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伟;张军连;曹春峰
本文报告一对夫妻于生殖器及肛门性密切接触部位同患夫妻尖锐湿疣及淋球菌感染性疾病.采用药物及冷冻治疗痊愈.随访5个月未再复发.我国近20年来性病发生率日趋回升.笔者所在医院常见夫妻共患性病的病人逐年增多,尤以外出误工人员为主.
作者:王永全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疗效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月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按照THA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婉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给予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一疗程,可多疗程治疗.结果 268例偏头痛患者, 控制176例(65.6%),显效71例(26.6%),有效无效21例(7.8%).结论 尼莫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通过观察,其治疗偏头痛,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度高.
作者:范琳娜;赵雅军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经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50~200 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并制成10 m1细胞悬液,其单个核细胞计数为3.6×108~1.8×1011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34+的干细胞数为106~109 ml,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下行股动脉穿刺,导管超选择至闭孔动脉及旋股内外侧动脉,将干细胞悬液缓慢匀速注入动脉内.结果 30例患者随访18个月,根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经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可缓解临床疼痛,改善恢复关节功能,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红斌;魏玉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 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氟脲嘧啶宫腔注射、口服米非司酮加静脉注射甲氨蝶呤三种方法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结果 三组方法治疗早期异位妊娠均取得较好疗效,其中口服米非司酮加静脉注射甲氨蝶呤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和氟脲嘧啶宫腔注射组,P<0.05.结论 MTX配伍米非司酮为目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佳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秀娟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ESWL治疗的4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碎石成功率100%,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选择好适合病例,是提高ESWL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孙军;路爱丽;秦云强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川崎病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川崎病发病男孩多发,无季节差异,非典型病例占20%,误诊率高.结论 早期心脏彩超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可以早期诊断川崎病.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负压吸引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26例负压吸引术患者为两组,试验组118例实施舒适护理,结照组108例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降低负压吸引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毛亚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治疗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予5%葡萄糖溶液500 m1+硝酸甘油2 mg静滴至分娩;对照组予5%葡萄糖溶液500m1+25%硫酸镁30 m1以每小时l g的速度静滴.两组均酌情选用镇静剂和利尿剂.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降压理想且稳定,在减少阴道助产和实行自然分娩及减少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等产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硝酸甘油静脉给药,对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降压迅速稳定,疗效确切可靠.
作者:王习会;王琼 刊期: 2009年第32期
1 病例报告首发患者男性,18岁.因咽痛、低热、躯干、四肢散在丘疱疹伴瘙痒感1 d就诊.查体:体温37.5 ℃,前胸、背部和四肢散在小斑丘疹、疱疹(疱液澄清,基底部有红晕),部分破溃,有抓痕,呈向心性分布.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诊断为水痘入院隔离.给予盐酸吗啉胍0.2 g/次、维生素C 0.2 g/次,每天3次口服;板蓝根冲剂15 g/次,每天3次冲服;炉干石洗剂适量外擦患处,每天3次.
作者:翟羽佳;黄学林;李德寿;薛霞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对37例肛门瘙痒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7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中,治愈32例,占86.5%,好转3例,占8.1%,总有效率94.6%,无效2例,占5.4%,其中一例为肝硬化患者,一例为糖尿病患者.结论 肛门瘙痒症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常效果不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具有疗程短、治疗方便、无痛苦、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熊少刚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5~2008年收治的15例C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诊断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刮宫术中发生大量阴道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后改行保守治疗.其中8例行天花粉保守治疗,4例单纯甲氨蝶吟(MTX)保守治疗成功,1例直接行开腹局部病灶切除术.均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CSP的简便可靠方法,药物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宪颂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8例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其中37例经严格系统保守支持治疗后治愈,1例因手术指征掌握不准确错误实施了剖腹探查术,手术后继续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准确诊断,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的唯一有效措施,手术治疗应尽量避免.
作者:邵得志;冯志毅;花卉;赵明佳;朱研锋 刊期: 2009年第32期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CPP多发生于女孩,男女之比大约为1:23.一般认为女孩80%~90%以上为特发性[1];男孩则80%以上是器质性.器质性CPP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畸形、创伤、肿瘤以及化疗和放疗等有关[2].
作者:乔昕;李桂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肤氧颗粒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临床确诊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口服肤痒颗粒3次/d,每次1袋,同时每晚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1.0 g,外用复方氯己定(达克罗宁乳膏),2次/d;对照组41例,每晚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1.0,外用复方氯己定乳膏,2次/d,两组2周为1疗程.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肤痒颗粒剂可有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作者:苏俊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及T波的改变.结果 本组56例,显著疗效40例(71.42%),有效13例(23.21%),无效3例(5.35%),其中1例转介入科治疗.总有效率为94.65%.结论 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抗栓的作用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纠正脂类代谢紊乱状态,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马玉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聚合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牙体缺损较大且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165例共177颗患牙制作聚合瓷嵌体,追踪观察6个月至3年,参照改良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修复后牙体折裂6例,修复体脱落5例,修复体折裂3例,继发1例,修复成功率90.39%.结论 聚合瓷嵌体是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一种良好的美学修复方法.
作者:李蓓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一孔法腹腔镜下高位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 用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左侧32例,双侧3例.所有例斜疝均在腹腔镜下行一孔法内环高位结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短5 min,长35 min,术后住院1~2 d,平均1.5 d,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创伤极小、恢复快的超微创方法.
作者:王栓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无痛人流术后的并发症并探讨防治策略.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750例无痛人流孕妇术后进行观察. 结果 72%清醒后无不适,20%感轻微小腹胀痛,9%感轻微头晕,嗜睡,3%感恶心,均在术后休息1~2 h后恢复正常.子宫穿孔3例 (占0.4%),漏吸或吸宫不全6例 (0.8%),术后感染 9例(占0.67%),宫颈管或宫腔粘连45例(占3%). 结论无痛人流术后并发症与普通人流一样主要在3个时段发生.积极对无痛人流术后的孕妇进行观察和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的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疗效和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82例,再通率68.3%,其中发病6 h以内溶栓再通率为85.7%(48/56),发病6~20 h溶栓再通率53.1%(34/64).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7.1%,心绞痛发生率3.6%,死亡率3.6%;未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18.8%,心绞痛发生率12.5%,死亡率17.9%.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常规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无条件行PCI的医院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顺德;张胜 刊期: 2009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