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12月10日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58年。建科以来,在著名神经内科学家曹天祥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下,逐渐成长壮大,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樊东升教授等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奋发进取和拼搏引领下,使学科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在,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专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部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和神经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研究方面位居国内先进水平。学科拥有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与肌肉病、癫痫与睡眠障碍、头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专业组,并具有独立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室、神经分子生物实验室和神经肌肉病理室。各专业组在学科发展中相互支撑,有序发展,既百花齐放,又特色突出,形成了一支队伍完整、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前向失败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2例冠心病患者,年龄51~68(59±7)岁,男15例,女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CTO,其中14例右冠状动脉CTO,8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TO。常规行前向导丝技术失败后,采用逆向导丝技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20例患者行逆向导丝技术成功,成功率为90.9%,手术时间为112~226(162±35)分钟、X线曝光时间为54~98(72±20)分钟、造影剂用量为180~290(236±27)ml、无心源性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随访3~36个月,2例患者再发心绞痛,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另1例为非靶血管狭窄。结论当前向导丝技术不能通过CTO时,应用逆行导丝技术是可行和安全的,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林锋;洪浪;王洪;尹秋林;蔡新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1年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颁布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ATPⅢ),至今已有10余年,距2004年指南的更新也已经过去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13年11月12日共同颁布了《2013版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指南》[1](以下简称新指南)。
作者:刘梅林;陈夏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并非罕见的异态睡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较多的研究认为约40%~65%的原发性RBD将发展成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为α-突触核蛋白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及多系统萎缩)。原发性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一些早期临床特征存在重叠。RBD为疾病早期诊断和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帮助。
作者:沈赟;刘春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迄今为止,其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临床,缺少客观证据,虽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能提示PD患者黑质及基底节神经核团功能的异常,但对于结构改变的显示及其对早期诊断的提示意义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危害,临床应用较为局限。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通过该手段,筛选适合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相关检测方法,为P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马欣昕;苏闻;陈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接治的24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总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后侧内或外入路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在创伤关节镜的辅助下进行治疗,术后进行1~2年的随访,平均12个月,按HSS和Rasmussen的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和术后复位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膝关节功能评价体系HSS评分发现,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为86.73±4.3,对照组为91.21±3.8,且P<0.05,说明对照组较观察组恢复效果更好;根据Rasmussen的评分标准对术后患者进行骨骼复位满意程度调查,观察组优良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91.7%)。结论关节镜用于治疗特殊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具有观看视野广阔、低损伤、实时监控等优点,并且术后对骨骼的复位效果较好,无不良并发症出现,因此是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马兴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立体视空间功能。方法应用虚拟立体空间测试的方法分别对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在远一位置左侧肢体起病的PD(LPD)患者(90.31±9.12)与正常对照(97.66±1.92)相比存在明显缺陷,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7),且这种障碍与PD的严重侧、运动症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情绪心理等无明确相关性。结论本组LPD患者存在径向视空间忽视。
作者:杜危;李淑华;苏闻;陈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从住院患者中筛选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低龄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两组均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结果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病变情况、支架置入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有效。
作者:韩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起病平均年龄为55岁,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统计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近1%,65岁以上人群则增至1.7%。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急剧发展, PD患者绝对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迅速上升,是除阿尔茨海默病外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全球PD患者人数已超过400万,仅我国就已超过200万,每年有近10万人新发PD,已成为PD患者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虽然该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或缓解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但尚无根治方法,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因此,重视PD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努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神经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1]。
作者:樊东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3年12月18日JAMA在线发表了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 8),该指南历经10年才更新,可谓十年磨一剑,《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已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王鸿懿教授摘译,孙宁玲教授点评,并将于2014年第1期(1月20日)正式发表,敬请留意www.yixueqianyan.cn。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肺癌的20%。其发病原因与吸烟密切相关,主要特征表现为恶性程度高,瘤体倍增时间短,转移早而广泛,初始治疗对化疗、放疗均较敏感,缓解率高,但治疗后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容易复发[1,2]。迄今为止对小细胞肺癌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给众多学者针对具体临床诊治带来诸多困惑。虽然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对小细胞肺癌作出了相对详细的治疗指南,但通过循证医学的调查,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NCCN在原有的2013第二版指南的基础上,重新做了修订和调整,定为2014第一版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4版指南”),本文就此新修订的内容作一解读。
作者:曹子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选举产生了53名新院士,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当选。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电子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现为月刊,CN11-9298/R, ISSN 1674-7372,邮发代号:82-136。采取光盘版、印刷版、网络版、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多位一体的出版形式,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学科的前沿进展,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是现有纸版专业期刊的有益补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临床科研工作的前沿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2013年9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左旋多巴等传统药物治疗为金标准,但临床上仍存在对传统治疗不敏感的案例,同时,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运动并发症是治疗过程中更为棘手的问题。患者起病年龄、病程阶段以及用药剂量等都会影响左旋多巴等药物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非左旋多巴类新型药物、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替代治疗已逐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P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同的临床阶段需要结合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PD非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韩露;吴瑢;王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血脂异常的首要干预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他汀20余年的发展和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奠定了其成为调脂治疗的基石和降LDL-C的首选药物[1,2]。他汀类药物的系列研究显示,LDL-C在一定范围内“低一点更好”。但人类至今尚未找到LDL-C安全而有效的确切靶目标,是否存在类似血压和血糖的“J”型曲线尚待阐明。因而学术界对降LDL-C治疗的目标值低下限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对临床中LDL-C靶目标值的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简要叙述如何在临床上提高LDL-C的达标率。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喉罩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SLIPA喉罩,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SBP)在T1、T2、T3、T4四个时点均显著低于T0(P<0.01),且在T1、T2、T3、T4、T5五个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舒张压(DBP)在T1、T2、T3、T5四个时点均显著低于T0(P<0.01),且在T1、T2、T3、T4、T5五个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率(HR)在T2时点显著低于T0(P<0.01),在T3时点显著高于T0(P<0.01),且在T1、T3、T4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相同潮气量与通气方式的情况下,观察组在T1、T2、T3三个时点Pmean及Ppeak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误吸或反流等并发症,术后观察组咽喉部肿痛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喉罩可避免气管插管对患者口腔、喉部的刺激,在保证有效通气的前提下降低了心血管意外及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中;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随访本院1例漏诊的肺静脉异常的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回顾1979年至2008年国内42篇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院1例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疑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随访该患者于外院右心导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诊断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伴肺静脉异常,终经手术证实并纠治,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了1965年至2007年共482例经手术证实的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占88.51%(393/444例),异位引流至右房者占77.80%(347/446例),1支或2支肺静脉异位者分别占41.43%和52.94%(162/391例,207/39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者占76.74%(363/473)。其中293例经胸超声确诊或疑诊(并进一步检查),20例经食管超声确诊,23例经CTA确诊,53例经右心导管确诊或疑诊,16例经心血管造影确诊。结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常常伴有房间隔缺损,且以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至右房者居多。目前,CTA是诊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佳的无创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则是诊断该病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两者合理互补将有助于提高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同时伴随的心内畸形的确诊率。
作者:栾丽娜;江泉;陈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13年医学领域发生了很多改变医学实践的大事件,Medscape进行了精彩盘点。以下作简要介绍。1.过度检测和过度治疗:17个医学会公布了明智选择的列表,罗列了近90%常见但不必要的检测和手段,其中多数用于无症状患者。“明智选择”活动提醒医师,无症状患者可能不需要给予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六味五灵片和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只口服二甲双胍片,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下降幅度及血脂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状况,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杜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