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5东北心血管病论坛会议通知

关键词:东北, 心血管病, 心脏病诊治, 心血管内科, 慢性非传染性, 动脉粥样硬化, 专业委员会, 军区总医院, 冠心病诊治, 优秀青年, 血栓防治, 心律失常, 沈阳市, 内科医师, 联合诊治, 疾病诊治, 病研究所, 内外科, 结构性, 教育学
摘要:尊敬的各位同道:“2015东北心血管病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日在沈阳市召开。会议由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承办,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和中国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以及东北多家大型医院协办)。本次由百余名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出席的盛会,将结合行业热点设定以下分论坛:冠心病诊治论坛、心律失常诊治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诊治论坛、血栓防治论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诊治论坛、东北危重心血管病诊治论坛、基础及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论坛、肿瘤与心血管病诊治、心内外科联合诊治论坛、心血管护理论坛等,并将进行优秀青年论文评选及专题卫星会。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级Ⅰ类和(或)军队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热情期盼和欢迎您的支持与参与!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诊断性刮宫术在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本院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性刮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0.00%(28/40),优良率为95.00%(38/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50%(19/40),55.00%(22/40)],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50.52±30.15)ml,经期天数为(5.7±2.3)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80.57±30.18)ml,(12.4±20.3)天],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5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是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措施,该方法可以明确围绝经期出血的原因,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血量,恢复患者的正常月经周期,安全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晓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本期执行主编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曾于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7年,在英国及荷兰从事临床科研工作4年。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风湿学组组长,曾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研课题资助,并获奖多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文章近200篇。

    作者:张卓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白细胞介素-33及其受体ST2在小儿炎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33及其受体ST2介导的细胞因子在小儿炎性肠病中的变化,探索IL-33及其受体ST2在小儿炎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44例患儿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33、IL-4、IL-6、IL-5、IL-13、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IL-33、IL-4、IL-6、IL-5、IL-13、INF-γ、TNF-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33、IL-5、IL-13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IL-6、INF-γ、TNF-α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33、IL-4、IL-6、IL-5、IL-13、INF-γ、TNF-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炎性肠病患儿肠道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是IL-33的主要来源,IL-33的增加会使Th2型细胞因子(IL-5、IL-13)明显增加,而Th1型细胞因子(INF-γ、IL-6、TNF-α)明显减少。IL-33可有效缓解炎性肠病的进展。

    作者:刘凯;杨学忠;胡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年12期重点号安排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个性化膳食指导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膳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19例,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和个性化膳食指导,根据1周后血糖大轮廓筛查结果将其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119例)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职业、教育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血糖控制理想组患者的职业、教育程度、依从性均优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知识强化和重复膳食指导,加强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值和饮食情况进行调整,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秀琴;景蓉;薛欢;吴亚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肿瘤代谢与营养”有奖征文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肿瘤代谢、营养与支持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规范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高营养治疗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决定联合举办“肿瘤代谢与营养”有奖征文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作者:[1]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高危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高危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本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90例,均给予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客观缓解率(ORR)为17.8%,临床获益率(CB)为68.9%;内脏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内脏转移患者;分析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显示,内脏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以潮热、恶心为常见,程度均在患者耐受范围内。结论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高危乳腺癌安全有效。

    作者:江歌丽;朱宁生;周鑫;何笑冬;熊忠讯;于峰;曾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烧伤早期康复治疗成本-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烧伤早期康复治疗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烧伤患者84例,根据患者实际治疗情况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烧伤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SS和S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VSS、SAS和BI的成本-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烧伤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继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布地奈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布地奈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鼻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2%,对照组为78.9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鼻塞评分为(2.31±1.02)分,鼻痒评分为(1.87±0.96)分,喷嚏评分为(3.54±1.26)分,流清涕评分为(3.08±1.17)分;对照组患者鼻塞评分为(4.52±1.64)分,鼻痒评分为(3.45±1.88)分,喷嚏评分为(4.87±1.97)分,流清涕评分为(4.36±1.58)分,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发生鼻出血3例,鼻黏膜干燥4例,口苦5例;对照组发生鼻黏膜干燥5例,口苦3例,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布地奈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更正声明

    作者:《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中国血管外科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行rt-PA早期(<6小时)静脉溶栓治疗的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36例常规予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者纳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后l、7、2l、90天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1天及90天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0天时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2.2%,显著高于对照组(3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90天观察组患者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颅脑脑出血及脑梗死再发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丁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征稿启示

    作者:《发育医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伤性肝破裂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外伤性肝破裂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8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肝内血肿变化、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肝内血肿变化分别为(8.9±2.1)天、(3.2±0.6)天、(3.3±0.8)cm,与对照组[(15.7±3.8)天、(6.9±2.3)天、(1.6±0.5) 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ALT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内血肿症状和ALT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海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风难治的原因和治疗现状

    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晶体沉积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炎症。目前认为其病因是持续升高的尿酸超过单尿酸盐沉积的饱和度(约404μmol/L),从而形成晶体[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美国成人痛风发病率约为1%~2%,男性发病率为5.9%,女性为2%[2]。欧洲成人痛风发病率约为1%~2%[3-5]。老年男性痛风发病率高达7%,8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为3%[4,6]。痛风是男性关节炎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具有高度的遗传性,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和糖代谢异常),慢性肾功能受损以及药物(利尿剂等)。

    作者:王昱;张卓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风新诊治指南解析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在西方国家男性的患病率约为1%~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单钠尿酸盐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所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密切相关,是上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直接导致了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寿命的缩短。痛风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卓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