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影响

徐勇;林爱明;刘佳琪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52例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h),21例未早期切开或延迟切开(>2h).比较两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 52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死亡17例,病死率32.69%,未经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12例,病死率57.10%.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胸部外伤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静脉麻醉的全程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麻醉水平也随之改进、提高.

    作者:夏金花;胡玉玲;胡红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缺陷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医院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 结果 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有护士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资历及工作经验等因素. 结论 通过对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质量及住院患者的身心安全.

    作者:卢志文;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240例妊娠11~15周终止妊娠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传统方法 终止11~15周妊娠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宫腔操作时间(5.20±1.2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4.00±3.3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52.00±15.60)ml明显少于对照组(77±22.30)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观察组,显效率(97.16%)明显高于对照组(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刮出组织物量,观察组(26.00±10.48)g明显少于对照组(56.00±42.25)g(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观察组无,对照组17例.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11~15周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

    作者:赵明琼;肖先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植入胎盘保守治疗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已婚,因停经22+5周,要求终止妊娠于2008年4月9日入院.

    作者:汪晓锋;汪海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药敏分析

    目的 观察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测抗生素对Uu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详细记录52例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症情况,进行Uu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研究。 结果 52例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女性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腰腹部不适,易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 结果 显示耐药性低的是美满霉素(MIN)5.8%及强力霉素(DOX)7.7%,耐药性高的是环丙沙星(CIP)28.8%及罗红霉素(ROX)32.7%。 结论 对于有临床表现的女性患者应行Uu检测.临床治疗Uu感染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岚;游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11例以贫血就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造血系统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贫血的关系,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11例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影响人体代谢及多种系统的功能,常易引发贫血. 结论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多样,应开阔思路减少误诊.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张琼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血液灌流在中毒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HA型树脂血液灌流治疗各种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各种中毒患者56例,观察血液灌流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56例病人共灌流69次,其中13例2次.救治成功52例,占92.9%,死亡4例,占7.1%. 结论 血液灌流是利用固态吸附剂解除血液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可以用于临床有效救治多种中毒病人,有较满意疗效和较好安全性.

    作者:徐璐;陈明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肠血管畸形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直是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难点.笔者共收集我院11例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 结果 证明: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美兰注射是目前肠血管畸形定性、定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 ,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何子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高敏肾移植受者行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比术前受者群体反应抗体(PRA)高的患者经过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PAIA)后行肾脏移植后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及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于PRA不同程度增高的患者采取PAIA治疗后再行肾脏移植,观察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术前术后进行各项护理措施及整体护理观念的实施. 结果 PRA高的患者经过PAIA治疗后行肾脏移植,经过精心细致的整体护理,高敏受者得到很好的护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柳盈竹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可回收支架治疗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应用

    随着直肠癌手术方式的改进,吻合器的应用和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在根治的基础上保留排便功能已是直肠癌治疗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对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能有效的降低多数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作者:姚欣;王鸿斌;田斌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恶性腹膜间皮瘤术中术后出血死亡1例

    病例报告患者45岁,主因发现盆腔肿物2年,伴下腹痛20天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患者于两年前在笔者所在医院B超提示左附件畸胎瘤,10cm×9cm×9cm,无月经改变及不适.近20天自觉肿物增长伴下腹阵发坠痛、尿频而住院要求手术.

    作者:陈更越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尿毒清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配合诺和锐30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诺和锐30治疗并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24小时尿白蛋白(UAER)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S1),以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h UAE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S1也明显降低(P<0.05),FBG、TC、TG、HDL-C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73.5%,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 结论 尿毒清颗粒配合诺和锐30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脂代谢和改善血流变学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赵郴;马中建;陈玉林;罗学林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急性阑尾炎的B超诊断

    笔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并重点讨论各型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

    作者:罗爱华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硬膜外腔压力改变有利于剖宫产麻醉置管

    目的 麻醉置管时通过改变硬外腔压力,观察置管时擦伤神经根及置入血管情况;方法 8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常规置管,B组采用置管时遇到阻力嘱病人深吸气,随着吸气动作置入导管; 结果 A组置管时遇到阻力34例;不同程度触电感8例,置入血管6例:B组同样遇到阻力35例,触电感2例,置入血管2例; 结论 深吸气能够改变硬外腔压力(1),当置管遇到阻力时嘱病人深吸气,随着吸气动作送管能达到顺利送进导管的目的 .

    作者:陈琼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与护理60例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复苏原则、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资料. 结果 早产、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及妊娠合并症等是导致重度窒息的常见产科原因. 结论 针对不同产科原因,重点监护,选择佳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饶香兰;方雪花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慢性皮肤溃疡的疮疡模型治疗试验研究

    目的 研究疮愈速的实验大鼠的疮疡模型药效.方法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注射悬液)和化脓性链球菌(涂布伤口)感染制作大鼠疮疡模型,观察对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结果 疮愈速对疮疡模型大鼠具有降低疮口愈合积分值、增加补体C3及IgG、IgM含量、增加脓性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增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的作用(P<0.05~P<0.001),且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 结论 该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祛腐生肌、散瘀止痛的功效.

    作者:韩晓明;罗宇慧;施亚芳;孙加洪;李明宏;倪正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动力髁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动力髁螺钉(DCS)对23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治疗. 结果 23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断钉断板或螺纹钉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有1例因骨质疏松并发髋内翻.根据Harris疗效评分标准判别,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6%. 结论 DCS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黎明;张利;田兴惠;祝丽平;董晓斌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中老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临床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酶法测定尿酸、血糖、血脂,同时测量血压、体重、身高. 结果 血尿酸浓度随年龄增加出现升高趋势,与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BMI均呈正相关. 结论 监控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改变与监控血糖、血脂、血压及BMI的变化同样重要.

    作者:陈家年;吴金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滋脾养阴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目的 探讨滋脾养阴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的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3~6岁42例,7~13岁78例,平均8.6岁;病程短3月,长1年,平均病程3.5月;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的有45例;发锌低于同龄正常儿37例;大便秘结者63例;血红蛋白在100~110g/L者4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养胃增液汤加减治疗. 结果 治疗120例中,治愈74例(61.67%),显效21例(17.50%),有效17例(14.17%),无效8例(6.67%),总有效率93.34%. 结论 采用滋脾养阴法,对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苗林艳;姬春玲;郑海霞;王淑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口腔颌面炎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06年2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炎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患者多发于儿童与青年人,在发病时局部多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 结论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作者:陈中;谷凤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