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君;于晓峰;王玉超
目的 探讨主题式康复微课在脑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失语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语言康复护理,实验组接受主题式康复微课干预.比较两组失语症患者干预后在语言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干预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语言康复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主题式康复微课形式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实施语言康复训练,具有促进语言功能恢复作用,是一种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和认可的语言康复训练护理模式.
作者:丁秀梅;杨君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成人烧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烧伤的发生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2015年6月福建省烧伤中心收治的1166例成人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划分,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对3组进行比较.包括性别、烧伤原因、面积、深度、吸入性损伤、并发症和病死率、发病季节、现场处理、平均手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 3年来成人烧伤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年平均百分比为44.72%(1166/2607).男性患者856例,女性31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76: 1.在成人烧伤中以青年人多,占60%(700/1166).烧伤深度II度多,占49.4%(576/1166),Ⅱ~Ⅲ度占35.8%(417/1166).平均体表烧伤总面积为(11.93±15.87)%,烧伤地点以工作场所多,占50.3%,烧伤原因以火焰伤多,占41.5%,现场处理以水冲和脱衣物为主,分别占12.7%和13.6%.烧伤部位以头面部、躯干、手、前臂多见.烧伤季节以夏季高发,占30.6%.全年中烧伤月份7月多.10: 00~12: 00发生烧伤人数多.有10.4%(122/1166)的患者发生吸入性损伤.平均手术次数为(0.48 ± 1.05)次,平均住院时间为(23.55±27.71)d,平均住院费用为(42554.14±87877.00)元.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建省成人烧伤青中年人以工作伤、火焰伤、手烧伤为主要特征,老年人以居家、火焰伤、头面烧伤、面积较大为主要特征.需加强职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中青年工人的岗位安全教育,同时加强老年人居家的安全防范,降低烧伤发生率.
作者:李琳;戴嘉喜;许乐;潘琼;林仁琴;江美云;陈昭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深入访谈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住院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访谈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访谈组在实行常规护理同时,住院期间进行定期深入访谈,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情况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情况.结果 访谈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复发知识及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访谈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能够提高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
作者:王元;李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减少骨质增生症患者并发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6例骨质增生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1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AS和SD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3.8%)明显高于对照组(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97,P<0.05).结论 对骨质增生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抑郁量表(SDS)及SAS量表对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前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间隔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理想,能减轻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巧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20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联合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6.0%(P<0.05),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太芬;姚宇童;曾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义乳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义乳佩戴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加强护理干预、提升义乳佩戴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452例进行义乳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义乳佩戴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不了解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造成的生理影响,且对义乳相关知识认知度低主要与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宣教不足有关;术后乳房缺失的患者不希望通过手术重建乳房且其佩戴义乳的意愿较低,主要原因为不必要、不舒适及经济负担.结论 乳腺癌患者对义乳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低及佩戴意愿较低,护士应完善义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教,了解患者对义乳的需求,对提高义乳佩戴相关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高红霞;梁雅楠;酒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的患者968例,调查术后留置导尿3d 和5d引发不良事件的情况,并分析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与患者术后留置导尿引发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 d和5 d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和26%.影响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术中使用丝裂霉素、年龄、性别、术前尿路感染史合并糖尿病病史、导尿管型号、置管次数、前列腺增生史和气囊注水量多少.结论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d和5d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同,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淑静;李娜;刘伟红;刘欢;石春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智护训练对早产儿视听能力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智护训练,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72 h及2个月视听能力,比较两组早产儿家属满意程度.结果出生后72 h两组早产儿视力敏感率、听力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后2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早产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智护训练能显著提高早产儿视听能力和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两种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营养输注泵鼻饲肠内营养法组(研究组80例)和传统鼻饲肠内营养法组(对照组8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呕吐、反流、腹泻、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输注泵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鼻饲肠内营养法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翠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简化OSCE考核模式与护理技能大赛结合对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2014级参加护理技能大赛的学生2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化OSCE考核模式进行考核,并进行OSCE考核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对采用简化OSCE考核方法,学生表示同意及基本同意的分别占37.50%和62.50%,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考核方式.认为OSCE能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占66.67%,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的占45.83%,能够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占41.67%,认为应将 OSCE 考核推广到其他护理课程的占66.67%.结论 简化OSCE考核模式与护理技能大赛相结合能够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护理能力.
作者:刘永兵;李江;康美玲;张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专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后的血压控制合格率、血管通路感染率和透析充分达标率.结果 两组经健康教育后,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状况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1个月后、3个月后健康知识评分为(77.21 ±10.49)分、(90.34±8.58)分,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透析充分达标率、血压控制合格率分别为77.50%、82.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血管通路感染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强化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善患者的透析效果和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预防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用IPAD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由责任护士使用IPAD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患者使用IPAD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IPAD能提高血液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沈文婷;刘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动态性信息支持对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外科收治的直肠癌行根治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动态性信息支持.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术前1 d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较低(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性信息支持将有助于改善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积极应对水平,降低消极应对水平,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红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SCDTMEXPRESS压力系统治疗在加速康复外科肝脏术后患者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170例加速康复外科肝脏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在加速康复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用SCDTMEXPRESS压力系统治疗.比较在SCDTMEXPRESS压力系统治疗下两组患者的舒适度(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术后24 h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DVT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TMEXPRESS压力系统治疗在加速康复外科肝脏术后患者应用是有必要性的,他能够减少患者术后24 h DVT的发生,提高舒适度.
作者:张言;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烧伤手切削痂植皮后功能恢复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手烧伤患者80例(100只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50只手)和康复护理组(40例,50只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Carroll评分、VAS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康复护理组患者的Carrol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洗脸、刷牙、进食、梳头、剪指甲、穿上衣、穿裤子、穿鞋袜评分及ADL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烧伤手切削痂植皮后患者的上肢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总有效率.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SBAR交班模式在PICU患儿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237例PICU患儿进行护理干预,117例患儿进行SBAR交班模式管理,作为实验组,120例患儿采用常规的交班模式进行管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在管理后的住院时间、交接问题发生情况、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的掌握程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5.5 ± 0.3) 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5±1.9)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2.6%)明显少于对照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的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BAR交班模式应用于PICU患儿交班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对疾病的掌握程度.
作者:郭红霞;陈石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手术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住院各项费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果 路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路径组的药费、手术麻醉费、床位费、化验费、影像检查费、护理费和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影响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术后并发症、术前并发症和手术时机;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术后并发症、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 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取CP进行护理管理,可降低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促进其术后康复,同时对临床手术护理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星河;王凤稳;陈青;耿黎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该院急诊急救专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2011年该院急诊急救专科培训护士2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自我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核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培训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秦燕;韦艳春;韦荣庆;张莉莉;何林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改善门诊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有效的改进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3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委托某学院作为第三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2.5分.数据显示,患者对医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门诊费用、收费挂号取药检查等候时间及窗口人员服务态度上.结论 借力信息化建设,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完善并落实各项收费制度,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打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
作者:张蜀芸;黄珊;李爱民 刊期: 2017年第22期