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肺炎患者病案分析

王方红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 传染病监测,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对2007年江源地区的门诊患者病毒性肺炎监测结果的分析.方法 对2007年检出的21例病毒性肺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共检出21例病毒性肺炎患者,男12例,女9例.患者主要分布在江源区人口密集处,以出租车司机,小商贩为主,年龄分布于各年龄段,青壮年人群占较大比例,治愈率为100%.结论 针对江源区病毒性肺炎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检测工作,加强对人口密集地区人员健康检疫工作,做好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观察合理的手术配合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术中、术后病情及手术进程、恢复状况等全程的观察护理.结果 患者整个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手术进程顺利,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感染机率降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严格无菌技术和术中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石津萍;夏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应用郑氏手法整治小关节错缝

    目的 探讨小关节错缝引起的运动损伤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2333份门诊病例记录进行调查,其中腕关节错缝157例、踝关节错缝72例.应用郑氏手法进行复位处置.结果 89%腕关节损伤、100%踝关节损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通过手法整复恢复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是治疗小关节错缝的关键.

    作者:李令臣;毛锐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及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成功的重要场所,所以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在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魏峰;孙海英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起病迅速,恢复较慢,治愈后常伴有后遗症和各种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的日常生活.

    作者:胡佳炜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输液帖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探讨

    静脉输液贴,以其便于固定、舒适安全、操作简便、符合无菌要求等优良特点,给临床护理操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深受医护人员的欢迎.但从临床的使用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作者:赫崇军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中医辨证分型,用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结果 34例经长短不同的疗程治疗后,显效16例(占47%),有效16例(占47%),无效2例(占6%).经治疗后如心前区痛及胸闷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全部患者用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辨证论治用药,收到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雁滨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Orem自理模式在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掌握更好的自我护理技巧提供干预措施.方法 将印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同期住院按分级护理标准实施护理计划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参与自理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胆囊切除术具有可行性,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社会功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周家妹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肺栓塞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影像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对肺栓塞的诊断有较大帮助.使临床诊断肺栓塞能及时的溶栓和抗凝治疗.结後论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孟秋丽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手术室安全护理问题的常见原因及防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及全民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手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许多问题也不断出现,手术室安全问题是医院的重中之重.手术室作为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安全不仅体现在手术过程中,而且贯穿于手术室的一系列环节,工作中,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将给自己、给患者、给医院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作者:刘忠霞;曹敏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浅谈BC-3000血球仪分析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取得了飞跃发展,大量先进的自动化仪器取代或部分取代了手工操作和一般仪器,使实验结果更加快速与精准,大大提高了检验水平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特殊情况下,仍需以手工操作法加以校正.

    作者:胡红梅;夏金花;胡玉玲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41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手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4年7个月.腰背痛伴间歇性跛行、下肢肌肉瘫痪、马尾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25例,无改变4例.结论 早期诊断,48h内手术较晚期手术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括约肌功能及鞍区症状恢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CT、CTM及MRI.同时腰椎间盘摘除及腰椎管减压必须考虑脊柱的稳定性.马尾神经功能恢复取决于病理类型、原有椎管狭窄程度等.

    作者:宋涛;黄东海;李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浅谈孕产妇营养食疗

    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要从母体获得,孕妇需要营养素维持子宫,胎盘,乳腺组织及全身适应性变化,并储存能量以供分娩时消耗.营养素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6大类.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缓释氟脲嘧啶植入剂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直位肠癌保肛手术中,植入氟脲嘧啶缓释剂的疗效.方法 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植入用缓释氟脲嘧啶或直接将缓释氟脲嘧啶撒布在腹腔、盆腔的癌床周围进行区域性化疗.结果 患者腹、盆腔给药后,未见出血、吻合口瘘、肠穿孔,未见明显全身不良反应,随访6~18个月,仅1例由于晚期肿瘤死于恶液质,3例发现有远处转移,其余均无吻合口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局部应用缓释氟脲嘧啶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防止局部复发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术中化疗方法.

    作者:瞿彩兴;许志云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质量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 将医院信息系统与护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查看护理工作动态信息,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既节省人力,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效率.结论 护理管理者从多方面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护理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春桃;黄海艳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17例分析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疾病之一[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至5月至2008年6月应用Chevron截骨手术治疗拇外翻17例,通过术前认真检查,特殊体位X线拍片,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由于采用了内固定,患者术后即可下地行走,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东;苏丽繁;王百德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两起重度急性氨中毒的救护经验

    笔者所在医院多次参加会诊并将两起急性氨中毒事件中的重患者收入院治疗,现将中毒经过,中毒情况,典型病例及救治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原发性乳腺恶性神经鞘瘤1例

    病例报告患者:女,39岁.因右乳无痛性肿物10年入院.查体:双乳无酒窝征和橘皮样变,右乳外下象限可及一约5cm×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差,无压痛,两侧腋窝和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乳实质性低回声块物,性质待定.

    作者:张百芾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丙戊酸钠诱发高血氨性脑病1例

    丙戊酸盐类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也用于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该药可诱发脑病,常发生在服药早期,停药可使症状消失[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加重、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及扑翼样震颤[2].

    作者:李令臣;罗健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肛肠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所用不同剂量局麻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用0.5%布比卡因5mg,Ⅱ组用0.5%布比卡因10mg,观察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明显低于Ⅱ组(P<0.05),麻醉效果差于Ⅱ组(P<0.05).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5mg)在肛肠科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少,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

    作者:胡李明 刊期: 2008年第34期

  • 自凝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比较158例BBT自凝刀射频治疗及同期150例微波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BBT自凝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一次性治愈率为95.56%,微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一次性治愈率为82.67%,两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BT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操作简便,一次性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爱萍 刊期: 2008年第3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