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替硝唑醇溶液中替硝唑氯霉素的含量

蔡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替硝唑, 氯霉素,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探讨同时测定复方替硝唑醇溶液中替硝唑和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u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50:50),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 替硝唑、氯霉素在20~120 ug/ml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2%、100.54%,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67%、0.52%.结论 本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可用于含替硝唑、氯霉素的质量控制.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川崎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川崎病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川崎病发病男孩多发,无季节差异,非典型病例占20%,误诊率高.结论 早期心脏彩超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可以早期诊断川崎病.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4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儿经治疗后,24例痊愈,17例好转,2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4.7%.心脏增大15例病愈后恢复正常,15例遗留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东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药物治疗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及对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方法 选择2007~2008两年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78例患者,结合既往病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有胆囊疾病的52例,占29.2%,胃手术后的39例,占21.9%;不明原因87例,占48.9%.另外,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56例,阳性率29.9%,而同期21936例胃镜检查者中Hp阳性12771例,阳性率58.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中胆囊疾病和胃术后为其两大主要原因,不明原因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上消化道动力紊乱及抗胆汁反流的生理屏障减弱或丧失的结果.另外,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感染率低.

    作者:朱美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8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积极术前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术后腹部体征的观察以及引流管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本组15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10例患者保留肛门,5例患者未保留肛门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吻合口瘘1例.皮炎2例、肺部感染l例.结论 加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作者:智林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接种吸附白百破疫苗后出现寻麻疹1例

    1 病例介绍患儿,女,5月令,因发热1 d,伴全身皮疹而就诊.患儿于2009年2月23日在当地预防接种点,按程序接种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一针0.5 ml(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801b004-1、有效期至2009年7月9号).当日患儿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8.8 ℃,当地医生给于对症治疗.

    作者:王志康;武梅花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专科护士培养计划试行体会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的培养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采用护理质量检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专科护士培养前后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专科护士培养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并投身于护理实践,能在专业领域中发挥带头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何兰萍;张倩;王琼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骨缺损区不同移植物对胫骨平台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胫骨平台骨缺损区植入自体带双层皮质骨的松质骨条或自体松质骨颗粒对兔胫骨平台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中国白兔24只,12~13月龄.将24只实验动物制成右膝胫骨平台负重区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2只,A组骨缺损区植入自体带双层皮质骨的松质骨条,周围再植入少量松质骨,B组植入自体松质骨颗粒.12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材后进行大体观察,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A组术后胫骨关节面均无塌陷,B组术后2例发生胫骨平台塌陷.生物力学测试A组胫骨平台生物力学性能显著高于B组.结论 自体带双层皮质骨的松质骨条植骨修复兔胫骨平台骨缺损区,术后抗塌陷性明显高于自体松质骨颗粒.

    作者:赵银必;何劲;周忠华;刘俊;邓健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浅谈怎样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随着当今社会渐趋老龄化,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人数亦趋增多.如何能更有效地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使之减少痛苦、尽快康复,这已成为当代护理人员势必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者:陈昕;李红英;姜玉珍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抢救1例呼吸骤停患儿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2009年5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了一位车祸致脑干出血的患儿.男,10岁.车祸2 h后入院,入院时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为4 mm,对光反射均消失,四肢无自主活动.

    作者:王巨辉;初娜;卜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超过48 h,并伴有排便困难.长期便秘使人体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蓄积在肠道中,导致毒素再吸收入血,有碍身体健康.同时便秘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作者:白志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超声诊断骨盆外伤致宫颈粘连、经血倒流、盆腔混合性包块1例

    骨盆(pelvis):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现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例骨盆外伤患者的超声诊断介绍如下.

    作者:毕小玲;朱涛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预防高龄患者腹部切口裂开

    目的 探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在预防高龄患者腹部切口裂开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将有切口裂开危险的高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和常规间断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中无1例切口裂开,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3例,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中切口裂开5例,感染4例,脂肪液化4例,皮下积液3例,切口裂开发生率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对照组,两组愈合良好与不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明显优于传统间断分层缝合组,能有效预防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减少愈合不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朱笑寒;桂世涛;王亮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某中专学校护理专业学生2005~2008年退学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专学生退学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中专学校2003~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退学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中专生退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于大学生退学率,与高职学生退学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非病因素退学是中专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网络、纪律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改革考试模式尤为重要.

    作者:朱银龙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并运用现代护理手段对30例行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的患者开展护理.结果 30例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治疗萎缩性鼻炎患者经过规范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对行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生活的信心.

    作者:刘泽琴;佘渝;潘虹珠;张乃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68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达标观察分析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市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多个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情况. 方法选择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明确为冠心病患者共68例,男60例,女8例,平均年龄:57.34+/-6.74岁,均合并有 (1)吸烟:20支/天以上,烟龄5~30年.(2)高血脂:混合型高胆固醇45例,单纯性高胆固醇23例.(3)高血压:1级10例,2级45例,3级13例.(4)糖尿病:均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7%.对每位患者均进行详细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健康知识教育,确使患者了解戒烟、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二级预防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国际、国内相关疾病治疗指南为每位患者制定戒烟、饮食结构及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要求患者每1~3个月来院复查,询问患者戒烟、饮食控制及服药情况,观察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了解其达标率.对未按时来院者行电话随访.对放弃治疗者询问放弃原因. 结果 68例患者中戒烟者20例,占30.4%;坚持合理饮食者21例,占30.4%;血脂达标者18例,占26.5%,血糖达标者20例,占30.4%;血压达标者50例,占73.5%.2年来共发生畸形心梗3例,1例再次心梗,3例因副作用放弃他汀类药物治疗,21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导致放弃治疗的原因分别是(1)不能忍受戒烟、控制饮食带来的不适感.(2)过分惧怕药物副作用.(3)平时无症状,觉得没必要治疗.结论 尽管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知识教育,并加强了随访监督,但治疗达标率除血压外仍偏低.今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工作仍需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做更多工作.

    作者:王竹文;王洪光;李国平;杨建美;吕娜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时行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35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时行同侧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的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肌皮瓣成活,无淋巴漏、无局部复发,再造乳房形态满意.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时行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再造乳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启军;韦向京;韦彪;李世碧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对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7例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的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89.5%,漏诊4例,误诊3例.结论 彩超对于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合经阴道彩超和短期动态观察更能有效提高其检出率.

    作者:聂志伟;张军连;曹春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视神经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又称Devic病,是一种具有复发缓解倾向、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脱髓鞘疾病.既往认为NMO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个亚型,但近年来的研究提示,NMO是不同于MS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对NMO较为特异的免疫标记物--NMO-IgG的研究,支持NMO是独立的疾病实体,这对NMO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NMO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与MS进行比较.

    作者:陈孝东;王光胜;曹勇军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乳酸杆菌对不同体质母亲母乳成分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通过给过敏体质孕母、乳母补充益生菌乳酸杆菌,观察乳酸杆菌对母乳成分的影响及其与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过敏体质孕妇(n=60),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自孕36周开始口服乳酸杆菌,孩子出生后继续服用直到母乳喂养结束,另一组口服安慰剂,同时选择非过敏体质孕妇(n=30)为对照组 ,生后取母乳测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A、SIgA、TGF-β1 、sCD14),孩子随访到2岁以确定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结果 口服乳酸杆菌的孕妇母乳中TGF-β1、sCD14水平较口服安慰剂低,口服乳酸杆菌的孕妇的孩子2岁内患过敏性疾病率低.口服乳酸杆菌对母乳中IgA、SIg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在怀孕晚期及哺乳期口服乳酸杆菌可降低母乳中TGF-β1、sCD14水平,这种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与母乳喂养婴儿低敏感性有相关性.

    作者:吴福玲;宋秀风;李营营;李得志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近视与弱视防治护理研究

    目的 应用脊椎矫正健身器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近视、弱视疗效观察.方法 使用脊椎矫正健身器,配合改善脑眼供血不足,理疗、眼部穴位按摩,治疗近视、弱视111例.结果 3~6岁组:19例(33眼)显效与治愈占治疗眼数的15.2%.7~14岁组:30例(56眼)治愈率50%.15~18岁组:62例(124眼)治愈率83.9%.结论 颈椎、脑眼供血不足是近视、弱视的重要根源.经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近视治愈者,视力无明显波动.

    作者:郑锦华;刘国家;王玉;张丽杰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