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兰;廖小明;彭伯坚;徐志均
目的 更年期心理问题及排解方法研究.方法 更年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紧张、担忧、恐惧、敏感多疑、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排解方法:(1)科学认识更年期,加强自我心理调适;(2)积极做好自我保健;(3)保持平衡的心态和有规律的生活;(4)家庭和睦和社会关心.结果 采用相应排解方法后可以轻松渡过更年期.结论 只要能正确认识更年期,懂得更年期的常识,对更年期的到来有思想准备,并遵循本文所述的排解方法,一定能够平安的渡过更年期.
作者:赵则祥;邹开亮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通过直肠滴注给药的方法替代静脉滴注治疗临床小儿下呼吸道感染(LRI)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45例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随机采用直肠滴注和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疗程和临床疗效.结果 疗程:直肠滴注组长于静脉滴注组1.5 d;疗效:直肠滴注组的显效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差别.结论 直肠滴注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行之有效的给药方法,在家长不愿意给患儿选择静脉穿刺或患儿严重不配合,尤其是多次静脉穿刺均告失败时,可以替代静脉滴注给药.
作者:郑洪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180例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一些统计,了解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血常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80例临床确诊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取其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其结果.结果 180例患儿中咽试子培养阳性58例,总阳性率32.2%.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占77.5%,白细胞升高占48.3%.结论 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而且白细胞不一定升高.
作者:黄瑞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笔者接待笔者所在医院1名Rh稀有血型的患者,自诉有两次不明原因的流产史,否认有输血史及生育史,此为第3次怀孕,疑为血型不合,前来咨询,同时告知其兄妹3人均有献血史,且为Rh阴性稀有血型,遂委托市中心血站对该家庭的三代共10人进行了家系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富;魏淑芳;高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迅速有效的控制方法及如何减少复发.方法 选择22例高热惊厥患儿,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均于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止惊.结论 尽快控制惊厥发作,以避免脑细胞损伤,应快速开通静脉通道,此途径用药疗效良好,继往有高热惊厥患儿出现发热应先物理降温.
作者:郝凤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具体培训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
作者:尹凤英;何芳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胺碘酮及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对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将51例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25例)、胺碘酮+替米沙坦组(Ⅱ组,26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研究的终点为12导心电和24 h Holter证实的持续30 s以上的症状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结果 随访期间,Ⅰ组分别有12例(48%)、Ⅱ组有5例(19.2%)到达终点(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对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作者:葛久欣;朱东放;宋凯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及意可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门诊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0例(男47例,女73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60例,a组用金因肽治疗,b组用意可贴治疗,3 d为一个疗程,将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情况及溃疡的愈合天数进行对比.结果 金因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在疼痛缓解方面及愈合天数上均明显优于意可贴(P<0.01).结论 金因肽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一种很好制剂.
作者:秦春梅;杨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更有效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肺心病心衰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皆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吸氧、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卡托普利 12.5 mg,口服,每天2次;门冬氨酸钾镁20 ml+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天1次,7~10 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反应、意识、发绀、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心电图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45%),有效15例(37.5%),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10例(26.3%),有效11例(28.9%),无效19例,总有效率52%.两组比较疗效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卡托普利、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及改善心功能,提高肺心病心衰治愈率.
作者:谢元相;黎家齐;区为华;伍树荣;林创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浆尾加压素Ⅱ含量及毛细支气管炎组治愈后复测血浆UⅡ含量.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UⅡ含量显著升高(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治疗后血浆UⅡ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UⅡ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检测UⅡ含量有助于判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张松青;颜萍;李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MDA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 MDA临床症状以宫颈水样溢液为主,伴/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手术前活检难于确诊,术后根据腺体浸润宫颈深度和免疫标记CEA、CA125、ER、PR、Ki-67等确诊.结论 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者,应争取宫颈深部(>7 mm)活检,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大多数病例需要术后确诊.
作者:周睿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以缩短疗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贾翠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氯胺酮作为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其给药途径多种多样.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小剂量氯胺酮不但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副作用.氯胺酮由于其对心血管和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微创介入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CT下扫描确定椎间盘突出明显层面,介入穿刺针准确进入靶点突出物内,先行射频热凝术后再行三氧消融术.结果 84例患者随访3~6个月,优良率达85.7%.结论 微创介入联合术是治疗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优于单一手术.
作者:孙西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几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T),转铁蛋白(T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2 mg/L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心绞痛组(n=74)CRP,HPT显著高于对照组(n=80,P<0.01),T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n=34)CRP,HPT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80,P<0.001),Tf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不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HPT均升高,而Tf则降低.
作者:曹艳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梗死面积、神经损害的关系,从临床方面探讨两者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和病后14 d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进行不同时程和同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时血清MMP-9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 水平CTV≥10 cm3,与CTV<10 cm3比较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血清MMP-9水平CSS>30与CSS≤30之间比较P<0.05.结论 MMP-9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急性期血浆MMP-9水平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大小、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吴跃华;张茂林;周立社;杨巧莲;刘俊平;张红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61 眼),利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治疗,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内压、前房深度、房角关闭情况.结果 治疗后,68.9%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眼压控制良好,而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优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后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良好的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而且操作安全简捷,可以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方法.
作者:曹宪勇;朱晓谦;李晓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5例运用常规药物与高压氧治疗和传统护理,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前后评定效果.结果 试验组2周内总有效率为86%, 3个月内治愈率为90%,治疗康复时间(28±10.2) d;对照组2周内总有效率为64%, 3个月内治愈率为74%,治疗康复时间为(45±12. 4) d.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康复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丽媛;田秋莲;李润玲;赵雅智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明确小儿心房分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例6月龄小儿的术前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的心电图诊断为心房分离.结论 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也可见心房分离现象.
作者:隋萍;邱宝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3 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液,并给予胸腔内注药,治疗组(n=12例)胸腔灌注IL-2联合顺铂;对照组(n=1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IL-2每次注入100 万U,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5~7 d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45.45%(P<0.05).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有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
作者:尹红;陈凯;吴璞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