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红
目的 探讨回肠末端管式造口术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结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中运用回肠末端管式造口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13例,全部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回肠末端管式造口术,无肠瘘发生.结论 在结直肠癌切除吻合术中运用回肠末端管式造口术对减少吻合口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文峰;刘新义;张德明;马林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抢救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2例患者均给予吸氧、抗过敏、解痉、强心、扩容、升压、纠酸、扩纤溶、抗肾衰、抗感染治疗.同时在静脉给药方式方面,第1例,三条静脉穿刺输液通路;第2例,一条静脉穿刺通道,两条静脉切开通道.抗凝治疗上,第1例未使用肝素,第2例小剂量预防性使用.扩溶剂应用方面,第1例只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悬浮红细胞;第2例,除此之外,还使用新鲜冷冻血浆,中药参麦注射液.子宫切除第1例约产后90 min进手术室切除子宫;第2例约产后50 min于产房切除子宫.结果 第1例产妇死亡,第2例产妇救治成功.结论 羊水栓塞能否抢救成功,与多学科及时的共同参与有关.
作者:陈立;马保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发生率约10%~30%[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梗阻性结肠癌发病率日益升高.由于结肠癌癌肿的发展是渐进性和不可逆转的,故手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发展,术中肠道处理,术后营养支持方法的不断改进,临床上对老年人结肠癌梗阻性的处理已倾向Ⅰ期切除和吻合术的发展趋势,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愈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左心衰竭患儿心功能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32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h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患儿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及呼吸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治疗前后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儿的心功能及低氧血症;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真;张逢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方法,以及手术的必要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近3年来83例(83眼)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情况,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术后眼压控制≤21 mm Hg者67眼(80.72%),联合局部用药眼压控制≤21 mm Hg者16眼(19.28%);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78眼(93.98%),保持不变者5眼(6.02%).结论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有效手术方式,术中熟练操作,术后正确用药并严密观察.
作者:陈鸣;张娣;李晓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2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Ficat分期:Ⅱ期14例、Ⅲ期12例.手术采用股骨头坏死骨刮除、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皮牵引4~6周,然后利用CPM机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3~6个月部分负重,9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随访2~6年,本组26例,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取材方便、操作较简便、效果可靠的特点,是目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价值的术式.
作者:张磊;刘洪胜;郭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8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钠组(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对照组为50%(P<0.05),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栓还原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能更有效的控制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薛玉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病例100例,治疗组50例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 d,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钠(LMWH)5000 U腹部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对照组50例,应用复方丹参1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 d,连用14 d,曲克芦丁0.4 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 d,连用14 d.并监测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奥托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尹魁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104例常规应用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治疗组120例的常用药同对照组,配合经皮治疗仪,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80例,治愈率66.7%;对照组痊愈38例,治愈率36.5%;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经皮给药治疗配合常规治疗小儿肺炎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
作者:全燕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预后及疗效机制.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片,随访观察治疗1年,治疗前后查血糖、血脂、超声心电图,用药过程中记录心率、心衰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组LVEF明显提高,LVEDD缩小,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结论 辛伐他汀能使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儿童慢性鼻窦炎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治愈33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6%,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良好.
作者:黄业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检测与24 h尿蛋白定量是否能等效.方法 选取确诊糖尿病患者110例和健康对照50例,对其随机尿P/C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的阳性率.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白蛋白肌酐比的增加与滤过功能下降有关,不同肾功能分期中,随机尿UmAlb/UCr与24 h Up定量保持良好的相关性,整体的相关系数0.96.但与24 h UmAlb定量相比,随机尿UmAlb/UCr有一定的假阳性.结论 尿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随机尿UmAlb/UCr作为筛查实验有明显的优势,但确诊仍以24 h Up定量为佳.
作者:吕艳;王路长;夏汝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为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健康因素及有关疾病的发病规律,2008年11月底盐城某学院委托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对该院教职工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查,计发出体检表386份,收回322份,回收率为83.42%.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魏根成;黄连章;吕俊芝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足月单胎初产妇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的发生原因及其与难产的关系.方法 对199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足月单胎初产妇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病例93例作回顾性分析,与同期足月单胎初产妇胎头入盆孕妇89例作比较.结果 胎头未衔接组难产率及分娩期发生异常产程率增加.胎头浮动越高,难产发生率越高.结论 临产时胎头未衔接增加了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但胎头未衔接并非是剖宫产的指征.
作者:段凌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尿液常规检验是传统的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在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各级医院必做的常规检验项目.尿常规检验包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糖定性、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抗坏血酸.
作者:肖英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德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单纯应用丙泊酚及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施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待麻醉效果满意后进行手术.分别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丙泊酚用量、苏时间明显少于A组;肢体无意识扭动B组优于A组;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较单纯应用丙泊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效果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司文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新疆喀什地区妇女阴道炎高发病率因素.方法 对2310例下生殖道感染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实验室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结果 细菌性阴道炎占40.61%,滴虫性阴道炎占11.56%,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占21.34.结论 通过对231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阳性率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提供了参考和佐证.
作者:周先玲;兰巧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358例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采用细胞学分类诊断(TBS),对TCT异常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结果 140例涂片异常统计显示:小于30岁年龄段阳性率21.43%,30~39岁阳性率27.14%,40~49岁阳性率29.29%,说明宫颈癌的好发年龄提前,性生活活跃期的妇女仍为宫颈癌的好发人群.TCT检测技术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8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87%,鳞状细胞癌(SCC)为100%,故病变程度越高,TBS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越高.结论 TCT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可靠手段.
作者:穆霞;王新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