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替硝唑醇溶液中替硝唑氯霉素的含量

蔡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替硝唑, 氯霉素,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探讨同时测定复方替硝唑醇溶液中替硝唑和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u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50:50),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 替硝唑、氯霉素在20~120 ug/ml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2%、100.54%,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67%、0.52%.结论 本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可用于含替硝唑、氯霉素的质量控制.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43例的体会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ESWL治疗的4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碎石成功率100%,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选择好适合病例,是提高ESWL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孙军;路爱丽;秦云强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对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胸部手术准备,心理干预组除常规手术准备外,还采用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及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等应激激素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在T2、T3、T4和T5时间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心理干预组的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等应激激素的含量在T2、T3、T4和T5时间时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增强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并能减轻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有助于麻醉手术安全性的提高.

    作者:高轶;周文娇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

    目的 探讨通过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保证有效镇痛,促进安全康复和舒适,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产妇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150例使用镇痛泵者术后生命体征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镇痛有效率100%.结论 对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只要做到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就能缓解产妇术后的疼痛,促进乳汁分泌,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雪英;张春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浅谈新形势下检验科的管理与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检验医学飞速发展,检验诊断技术日新月异.全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仪器相继问世并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具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参数日益增多,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依据.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管理和制定检验科的发展规划,是摆在检验科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的管理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罗建文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浅谈怎样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随着当今社会渐趋老龄化,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人数亦趋增多.如何能更有效地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使之减少痛苦、尽快康复,这已成为当代护理人员势必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者:陈昕;李红英;姜玉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11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的分析

    目的 探讨滑膜性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通过对11例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CR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CR片病变关节四周均见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影,形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有的聚集团块状、石榴状或不规则形,钙化结节中心密度低,周围密度高;而CT显示细小游离体数目明显多于CR片,能见一些没有钙化的小体,还可见游离体的中心和周边密度的变化,有无骨化或钙化,滑膜的增厚和钙化;MRI可显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关节及周围游离体包括软骨性游离体,T1WI和T2WI通常显示为低信号结节,T2WI上与滑膜内高信号的液体形成对比,小结节 T2WI可见其信号不均,钙化部分呈低信号.结论 受软骨结节的钙化或骨化程度的影响,X线平片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有一定限度,需要结合CT检查,MRI检查.手术病理的检查往往是提示滑膜有软骨化生改变作为确诊依据.X线诊断简单、方便、及时,而CT、MRI则能提供更多更完整详细的信息.

    作者:夏立凡;谭宜军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思连康与潘生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

    目的 观察思连康与潘生丁对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思连康与潘生丁联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148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12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思连康潘生丁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作者:徐文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总结宫颈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掌握健康保健知识,从而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避免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加重患者身心负担的情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通过对102例宫颈癌放疗患者住院期间以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对宫颈癌患者反复进行放疗知识及注意事项的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选择合理的药物和合理的皮肤护理方式:次碳酸铋、易蒙停、蒙脱石散、康复新液、肾上腺素、地赛来松,并全身抗感染、止血、支持治疗.明显减轻了宫颈癌患者的急性放射反应及并发症,使放疗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肖光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0月至2009年4月行困难LA 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5 min.术后平均住院5.1 d.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适合于肥胖、老年人及诊断未明的腹膜炎患者.困难LA时术中仔细操作,重视腹腔引流,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高洪军;理建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中草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草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04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野菊花洗浴、热敷治疗,对照组清水洗浴后采用氧化锌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草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效果较好,且方法简单.

    作者:何飞燕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上皮内肿瘤

    上皮内肿瘤或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EN),是用来描述人体黏膜,腺体及导管等处上皮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

    作者:刘卫东;王晓菲;周凯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750例无痛人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 观察无痛人流术后的并发症并探讨防治策略.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750例无痛人流孕妇术后进行观察. 结果 72%清醒后无不适,20%感轻微小腹胀痛,9%感轻微头晕,嗜睡,3%感恶心,均在术后休息1~2 h后恢复正常.子宫穿孔3例 (占0.4%),漏吸或吸宫不全6例 (0.8%),术后感染 9例(占0.67%),宫颈管或宫腔粘连45例(占3%). 结论无痛人流术后并发症与普通人流一样主要在3个时段发生.积极对无痛人流术后的孕妇进行观察和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超过48 h,并伴有排便困难.长期便秘使人体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蓄积在肠道中,导致毒素再吸收入血,有碍身体健康.同时便秘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作者:白志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某中专学校护理专业学生2005~2008年退学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专学生退学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中专学校2003~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退学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中专生退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于大学生退学率,与高职学生退学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非病因素退学是中专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网络、纪律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改革考试模式尤为重要.

    作者:朱银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近视与弱视防治护理研究

    目的 应用脊椎矫正健身器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近视、弱视疗效观察.方法 使用脊椎矫正健身器,配合改善脑眼供血不足,理疗、眼部穴位按摩,治疗近视、弱视111例.结果 3~6岁组:19例(33眼)显效与治愈占治疗眼数的15.2%.7~14岁组:30例(56眼)治愈率50%.15~18岁组:62例(124眼)治愈率83.9%.结论 颈椎、脑眼供血不足是近视、弱视的重要根源.经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近视治愈者,视力无明显波动.

    作者:郑锦华;刘国家;王玉;张丽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专科护士培养计划试行体会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的培养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采用护理质量检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专科护士培养前后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专科护士培养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并投身于护理实践,能在专业领域中发挥带头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何兰萍;张倩;王琼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预防高龄患者腹部切口裂开

    目的 探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在预防高龄患者腹部切口裂开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将有切口裂开危险的高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和常规间断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中无1例切口裂开,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3例,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中切口裂开5例,感染4例,脂肪液化4例,皮下积液3例,切口裂开发生率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对照组,两组愈合良好与不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明显优于传统间断分层缝合组,能有效预防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减少愈合不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朱笑寒;桂世涛;王亮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4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儿经治疗后,24例痊愈,17例好转,2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4.7%.心脏增大15例病愈后恢复正常,15例遗留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东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通过静脉给予适量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它能起到人工胃肠的作用,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外科.因此,对此要充分了解,不断提高护理水平,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33例

    目的 本文对33例婴幼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33例临床资料及对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异常的分析.结果 不典型川崎病婴幼儿发病率>学龄前儿童;发病早期ESR、CRP、WBC均明显升高、血小板正常;63.6%的患儿有心肌损害.结论 婴幼儿不典型川崎病早期损害冠状动脉,早发病3天可见冠状动脉扩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是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的重要依据,也是安全准确的方法.

    作者:陈秀良;王雪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