kg.结论 南昌市东湖区碘盐供应稳定,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90%).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作者:易海雯;颜兴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采用锁骨下深静脉导管装置,引流胸水至胸水引流量减少后给予B超或X线检查确定,用香菇多糖4 ml(2 mg)加生理盐水40 ml胸腔注入,夹管,每日引流量少于50 ml后拔管.结果 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结论 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思新;申佃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

    目的 探讨防治腰椎症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4例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脑脊液漏,取头低脚高位;避免增加腹压,预防感染,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腰椎手术405例,并发脑脊液漏14例.脑脊液漏在术后3~7 d内停止,无深部感染及假性硬脊膜囊肿.结论 脑脊液漏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有可能引严发重后果,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桂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使用PCA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剖宫产手术后使用PCA的产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除按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外,于术后6 h开始行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照组仅按常规措施护理,不行扩肛术.结果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腹胀人数降低.结论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可以促进产妇早日排气、排便,有利于剖宫产手术使用PCA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预防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凤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4例Rh阴性血型的家系调查

    笔者接待笔者所在医院1名Rh稀有血型的患者,自诉有两次不明原因的流产史,否认有输血史及生育史,此为第3次怀孕,疑为血型不合,前来咨询,同时告知其兄妹3人均有献血史,且为Rh阴性稀有血型,遂委托市中心血站对该家庭的三代共10人进行了家系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富;魏淑芳;高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剂量氯胺酮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氯胺酮作为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其给药途径多种多样.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小剂量氯胺酮不但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副作用.氯胺酮由于其对心血管和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诊断

    目的 应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征象.方法 CT增强扫描2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评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胶囊样环,胰周线征,胰腺钙化,胰腺假囊肿,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胰管扩张与突然截断出现频率,确定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诊断价值.结果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后胰腺呈弥漫性低密度17例(68%),胰腺局限性肿块且增强后呈低密度10例(40%),胶囊样环16例(64%),胰周线征15例(60%),胰周血管受累11例(44%),胰腺病灶钙化8例(32%),胰腺假囊肿3例(12%),胰管扩张5例(20%),胰管截断4例(16%),胆管扩张14例(56%),胆管壁增强19例(76%),腹膜后纤维化4例(16%),肾脏损害12例(48%).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呈现弥漫性肿大且呈低密度,胶囊样环,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重要CT征象.

    作者:范中华;陈双园;杜蕾;刘振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内镜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各种传染病,例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梅毒、淋病等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困难[1].

    作者:徐丽萍;孙秋英;徐丽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医疗服务面对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要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不仅有赖于医院整体技术的不断提高,还应建立与完善一种体现全院奉献、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共同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医院文化.

    作者:何晓峡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纤支镜在治疗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意义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52.00%,具有显著差异(χ2=9.9206,P<0.0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和P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PaO2为(81.6±5.7)mm Hg,高于对照组(72.6±8.5)mm Hg,具有显著差异(t=4.3970,P<0.001);治疗后观察组PaCO2为(55.3±6.2)mm Hg低于对照组(74.3±7.1)mm Hg,具有显著差异(t=10.0785,P<0.001).观察组在治疗过程未发现死亡病历,也未发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床旁纤维镜吸痰及局部用药治疗COPD合并痰液阻塞患者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叔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以缩短疗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贾翠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两种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金因肽及意可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门诊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男47例,女73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60例,a组用金因肽治疗,b组用意可贴治疗,3 d为一个疗程,将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及溃疡的愈合天数进行对比.结果 金因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疼痛缓解方面及愈合天数上均明显优于意可贴(P<0.01).结论 金因肽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一种很好制剂.

    作者:秦春梅;杨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简论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安全是人的第一需求.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一项决议案:保证患者安全.关于护理安全的问题,笔者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王弘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初发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2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初诊为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明确诊断后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4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以白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甲亢临床常见,在进行系统检查的同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测定,以免误诊.

    作者:孟君霞;栾春来;夏玉彬;李新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糖尿病防治与护理中的常见误区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估计至2025年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将达到2.5亿,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愈发严重,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危害日益凸显出来.

    作者:冯全丽;冯全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罗格列酮,对照组加服二甲双胍,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两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血脂三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疗后血脂三项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罗格列酮有很好的降糖作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刘朝仁;吴强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的应用

    目的 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副作用及两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检测各组麻醉显效时间、阻滞平面、血压的变化,术后随访头痛、腰背痛等副作用.结果 CSEA组麻醉显效时间短、范围广、运动阻滞满意、局麻药用量小,与EA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下降低值出现时间CSEA组明显早于EA组(P<0.01).术后头痛、腰背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应用CSEA效果优于EA.

    作者:边文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直肠癌126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到手术后病例113例,复发26例,复发时间5个月至3年,分析发现复发与病理类型、病期、是否规则化疗有一定关系.结论 患者自身条件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不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原则和无瘤操作技术是术后复发不可忽视的因素,术后规则化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本海;周刚;陈传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心理指导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调整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情况,使其积极配合,提高疗效.方法 针对38例肝硬化患者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个性化的正确有效的心理指导.结果 38例患者均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治疗和护理合作.结论 正确有效的心理指导可以调动患者的正性情绪,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疗效.

    作者:林春香;华盈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